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质量检验员手册 第3版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i0MtGQFdPqa5ryE5s2K6Q?pwd=dbu2
提取码:dbu2

一本涵盖制造业所有工序质量检验的手册,全面、实用,供质检员随时查用;第3版新增200个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手机通览标准、检索表格、计算公式、观看视频
内容简介
本手册首先简要介绍了制造业产品质量检验及其误差,然后详细介绍了尺寸、角度及锥度的检验、表面粗糙度的检验、几何误差的检验、材料的检验、模样的检验、铸造的检验、锻造和冲压件的检验、焊接的检验、铆接的检验、热处理的检验、表面处理的检验、螺纹和紧固件的检验、齿轮的检验、蜗轮蜗杆的检验、键和花键的检验、滚动轴承的检验、涂料的检验、电子元器件的检验、装配和成品的检验、AUDIT、抽样检验、离群值的检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检验结果的判定、检验员的职权和应受的限制。本手册配有大量插图和表格,是一本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的工具书。本手册还开发了一些数字资源,包括视频、可查询的表格、可计算的公式、标准全文链接等,读者可通过扫描手册中的二维码进行使用或观看,这大大提升了本手册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本手册的内容比较全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针对检验员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可供制造业质量检验员、质量工程师在工作中随时查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制造类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前言/序言
为了给广大质量检验员提供一部形式新颖、内容更加丰富、技术含量更高、使用更加方便、质量更高的工具书,对本手册第2版进行了全面修订更新,对其内容进行了提升,并且从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内容提升将本手册第2版中所用标准的现行版本的一些数据和检验方法收入第3版中。原来写作时,为了不把书写得太厚,标准中的一些数据和检验方法未收入,读者在使用时还要另外查找标准,很不方便,现在用二维码将这些数据和检验方法收入手册中。由于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以及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本手册第2版中许多已经修订的标准是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使得我国的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相应的技术水平较高。 将这些修订后的标准的有关内容收入本手册第3版,因此第3版的内容比原来的更加丰富,技术含量比原来的高。此外,用一些新的技术和检验方法替换了过时的技术和检验方法,使得本手册第3版的内容与时俱进。形式创新本手册的1、2版是“纸质书”, 现在是“纸质书 + 移动互联网”, 这是一种全新的出版形式。本手册属于“纸数复合类产品”,二维码作为数字化配套资源的入口,运用移动终端实现阅读、收听、观看、查询、计算等功能,只要有网络就可以使用,非常方便。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基本方针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质量为先”中的质量指微观质量和宏观质量。GB/T 19000—2016/ISO 9000:2015对这两种质量的定义是:1)微观质量是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宏观质量是一个关注质量的组织倡导一种通过满足顾客和其他有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来实现其价值的文化,这种文化将反映在其行为、态度、活动和过程中。由此可见,微观质量是产品质量,宏观质量是质量文化。质量是一种竞争力,产品质量是硬实力,质量文化是软实力,这两种实力同等重要:硬实力不行,一打就败;软实力不行,不打自败。所以,硬实力和软实力要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本手册讲的是对产品质量的检验,而不是对质量文化的检验。检验质量文化应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是生产中的眼睛,这双眼睛由质量检验员担当。质量检验员是执法者,他(她)代表国家、代表顾客、代表本企业在生产第一线依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质量检验员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把好产品质量关。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的竞争制高点。企业靠什么去抢占这个制高点?靠质量!抢占这个制高点是要“拼命”的。质量检验员是质量战线上的战士,责任重大,要冲锋在前。本手册为质量检验员在高质量发展冲锋中提供各种武器(各种检验方法),只要用好这些武器,就能胜利,就能为国家、为顾客、为本企业立功。成功的企业各不相同,失败的企业都是一个模式,都与质量问题有关,所谓成王败寇:“成功是做对的结果,失败是做错的结果”,而一切质量问题都是错的结果。GB/T 19001—2016中要求“采取措施防止人为错误”,因此建议各个企业,特别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要开展防错活动,把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不让它发生。可以说,GB/T 19001是一种防错体系标准,在高质量发展中要特别注意防错。读者朋友们,在使用本手册前,请看本手册的第2版前言。本次修订由梁国明、高洪军、魏巍执笔,第2版编著者还有范守训、师维汉、赵彪、毕月波、董禹阳、张振海、刘兴国、刘明军、巴连文、孙秀武、姚广伟、陶吉庆、李广田、孙洪武、李君来、田书凯、杨启岱、周玉华。本书中二维码链接的资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制作。由于水平所限,如有错误,敬请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改。梁国明2020年8月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