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幽城时代的世界局势

2022-02-06 11:51 作者:LeoAllenHan  | 我要投稿

天地劫IP强势回归、手游方兴未艾之时,作为历史爱好者的本人也补上一个万年大坑,对幽城时期的世界局势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下面就为大家详细道来。

为什么做成世界局势的总结,原因十分明显,天地劫系列从一开始的世界设定、人物设定就是一个很有全球视角的大作。夏侯仪和古伦德的脚步横贯中西,霍雍和冰璃的渊源在印度神界,神魔至尊传中的真胤大师来自遥远的东洋,系列作品的文化底蕴覆盖了除伊朗-阿拉伯之外的“旧世界”所有人类文明圈。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将这一时间段的世界局势做一个鸟瞰式的总结,为各位玩家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为游戏的制作组锦上添花地拓展原有的创作天地。

首先是制作组核心巨擘叶明璋先生提供的一段年代设定稿:

图片来自叶明璋微博



加上后来游戏制作中的细微调整和各位前辈进行的详细考证,本文将天地劫时代的时间段定位于西元1010年代——1070年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那段历史时期各国和世界局势的分析。

1、东亚形势


图片来自张芝联,刘学荣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只有1111年的图)

中原及西域形势:

此时期中国境内帝王为:
宋 真宗997——1022 仁宗1022——1063 英宗1063——1067 神宗1067——1085
辽 圣宗982——1031 兴宗1031——1055 道宗1055——1101
西夏 太宗(李德明)1004——1032 景宗(李元昊)1032——1048 毅宗(李谅祚)1048——1067 惠宗(李秉常)1067——1086

宋、辽、西夏均走向极盛时期,其中辽已经盛极而衰(圣宗、承天太后统治期),宋的极盛刚刚开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西夏的极盛尚未见端倪(李秉常之后的李乾顺时期)。

哈拉汗国,葱岭西回鹘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国家。960年苏图克汗开始对西域发动伊斯兰圣战,1006年优素福·卡迪尔汗率圣战军攻灭于阗佛国,从此西域开始逐渐伊斯兰化。西州回鹘、黄头回纥,此时仍以佛教信仰为主。其统治稳定,边界几乎没有冲突,距离西辽入侵还有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

这一时期,辽宋的第一轮大规模战争结束,下一次需要等到半个世纪后辽亡时;宋夏大规模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丝绸之路东段由此断绝。

中国周边形势:

女真族在石鲁、乌古迺的完颜部率领下走向统一,成为东北和中原大患。
大理段氏的统治中规中矩,国家相对稳定,距离大规模动乱还有二十多年的时间。
青藏高原处于割据时期,西面阿里地方有古格王朝,山南地方有拉萨王系和雅隆觉阿王系,宗喀有唃嘶啰国家(后亡于宋夏夹攻)。1040年佛教大德阿底峡大师赴古格传教。

朝鲜、日本形势:

1018年辽圣宗第三次征高丽大败,高丽一举夺取鸭绿江南岸西部地方,高丽大将姜邯赞成为民族英雄。之后高丽主战派又与女真争夺鸭绿江南岸东部地方,高丽战败,未能继续侵夺领土。高丽国内局势稳定,政治、经济、文化均无亮点。

1019年契丹别部刀伊人进攻日本北部,给日本造成极大恐慌,但未能促进日本军事革新。日本国内摄关政治走向顶峰,藤原道长、藤原赖通两代摄关家族控制了国家全部最高权力。后朱雀天皇在位期间(1036——1045)寺院势力上升,成为日本封建社会一股强大的割据势力。后三条天皇在位期间(1068——1072)开始摆脱藤原氏控制,并开创“院政”统治模式,此模式从1086年起被后三条的长子白河院发展壮大。
综上,此时期的辽-宋交通线和宋-高丽-日本交通线畅通无阻,贸易和文化交流十分兴盛。

