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粹艺术名家——王若連

2023-09-06 17:29 作者:夕颜水墨  | 我要投稿


王若連,笔名:冠澎 法号:仁彭居士,北京人,1946年11月1日出生。少年時期酷爱美术书法。启蒙受教于著名书法家康雍先生,隶书学习历代张迁,礼器,石门颂,曹全及乙瑛碑。社会各界人士称王若連老师之作品、笔画雄健、活泼舒展庄重大方,俊秀清丽、古朴浑摩。退休前在京国企搞美术工作,爱好及收藏現代名人字画、有品位的根雕奇石。多年一直功读书法,参加国内书法比赛并多次获奖。

王若連,现任文化部授聘为高级书法家、中国书画界联合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典书画院院士、北京墨腾书画院院士、书画自然网会员。王若連老师的书法美学笔划、结构、造型寻求韵味,耐人品尝,充分展示了书写者的豁达与魅力,追求素净空灵与奔放,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王若廉老师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稳,将自己美学最集中的表现出贵乎浓纤互参、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脱、挥运自如有节律,可谓笔力雄健、华丽、腴润,犹如辽阔的草原在静静的等待着骏马的驰骋,其作品被国内各界人士收藏。

王若連先生集众家之所长,兼收并蓄,吸其精华,千锤百炼,镕于一炉。先生实力来自于不断的努力学习和苦心钻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尽沧桑却仍不失书生之傲骨本性,万般打磨,千万次的历练,方能得到质的升华和提高,淡泊名利,修身于儒、释、道,以静而谦和之风骨行于世。

王若連先生修炼书法,源于幼年对笔墨的天才灵通,成于后来对帖碑的精临细摹,他的书法修养之路,走的是一条师古正路。临帖观碑,汲取书法历史的全悉精彩,炼精彩成精华,诸书皆成,榜书有功力。

王若連先生的大字书法可用悦目惊心来表形态。他是一位性情豪爽的人,大笔舞动写大字,正是心有大气度,笔有大舞台的切情合意。笔墨随心,可成依心驱笔墨的意境高度,所以他的大字书法立于天地,却是流源于心田,精气神采,壮观弘相,雄迈不乏清秀,大气不缺委婉。

王若連先生的书法,笔笔有源头,字字有根底。笔墨古韵,是修汉隶精深所得。端正华丽,恰是颜柳欧赵的四楷基因。意气纵达,书意自由,快爽如风,极尽飘逸的动感,则源于师取二王,追怀素的帖学之炼。所以说他的书法,无论写大字,还是写小字,大小皆是气象,大小全得古风,可再续兰亭旧质,美姿翩翩,美不胜收。笔墨之道,师古为正宗。他书法里的正宗根源,就是他书法区别于俗笔俗质的精致标签。

书法讲法度,讲传统,讲传承,是王若連先生笔墨的严谨与严格。他的书法是先得全面入古风,然后再凭智慧出新彩。书法的创新思路与实践,也一直是先生书法的拓延方向。师于古而不拘泥于古,善于从笔法、结体、墨色、章法四个层面,重构书法艺术表现手法,把书法写出新意篇章,正是先生书法创作的一大意向。意向基于行动,行动得益于智慧。

王若連先生的书法作品博采众长,文采焕然,每一个字都让人流连忘返,行云流水的作品给人感觉特别舒服。他灵活多变地正确地运用和处理粗细、向背、疏密、开合、欹侧、布白、收放、参差、大小,接应等原则,使作品不但爽朗痛快,而且又清新自然。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一种气势、一种包容、一种博大等感觉。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仔细观察王若連先生的书法作品,会发现各体书法中的每一个字都来路清晰,都有传统的根基。“来处”是书法的“根”,只有广泛吸收古代留存的精华为营养,才能把“根”扎深。有了“根”,才可能开花结果。而“果”就是“根”的发展。

愿王若連先生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笔耕不辍,初心不渝,用精妙的笔法,传承民族文化,墨染绚丽人生,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熠熠生辉!绽放光彩!

王若連艺术交流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王若連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国粹艺术名家——王若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