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多肉植物养护知识整理

2023-08-31 22:59 作者:爱拉小提琴的自行车  | 我要投稿

本文整理了多肉相关知识,很不专业,只针对总体特征,不考察品种个例,各多肉品种之间差异悬殊,种植前请参考该品种的具体习性。

 

网络上有各种养护经验的分享,我认为多数都说的很正确,但我也发现这类养护知识普遍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我知道怎么做,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结果就是各家说法时有冲突、各执一词,因此我从理论角度出发,总结了相关知识,并“臆测”其背后的原因原理,汇写成了这篇文章,发于网络也仅为日后自己参考,相关叙述也很不专业,只是个人理解。


多肉植物是一类多年生草本植物观叶植物

多肉植物原生环境特征:
1 低纬高海拔地区、中低纬度海洋性地区
2 年最低温度-5°以上
3 年均温差小
4 年均日照时间长

5  昼夜温差较大


符合以上条件的主要地区
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地区、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墨西哥高原、云贵高原、中亚、澳大利亚、加纳利群岛等

常见多肉植物分布
景天科的石莲属、拟石莲属、风车草属、景天属等多分布于墨西哥
番杏科的肉锥花属、生石花属、景天科的青锁龙属等多分布于南非
仙人掌科的包括仙人掌属、星球属、乳突球属等广泛分布于美洲、非洲、亚洲、澳大利亚等沙漠地区
阿福花科十二卷属分布于南非
阿福花科芦荟属分布于中国
天冬门科龙舌兰属分布于墨西哥


多肉植物的理论生长温度:10°C~25°C,但不固定,各品种间有很大差异,景天科有夏型种和冬型种,仙人掌科普遍室外过冬困难但可以承受夏季直射地表温度60°C以上,所以不可一概而论。

 


景天酸代谢简述:
多肉植物都是景天酸代谢植物,景天酸代谢是身处干旱地区的肉质植物特有的固碳途径。
景天酸代谢植物的气孔夜晚张开,白天关闭,夜晚吸收二氧化碳将其固定为苹果酸存储在叶片内, 白天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固碳,同时关闭的气孔有效防止蒸腾作用带走植株体内的水分,因此多肉植物相比三碳植物具有更强的储水抗旱能力,但缺点是这一模式会使多肉生长缓慢


多肉植物园艺品种:
在园艺领域,市场是检验品种的唯一标准,多肉行业每年都会炒作新的品种,其中很多都被市场淘汰了,留下来的经典品种一定是兼具强适应能力和高观赏价值的植株

市面经典多肉品种:
冬美人、白美人、桃美人、广寒宫、晚霞、白月影、侧影、阿尔巴佳人/西施/如梦令、红粉佳人、冰玉、昂斯诺、紫乐、华丽风车、胧月、秋丽、淡雪、奥普琳娜、钱串、硬叶十二卷、玉露、桃蛋、乌木、黑檀汁、香槟、罗宾、黄金万年草、玉坠、劳尔、原始卡罗拉、火祭、吸财树、吉娃娃、梦露/橙梦露、熊童子、乒乓福娘、蓝色惊喜、唐印、法师、碧桃、女王/麦秆杂?、仙人掌科植物、生石花属植物、肉锥花属植物、鹿角海棠属

多肉品种多数是国内外从业者将优秀的品种嫁接杂交得来的,上面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品种名,但不是全部,省略了很多极其类似且未必常见的品种,未排序


可种多肉的常见单生花盆:
(白色)方盆、八角盆、万象盆、红陶盆、陶瓷盆、素陶盆、麦饭石盆、紫砂盆等


常见种植介质:
土:泥炭土、椰糠、园土
颗粒:珍珠岩、软麦饭石、红火山岩、黑火山岩、绿沸石、鹿沼土、赤玉土、蛭石、河沙、陶粒、硅藻土、植金石、陶粒、轻石


常用配土:

1颗粒土:种植多肉时一般会选择土壤加上一种或多种颗粒配比进行种植,这种土被称为定比例颗粒土,如果土和颗粒体积上各一半就称为50%颗粒土,其他类推,一般多肉植物建议种植在40%及以上的颗粒土里,越大的多肉选择的颗粒比例越大;