2、中亚、波斯形势


图片来自张芝联,刘学荣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这一地区的局势是一大重点,因为波斯自古居天下之正中,是东西方交流的唯一途径,北部俄罗斯至今都不担负东西方交流的任务。无论是古伦德东游,夏侯仪西行,都必须跨过这片广大的土地。所以这个地区的局势直接影响到整个旅途的难易程度,也是征途中新的传奇大量孕育的舞台。

离开西域继续向西,会进入伊斯兰诸国的领地。阿拉伯帝国经过不到300年的统治,此时已经分崩离析,在阿拉伯统治下的波斯、中亚诸民族纷纷自立。哈里发只能统治巴格达周边约等于今日伊拉克三分之一的领土,实权掌握在里海南岸突厥人建立的白益王朝手中。东方中亚阿富汗地区,各个地方家族王朝走马灯般来了又去,有枪便是草头王,城头变幻大王旗。

哈里发为了摆脱白益王朝的压制,秘密扶植中亚的一个又一个突厥部落。一个部落领袖阿勒普特勤打败中亚的萨曼王朝,进入阿富汗建立伽色尼王朝。其后代马哈茂德(997——1030在位)建立强大帝国,被封为“哈里发之右手”,13次南下侵略印度,北印度佛教文明和西印度婆罗门教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

马哈茂德及其子马苏德在位期间为伽色尼王朝极盛时期。但由于伽色尼王朝不干涉白益王朝,哈里发再次扶植突厥部落领袖脱黑鲁勒率军南下。脱黑鲁勒以一万六千铁骑大破伽色尼十万大军,将伽色尼王朝的势力一步步向南挤压,塞尔柱国家初见雏形。1055年塞尔柱军队攻入巴格达,推翻白益王朝,哈里发旋即为塞尔柱人所控制,失去一切世俗权力。1071年至1092年,塞尔柱帝国在阿勒卜·阿尔斯兰和马立克沙统治下达到极盛,占有东自七河地区、西至小亚细亚、北逾里海北岸、南达波斯湾印度洋之间的全部领土,这是阿拉伯崛起至蒙古入侵期间伊斯兰帝国的最大版图。

卡尔马特教派,是中世纪伊斯兰教派大分裂中被正统派别称为“巴颓尼”的伊斯玛仪派一部,与里海南岸的阿萨辛派堪称异端两大恶魔的邪教派。阿萨辛派,即刺客派,创始人为“波斯三大才子”之一的“山中老人”哈桑·沙巴,是一个培养顶尖刺客、杀掉教主心中任何侵略者、“叛教者”的恐怖主义派别;卡尔马特派,创始人有卡达赫-穆巴拉克和哈姆丹两种说法,曾经血洗麦加、抢走并亵渎圣石。所有巴颓尼派别整合后的伊斯玛仪派在12世纪征服了大部分伊斯兰教国家,他们将伊斯兰教义规定的礼义人伦、社会秩序全部砸烂,强迫教民破戒犯罪,甚至刺杀了两位哈里发,其百年统治是伊斯兰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13世纪后期在蒙古远征军的打击下走向灭亡。

综上,在1035年的时间点从西域的西州回鹘出发向西走古丝绸之路中西段,将先后经过哈拉汗国、伽色尼王朝、塞尔柱部落、白益王朝、巴格达哈里发领地、摩苏尔总督区、小亚美尼亚、东罗马帝国,进入欧洲。

3、欧洲形势


图片来自张芝联,刘学荣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这一地区是旅程的起点(古伦德东游)或终点(夏侯仪西行)。考虑当时的客观条件,到达东罗马帝国(拜占庭)之后,可以走海路由意大利进入神圣罗马帝国,也可以走陆路经过保加利亚、匈牙利进入神圣罗马帝国,这两条路线在当时最为成熟畅通。

