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连美军都没做到,俄军上千人被对手团灭,普京下令地毯式轰炸

2020-06-21 21:59 作者:楠竹一  | 我要投稿


图为格罗兹尼城内的俄军装甲车

在近年的叙利亚战争当中,俄军展示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但在此前这支劲旅也曾经遭到过惨重的失败,那么俄军最惨痛的一次败仗有多惨呢?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第一次格罗兹尼战争当中,俄军上千人的部队在城内被对手车臣武装与西方雇佣兵全歼,连美军都没能做到过这样的战绩,在吸取教训之后,在数年后的第二次格罗兹尼战役中,普京下令地毯式轰炸,几乎炸平了整个城市。

图为被摧毁的俄军步兵战车和阵亡的车组

在苏联解体后不久,俄罗斯车臣地区就开始进行武装反叛、与俄罗斯官方分庭抗礼,并且建立了一支可观的武装力量,为此,俄罗斯不得不打一场以清除叛军、光复车臣地区为目标的立威之战,然而当时俄罗斯依然沉浸在叶利钦的休克疗法带来的迷茫当中,整个国家被一种低落的情绪笼罩,就连继承了苏军衣钵的俄罗斯军队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军费不足、日常基本训练无法保障,甚至还有一些偏远单位官兵肚子都填不饱,俄军的整体战斗力持续下降,甚至官兵携枪逃跑、倒卖装备等恶劣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与之相比,由于车臣叛军雇佣了大批战斗经验丰富的西方退役特种兵,并且将战场放在了自己所熟悉的格罗兹尼城内,而进攻的俄军战术思维僵化、贸然冲进城市与叛军进行巷战,结果战斗几乎成为了一边倒的屠杀,由于缺乏战术素养与体系支持,俄军步兵屡屡遭到车臣狙击手出其不意的打击,再加上缺乏步坦协同经的装甲部队指挥员总是贸然深入敌阵,各种重装备的损失率也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连级俄军部队被游击战打法成建制消灭的惨痛局面。

图为隐藏在建筑物内的狙击手

由于城市在三维空间上极度复杂的特性,进入巷战的军队不仅需要面临来自正前方的火力,身侧的楼房内部也很有可能存在大量敌军,天台会成为重武器组居高临下射击的制高点,下水道也能成为火力小组进行偷袭和转移的快速通道,简而言之,在巷战环境下进攻方四面受敌会成为常态,只要灵活变通战术,防守军队根本不需要具有多高的兵员素质或者装备水平,就能与更强大的进攻方打出漂亮的交换比,而俄军在格罗兹尼遭遇的对手本身就以老兵为主,在熟悉战场地形之后,未经沙场的俄军新兵根本无力招架。

不过,尽管在第一次格罗兹尼战役中遭遇惨败,被打醒的俄军却迅速从前期的懵懂当中找回了面对战争时应有的状态,到双方第二次大动干戈时,俄军除了在步坦协同上更加灵活、不给敌军打伏击的机会之外,也更加重视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例如通过坦克炮和榴弹炮平射的方式直接炸平敌军据守的房屋,或者大量使用仰角很大的自行高射炮对付制高点上的敌军,同时航空兵也频繁地加入战局开展空袭,在摆脱了用人命填的愚蠢打法之后,俄军几乎炸平了整个格罗兹尼,以最强硬的手段夺得了第二次格罗兹尼战役的胜利。

图为BMPT火力支援车

可以说,正是在经历了这次现代战争史上最残酷的巷战之后,俄军才得以摆脱苏联解体对军队带来的冲击、重回世界一流军队行列,而在那些惨烈巷战中留下的心理阴影,也使得今天的俄军依然非常重视城市作战的相关技术与战术探究,并开发了BMPT火力支援车等专业进行巷战的重装备,也可谓是吃一堑长一智了。


连美军都没做到,俄军上千人被对手团灭,普京下令地毯式轰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