2多肉植物也是可以种植在土壤介质里的,即常见的由大比例椰糠、部分泥炭土、少量珍珠岩、微量蛭石混合成的通用营养土,这种土壤可以适用于地球上的几乎绝大多数的植物,但是对于多肉来说,营养土的排水性能不如颗粒土,所以容错率偏低;

3多肉植物是可以直接种在全颗粒里的,也就是没有土,这种方式可以保持多肉植物不生长,同时也能吸收足够水分维持生存,有助于控型,一般使用软质颗粒如:黄金软麦饭石、赤玉土、鹿沼土,不过非常不建议这样种,再不济也要用90%一下颗粒,掺杂一定土壤。

总而言之多肉对土壤要求极低,可以适应绝大多数土壤环境,唯一不适应的可能是保水能力过强的纯泥炭或纯椰糠。



多肉植物换土上盆基本过程:
1修根:剥去枯根,剪去主根多余部分,留2厘米左右主根,剪根促使植物根系生长,利于服盆
2晾根:放在通风干燥处晾根至少一天等植物的伤口愈合
3上盆:上盆时用透气材料垫底,种植介质可用40%以上比例的颗粒土,土不可以压,要保持松散透气,将植株放入中心凹坑内,根部周围用土稍作固定填充,最后用铺面石在裸土上铺面,上盆后1~3天浇水。


日常养护及原理:
1阳光:阳光充足,保证每天至少六小时阳光直射,服盆期间和夏季要适当遮阴。
遮阴是防止叶片晒伤,直射光是指不隔玻璃的直射,玻璃会过滤紫外线,充足的光照可以防止多肉植物徒长,紫外线可以杀死多肉植物植株内的叶绿体,使其他色素占优,让植株叶片呈现出漂亮的颜色,叶绿体减少了,其光合作用效率降低,也可以限制植物生长速度;
多肉植物出状态原本是为了形成保护色进行伪装,即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花青素会使其肉质叶片外层会呈现出紫色、红色、蓝色或黄色,内层因为叶绿体集中,所以还是绿色的叶片外层是透明的,阳光可以透过色素层照射到叶片核心的叶绿体,但花青素本身不透明,其浓度可以控制叶片外层的透明度,多肉植物的本能是优先进行伪装,所以当遇到阳光强烈时,多肉植物不会优先增加叶绿体然后大肆生长,而是会意识到在强光照条件下,强化伪装层后叶片核心的少量叶绿体仍可以满足生存需求于是乎就增加了花青素的含量,表现出“上色”。

因此强光照下的多肉植物呈现出伪装色(出状态)并不是不健康的表现,而多肉植物在掉状态时呈现出的“摊大饼”、“大绿菜”等现象说明他们体内叶绿体充沛也生存得很好,结论是无论多肉植物是绿色还是伪装色都说明很健康,仅仅是观赏价值的区别。
2通风:保证养护环节空气流通。
通风环境可以降低植物得病的风险。
3盆土:选择疏松透气的颗粒土壤和花盆,花盆不宜过大,甚至可以选择口径与冠幅一样的花盆。
多肉植物吸水能力很强,短暂停留的水分就会被根部快速(几个小时内)吸收,因此多余的水如果未能排干多肉植物就很容易闷根,他们的根部喜欢干燥的环境,选择颗粒含量高的土壤,有利于快速排干水分,防止积水后烂根、徒长、黑腐等问题。
小一点的花盆相对植株来说储水量小,水分容易排干。
4浇水:上盆后服盆期最多3天浇一次,随后逐渐拉长浇水间隔,尽量一周到半个月浇一次水,在干透的情况下浇透水,让整个盆土全部湿润,可以谨慎浸盆,夏季半个月以上一次清晨或傍晚浇水,冬季半个月以上温暖情况下中午。
服盆期稍微多浇水是为了用水份诱使多肉生根,防止长气根,但不能长时间保持土壤湿润,要干透后浇,拉长浇水间隔可以锻炼植株的生存能力;温度过高(35+)或温度过低(0-)大多数多肉会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此期间保证多肉根部不枯萎就可以,此时频繁浇大水容易使多肉黑腐生病、生虫、冻伤。
多肉植物有非常强的储水能力,叶片健康的植株可以在无水情况下至少生存一个月以上。
5施肥:初春和初秋极少量施缓释肥即可遵循下列规律:忌用氮肥,适量磷肥,大量钾肥
多肉其实几乎不需要肥料,春秋生长季施少量缓释复合肥可以加快生长速度,增强植株的体质,为度夏和过冬做准备,其中夏季多肉尤其容易出问题。