东罗马帝国此时也处于盛极而衰的时期。1018年,东罗马皇帝“第二保加利亚屠夫”巴西尔二世攻灭保加利亚帝国,一时恢复了古时的荣光。但到了1071年,皇帝罗曼努斯四世的十万大军被塞尔柱苏丹阿勒卜·阿尔斯兰以4万铁骑打得全军覆没,帝国失去了整个小亚细亚地区,失去了东方所有的军区要塞、兵源税源地和良种马产地,这也间接导致了1095年对欧洲的求救和之后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东罗马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在当时处于二、三流国家和强国附庸的地位,在此不去探讨。

匈牙利于1000年皈依天主教,从此与西欧诸国的战争强度渐弱,逐渐成为欧洲抵抗亚洲“蛮族”的屏障。双边关系的改善打通了商贸和文化交流道路,促进了匈牙利游牧民的定居化和封建化过程。

波兰建立于966年,1018年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册封,“中兴者”卡齐米日一世(1039——1058在位)统一了波兰地区的封建割据政权,国家的主要精力在与基辅罗斯争夺东欧霸权。

捷克的地位在中欧最为独特,她是神圣罗马帝国最高级别的诸侯——选帝侯,但国家的统治权很多年都在波兰国王手中,这是欧洲封建社会王位继承制度产生的成果。

意大利的形势在当时处于曲折上升时期。维京人罗伯特·吉斯卡特驱逐了南意大利的阿拉伯人,建立了那不勒斯(两西西里)王国,是中世纪南欧最强大的国家;教皇国的混乱贯穿始终,法国、意大利、德国反复争夺教皇之位,世俗帝王为此不惜出兵干涉,直至1073年“中世纪最强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希尔德布兰德即位;北意大利在德国反复入侵下走向联合,建立了伦巴第城市同盟;威尼斯自顾自地发展航海和工商业,为以后成为欧洲最强商业城市打下基础。

西班牙在当时仍处于阿拉伯后倭马亚王朝的统治之下,此时的后倭马亚王朝已经在争权夺利的王子们治下分裂成数十个独立国家,并爆发了漫长的内战。基督徒在北方巴斯克人地区建立了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后来不断向西、南方向挺进,又建立了莱昂王国、纳瓦尔王国和阿拉贡王国,在之后的四百年里逐步收复在8世纪初失去的领土。

法国在987年摆脱了查理曼大帝时期的“加洛林桎梏”,建立了本土的卡佩王朝,并且彻底地建立了封建制度。全国分为超过50个大诸侯国,卡佩王室只统治狭小的“法兰西岛”,影响力十分有限,甚至不能组织对外族侵略者(9世纪的阿拉伯人、10世纪初的维京人、10世纪中期的匈牙利人)的有效抵抗。这种局面直到400年后才逐步得到改变。

英国在这一时期的经历极其悲惨,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个后来将我们国门打开的国家这段与我们近现代史相似的经历。
9至11世纪,英格兰经历了近两世纪的“维京风暴”,来自丹麦和挪威的北欧海盗大肆蹂躏英格兰东部的大片土地。
1000年,丹麦传奇君主卡努特大王率丹麦亲兵完全征服英格兰,之后又率领英格兰军队攻占挪威、丹麦和南瑞典,建立了几乎统一北欧的“北海帝国”。
1035年丹麦王系绝嗣,还政于英格兰西撒克逊王室,英格兰陷入三十多年的继承权争战中。
1066年维京人血统的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史称“诺曼征服”。诺曼征服者对英格兰人的反抗进行了空前绝后的变态镇压,威廉赦免了几乎所有的抵抗首领,却将抵抗首领麾下的中下层贵族和军民屠戮殆尽,空留这些首领因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而含恨而终。古代英格兰社会在诺曼人那不亚于满清入关的屠杀中毁灭无余,法国-诺曼文化被强行根植于这片土地。诺曼第二代王仍不改变高压政策,英格兰人长期生活在地狱般的煎熬中。
半个世纪后,诺曼王朝第三代王亨利一世时期,完全废弃了前两代王在英格兰的野蛮恐怖统治政策,并统率英格兰军队攻灭诺曼底公国,终报此血海深仇。

