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语的生活智慧》:壹、学天篇:06、入则孝,出则弟 | 曾仕强

2023-05-31 08:54 作者:心易之路  | 我要投稿

学天第一

则孝,出则弟

 

子曰:“弟子①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③。”

主旨

孔子主张修德为先,除此之外,还要利用时间求取学问。

注释

①“弟子”指为人弟妹或子女的后生晚辈。

②“泛”是广泛、普遍的意思。

③“文”指诗书六艺。

今译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恭敬长上,言行谨慎有诚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实践之余,还要尽量利用时间来学习诗书六艺。”

引述

中国人说天,含有地在内;说男,也包括女在内。弟子即弟妹或子女,是一种通称。在家里合理孝顺父母,出外时应该尊敬长辈或年龄较大的长者。做起事来,务求慎始善终,有头有尾地谨慎小心。待人接物,必须讲求诚实,以建立良好的信用。对一般人和蔼、有礼貌;对品德修养良好的人,要多亲近、多请教。为了增进上述这些素养,还应该尽量利用时间多读书,多明白其中的道理。知行合一,才能够合理地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所作所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不是“文”没有“行”重要,而是真正的有效学习,应该是“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一边实践仁德,一边学习其中的道理,自然有更为深入的领悟。“文”指诗书六艺等较为艰深的学问,最好在学会一般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能之后,才来学习。现代人在这方面的次序,有很多是颠倒过来的,以致有一些知识,却反而缺乏常识。

自我要求

(一)生活的方式可以变,生活的原则不能变。孔子所说的孝悌、谨信、亲仁、学文,基本上都不应该加以改变。

(二)谨慎和诚信,是一个人在人群社会立足的必要条件。只要有一样出现偏差,便会产生很大的遗憾。最好从小培养这样的习惯,终生不要有丝毫疏失。

(三)只要有时间,就应该用来学习,以增进自己的实力。现代倡导终生学习,最好是学习有用的道理,而不是学那些增加感官刺激的新奇事物,害己也害人。

建议

把修养自己的品德,当做终生不渝的原则。德本财末和德本才未,最好细心加以体会。


《论语的生活智慧》:壹、学天篇:06、入则孝,出则弟 | 曾仕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