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进《忠义传》大臣,实际上搜刮比谁都狠

2019-11-08 16:13 作者:孤寂寒光  | 我要投稿

康熙朝大臣朱国治在江苏任巡抚时,大肆搜刮百姓,名声太坏,人送外号朱白地。最后官当不下去了,不得不调到别处当官,临走怕被人黑,提前离开,因擅离职守被革职。不仅如此,朱国治又曾以抗粮为名,制造江南奏销案。在顺治十八年时,朱国治说苏、松、常、镇四府欠赋绅衿万余,均为抗粮,后全部褫革,是为“奏销案”。可以说,四府并溧阳一县的官绅士子对朱国治恨之入骨。不难看出,朱国治身为地方巡抚,做的却是丧尽天良的事情,完全称不上是一生正气,两袖清风。

后来,康熙恢复了他的职务,把他调到云南当巡抚,他毫不收敛,继续搜刮,导致兵变。

再后来,吴三桂造反,他以身殉国。临死前他杀了自己的儿女,逼死自己的夫人,自己没花上,自己的孩子也没花上,生前他一个又花不了多少,真不知他大肆搜刮到底有啥意义。所以,吴三桂拿他祭旗,并没有任何违和感。有违和感只是后来进了《忠义传》而已。

其实大部分官僚对于满清入关,都以为会像元朝一样短暂统治,所以大部分都极尽搜刮之能事。谁知,这一统治就是近三百年。


写进《忠义传》大臣,实际上搜刮比谁都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