氮肥用于叶绿体生成,多肉想要出状态就要减少叶绿体,杀死叶绿体是开流,减少氮肥就是节源;磷肥可以使植物叶片肥厚,促进生根,帮助植物提高抗旱抗寒能力;钾肥可以提高植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6用药:春夏秋季开始时用一次水溶性杀虫剂和杀菌剂,比如白药、粉药。

可以进行水溶直接对表面喷洒,也可以浇水让植物吸收获得更长时间的效果

7温差:昼夜温差是多肉判断是否来开合气孔的因素之一,昼夜温差较大的话气孔开合会比较流畅,长时间高温或低温气孔就不容易打开,于是多肉植物就会休眠,同时温差大也会杀死植物体内的叶绿体,加速出状态

 

 

多肉常见问题:

1黑腐:尖孢镰刀菌导致的真菌感染,现象:植物从茎秆部开始发黑,并从中心叶片向外层叶片蔓延,如果是整柱黑腐无法不就,如果是外层叶片黑腐抵抗力强的植株会及时自我修复。

黑腐的诱发原因是植物抵抗力下降或虚弱,一般干旱状态下该类真菌的活性很低,不容易黑腐,一但触及水源,且温度较高,真菌的活性就会大幅提升,当免疫力不敌真菌时就会发生黑腐,常见于夏季和高温天气;黑腐一般蔓延不算很快,及时发现可以进行及时补救比如脱土晾干、砍头、切割黑腐部分等。

如果是断水后浇水出现部分叶片黑腐可能是蚧壳虫虫害引发的局部免疫力下降导致的,面积不打的话会自我修复。

2化水(水化):是水分过多,湿度长时间过大,多肉植物叶片内肉质茎组织细胞坏死导致的,现象:植物整柱短时间内叶片呈现出透明状,叶片一碰就掉,轻捏叶表会渗出水,一般没有办法。

化水的诱发原因是长时间高温高湿,是多肉植物无法适应环境的结果,一般伴随黑腐,多肉化水一般速度极快,难以补救。

3徒长:植物缺乏光照导致多肉快速长高,叶片间距扩大,徒长的茎秆非常脆弱,容易折断,且容易黑腐。

多肉很容易徒长,为了适应严酷环境,当多肉发现自己被长时间遮挡以后就会立刻徒长寻求阳光,家庭养殖徒长大概率是养护环境阳光不够,尤其是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缺光+大水必然导致徒长。

4虫害:各种虫害

多肉植物不是食用植物,可用杀虫剂防治

5冻伤:气温过低,多肉植物叶片含水量大,容易结冰。

及时将植物搬到温暖的地方,或套保暖塑料袋都可以预防此类问题

6晒伤:高温且阳光过于强烈会晒伤叶片,导致叶片背面出现黑斑

夏季进行遮阳,尽量避开下午的直射光,比如安装遮阳网、将植物放置到角落墙角进行散射光养护,散射光也是未经玻璃过滤的阳光,但光强比直射光低不少,对夏季休眠期的植株来说完全足够防止徒长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多肉植物在低维度湿润半湿润地区度夏非常困难,高维度地区因为冬季低温多肉植物都无法生存,在我国很多地方都不是非常适宜多肉长期野外生长,所以养护多肉时才需要人为创造一些外部条件。

 

 

关于服盆期浇水问题:

目前有两种说法:

1当植物发现自己缺水时,会激发其生存欲望,因此根部会向下生长,试图寻找更深层的水源。结论:服盆期不要多浇水

2当植物需要水源时,根部会向湿度高的地方生长,如果盆土潮湿,根部就会向潮湿的盆土生长,而空气湿度往往会比下层土壤的湿度高,所以盆土要保持湿润,防止植物在绝境中长气生根。结论:服盆期要多浇水

其实我认为两者都对,但是要权衡不能极端,服盆期多肉根部修剪过,所以浇水频率可以高一点,等服盆后再慢慢拉长浇水间隔

 

 

浸盆方法:

