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发展比较视阈的人类价值自我实现研究 阎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
摘要:文明异质性决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多元性。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度变迁、经济伦理等维度审视,不同国家基于文化传统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农耕文明具有自给自足、重传承、中央集权、天下观的特质,具有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以较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共品资源配置效率的独特优势。工业文明形成全球化资源配置组织模式。信息文明时代,信息作为核心生产要素打破资源稀缺假设,引发“技术—经济—文化”范式变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崛起。生产范式变迁引发文明形态迭代,多层次的社会形态与生产范式自始至终并行存在,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产业、空间、市场结构的增长点向更高层次转换,多元文明共生是世界经济秩序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文明演进;生产要素;生产范式;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