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武教授:2023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展望

今天很高兴给大家主讲2023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相关要点,首先我们先看中国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趋势

从图中看到高血压患病率在过去几十年里呈现一个上升的态势,2018年的资料的显示,18岁以上的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7.5%。按此推算,患病人数高达3亿,但是我们的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我们要从一级预防的角度,评估这些相关因素存在的状况,治疗角度应该考虑这些危险因素,更有利于血压得到有效改善。
一、血压测量与诊断性评估:
血压诊断包括诊室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诊断评估简易流程图:

在进行血压测量后,我们就要根据指南的要求进行分类和分级。
目前基本上的分类原则和2018年相似,如下图:

另外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夜间高血压是常见的高血压表型。与西方人相比隐蔽性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和夜间高血压在亚洲人群更为常见。夜间高血压见于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二、降压的策略与目标,高血压的本质是心血管综合征
治疗应包括如下三方面:

高血压分为3期:
1期危险因素阶段,
2期靶器官损害阶段,
3期临床合并症阶段,
包括确诊CVD,CKD分期大于等于4期。
基于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如下: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启动降压时机及血压控制目标值如下图:

降压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治疗。特殊人群目标血压:糖尿病<130/80mmHg,肾脏病无蛋白尿<140/90mmHg,蛋白尿<130/80mmHg,心力衰竭<130/80mmHg,妊娠高血压110/70mmHg。实现24小时血压控制作为降压达标重要内容。
三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如图: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包括六类降压药物,新增了补充血管紧张素受体脑非肽酶抑制剂(ARNi)为新一类降压药物。
常用降压药物的强适应症如下图:

单药或联合治疗的流程图,如下图:

选用各种药物的联合应用,主要推荐的治疗联合方案: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应用:对于正常高值血压需要药物治疗及1级高血压患者,可以考虑应用具有平肝潜阳等功用且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成药,以改善高血压相关症状,并起到一定的辅助降压作用。
其他具有降压效应的药物,如下图:

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可以酌情与降压药物联合使用。
最后是高血压的器械治疗有研究结果证明了经肾动脉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的基础上开展治疗。谢谢大家!
——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郝俊杰医师整理
声明:
1. 本文仅作为医学科普知识宣教,涉及信息仅供参考。
2. 本文内容不做医学诊断和诊疗方案推荐,如需诊治,请遵从医生的意见或指导。
3.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