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柏林,大流行早期预警中心正式成立
国际大流行预警中心已在柏林成立,致力于汇集所有有关病毒的信息并在那里进行评估,以便能够在早期开始抗击流行病。
尽管德国和其他地方的冠状病毒数量再次上升,而且大流行尚未结束,但世界正在为未来的流行病和大流行病爆发做准备。因为专家们坚信下一次大流行只是时间问题。为了能够尽早看到信号并更好地评估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柏林设立了大流行预警中心。
该中心由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和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揭幕。“我们希望为未来的流行病和大流行病做好更好的准备,”默克尔说。作为罗伯特科赫研究所 (RKI) 和 Charité 的所在地,柏林非常适合这一点。
“世卫组织流行病和流行病情报中心”将利用人工智能处理数十亿关于动物健康、疾病、人口流动、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的数据。目的是在早期阶段识别模式并使用计算机模型创建威胁场景。希望与去年年初冠状病毒大流行爆发后相比,能够更早、更一致地采取行动,以便病原体在可能的情况下不会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第一任主任是尼日利亚流行病学家 Chikwe Ihekweazu,他出生在德国,目前是尼日利亚卫生当局的负责人。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宣布的那样,该中心从创始合作伙伴之一的 Charité 开始,未来将在柏林-克罗伊茨贝格拥有自己的校园。
联邦政府已为该中心提供了 3000 万欧元。其中,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欧洲最大的大学医院之一柏林夏里特医院和哈索普拉特纳数字工程研究所的专业知识将被纳入。
除世卫组织外,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迄今已收集有关流行病和流行病的数据。正如参与机构所强调的那样,新的所谓的世卫组织中心还需要来自政府、实验室和科研机构的物资。这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的,并由政府控制。该中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各国合作的意愿。
我对此事也是喜忧参半,如果它真的可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无疑对人类而言,是造福社会的。如果,它只不过是欧美政权的又一个“大玩具”,那又何必浪费这样的人力、物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