最后是德意志的局势。

图片来自张芝联,刘学荣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关于这一时期,我的一篇旧帖子里作了一些分析http://tieba.baidu.com/p/681367952。当时的判断是古伦德没能成功复仇,后来的剧透里古大哥果然身陷囹圄。

德意志并不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国家,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每一个诸侯国都有各不相同的制度,不能用统一的标签进行硬性解读。从10世纪中期开始,逐渐形成了最强大诸侯共同推举帝国皇帝的不成文规矩,直至1356年查理四世皇帝颁布金玺诏书,规定波希米亚国王、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侯爵、莱茵行宫伯爵、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科隆大主教为七大“选帝侯”,负责推举帝国皇帝。

长期以来,神圣罗马帝国每一个皇帝即位,都要进军意大利,取得教皇加冕,巩固统治权。选帝侯的出现和成熟保证了地方势力的整合和对皇帝的效忠,标志着皇位的更迭走向正规化、和平化,北意大利的“德意志灾难”在其后数百年里越来越小。当然德意志的撤出造成的空白引来了法国、勃艮第、西班牙等国的争夺,这是后话。

在此插入一条与幽城无关的考证,1250年至1637年统治波兰北部西波美拉尼亚地区的德意志诸侯家族自称为“狮鹫家族”,这也许是英雄无敌系列里狮鹫心王族的创意来源。当然也可能是纯属虚构,纯属巧合。

古伦德的故乡巴伐利亚始终是一个边缘化的强国,虽然大部分帝国皇帝都戴着巴伐利亚公爵的头衔,其硬实力也不亚于七大选帝侯,在整个中世纪时期却始终没混上选帝侯的位置,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时期又首当其冲,损失了一半的人口,降格为二、三流诸侯。二战结束后又被盟军分割,彻底走进历史。

伊蕾的故乡洛林则一直是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弱国,从地图就可以看出,她位于莱茵河西岸尼德兰、法国、德意志交界处,千百年来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比利时、法国和德国各自的顶级文化中心所在。如今这块土地分属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德国四个国家,而她延续千年的辉煌将在新的时代继续熠熠生辉,续写传奇。

4、总结

天地劫故事的背景年代,是整个世界中世纪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混乱、大融合的时期,古代中世纪诸文明发展到这个时期基本上走进死胡同,主导局势的就是异族的铁蹄、枭雄的野望、英豪的救赎、人民的血泪。
这个时代产生了无数的英雄史诗,诞生了一大批历史伟人。在这个时代书写下的故事流传千古,在这个时代战斗过的勇士青史留名。天地劫选择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辉煌了天地劫。

5、参考暨推荐阅读书目及版权声明
张芝联,刘学荣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
【韩】李吉相等,《通俗易懂的韩国史》
【日】井上清,《日本历史》
颜亮,赵婧,《于阗王国传奇》
陈庆英,高淑芬等,《西藏通史》
【伊朗】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梯扬尼,《伊朗通史》
【中世纪波斯】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
【中世纪波斯】尼扎姆·莫尔克,《治国策》
【前南斯拉夫】乔治·奥斯特洛格尔斯基,《拜占庭帝国》
【波兰】耶日·卢克瓦斯基,赫伯特·扎瓦德斯基,《波兰史》
【意】路易吉·萨尔瓦托雷利,《意大利简史》
【西】雷蒙德·卡尔,《西班牙史》
【英】科林·琼斯,《剑桥插图法国史》
【英】大卫·休谟,《英国史》
【德】弗里德里希·贝特根,卡尔·博斯尔等,《德意志史》

本文为本人深入挖掘《天地劫序传幽城幻剑录》游戏背景并参考以上历史著述独立撰写,版权属于本人,定位为公开资料,可以转载,需注明作者及参考资料。

----------------------------------<正文完>---------------------------------------

幽城时代的世界局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