浸盆是为了浇水时浇透,使整个花盆的土都湿润,主要针对土壤板结或很长时间没浇水的植物。

1全浸盆:将植物连盆土浸入装水的容器里,水面可以淹没整个植物,这样可以保证植物能大量喝水,最多浸盆6个小时,晚上不可全浸盆。

2半浸盆:将植物放在水位到花盆1/3左右的容器里,此时花盆上半部分是没有水的,土壤通过毛细现象会把下层的水分吸到上层,使整个盆土恰到好处的湿润,这种浸盆方式可以最多持续几天,但尽量不超过三天,一般一天左右。

 

 

纯室内养殖要求:

植物补光灯:定时开关,红蓝光为主,制造温差

风扇:不可以对植物直接长时间吹,只是帮助空气流通,可以用于降温

室内控温设备;冬季的暖气、空调、地暖,夏季空调,可以保证室温在10~25

 

上述室内养殖多肉环境是除了大棚以外个人最有可能把多肉植物养到最佳状态的方式,在这种条件下养护的多肉可以常年具有观赏价值,由于原生环境年均温差不大,可能只分旱雨季,所以常年保证温度相对统一是没有问题的。


 

露养/半露养要求:

夏季适当遮阴遮雨,一定要选择透气的大比例颗粒土,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花盆,其他的只能等待植物自行适应当地环境了。

 

 

多肉植物喜旱,为什么可以淋雨?连续几天淋雨多肉是不是死定了?

为适应严酷的环境,多肉植物有一套生存模式

论据:

1多肉植物根部吸水能力强,可以快速将根部周围的水吸收

2多肉叶片储水能力强,能将大量水分储存在植株内

3多肉植物是景天酸代谢植物,保水能力极强,但景天酸代谢植物生长缓慢,需水量少

4植物根部在厌氧环境下会产生酒精,因此闷根烂根

5大多数水体中是含氧的,而雨水含氧量极高

因此得出结论:

缺水多肉会吸收最先一波的雨水,其余的雨水对于植物来说是多余的,照理来说植物消耗掉水里的氧气会进入厌氧环境,但是雨水一直下,所以会将缺氧的水冲掉,保持土壤里一直有新的含氧水进入,保证植物根部有相对足够的氧气,而雨停后由于雨水中含氧量高,可以足够植物根部再呼吸一段时间,最大程度帮助根部维持到盆土变干。这就是多肉植物为什么可以淋雨的原因。

所以当日常过程中,如果浇完水,室温或因为阴天不足以使盆土干透,如果怕闷根,可以选择继续浇水,自来水中也是含有氧气的,可以放心使用。

 

尽管雨水含氧量高,也不能永远淋雨,连续小几天还能接收,如果连续一周或以上的阴雨建议采取遮雨措施

 

 

叶插

从健康的植株上摘下最外层叶片,阴凉干燥通风处晾1天以上,随后将芽点浅埋入土里,其余部分露在土外,静待发芽生根即可,在其形成小苗前尽量不要乱动叶片,因为没有根,所以不用浇水,主要通过空气中的水汽就可以诱根,长成小苗后将原叶插的叶片减掉一半,使其自然消耗就是一个全新的叶插小苗了。

发芽期间用散射光养护。

理论上越绿的叶片,叶插成功几率越高,相对较小的叶片发芽速度更快,因为其体积小,储能少,求生本能会更早激发

 

砍头苗

一般直接怼在土里就行了,其他和叶插苗类似。

 

 

锦类多肉

锦是多肉植物的突变形成的,一般是基因突变导致植物部分色素缺失,这种缺失会呈现出一定规律。

原本就变异的植株其叶插或实生苗更有可能出现相同的变异。

锦类多肉因为缺乏色素,所以很容易晒伤,养护难度比较大。

出锦的多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药锦

药锦是指将消毒剂注射到多肉部分叶片中,人工使其叶片色素褪去,呈现出伪锦类的样子,药锦多肉因为部分色素缺失,所以养护难度也很大,但因为不是基因变异导致的,如果成活,随着植株的生长和代谢,叶片会恢复成正常的状态。

分辨药锦并不难,真锦叶片的花纹非常丰富,药锦无法模仿,药锦只能呈现出局部完全褪色,且真锦颜色变化是渐变,而药锦褪色过于突兀。

药锦多肉本身是商家贩卖多肉的噱头,但是药锦多肉应该和普通多肉价格相近,甚至应该更便宜,如果将药锦当做真锦高价售卖是值得谴责的行为


多肉植物养护知识整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