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GB/T 19390-2023英文版/外文版 轮胎用聚酯浸胶帘子布

2023-09-06 17:29 作者:标准翻译网bzfyw  | 我要投稿

GB/T 19390-2023 英文版/外文版 Dipped polyester cord fabric for tyres GB/T 19390-2023英文版/外文版 轮胎用聚酯浸胶帘子布 GBT 19390-2023英文版/外文版 GB 19390-2023英文版/外文版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轮胎用聚酯浸胶帘子布的产品分类及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条件、产品分批规定及试 样制备方法、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组织规格和外观品质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品质保证书、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轮胎用聚酯浸胶帘子布品质的鉴定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3291(所有部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产品分类及规格 4.1 聚酯浸胶帘子布根据理化性能分为高模量低收缩型(HMLS)、高强力高模量低收缩型(HT- HMLS)和高尺寸稳定性高模量低收缩型(HDS-HMLS)。 4.2 聚酯浸胶帘子布根据经线线密度和股数分为1100dtex/2、1440dtex/2、1670dtex/2、2200dt- ex/2、2500dtex/2、3340dtex/2,共6种规格。 4.3 每一种规格的聚酯浸胶帘子布根据经线密度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组织规格,常用聚酯浸胶帘子布 有15种组织规格,见表1。 5 技术要求 5.1 理化性能 5.1.1 高模量低收缩型聚酯浸胶帘子布理化性能指标见表2,高强力高模量低收缩型聚酯浸胶帘子布 理化性能指标见表3,高尺寸稳定性高模量低收缩型聚酯浸胶帘子布理化性能指标见表4。 5.1.2 聚酯浸胶帘子布纬线为高伸长纬线,高伸长纬线主要技术指标见表5。 5.2 外观指标 5.2.1 聚酯浸胶帘子布外观品质以卷为单位考核,每卷聚酯浸胶帘子布长度以1080m 计,指标见 表6。 5.2.2 聚酯浸胶帘子布应布面平整,不应有油污疵点。布卷两个侧面应卷装整齐。 5.2.3 聚酯浸胶帘子布出现外观品质不符合表6的指标时,生产厂可将该部分开剪剔除,余下的短码 布(不少于150m)应在包装外标注实际长度和质量。 6 试验条件、产品分批规定及试样制备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 大气条件 聚酯浸胶帘子布理化性能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应按GB/T 6529-2008中规定的标准大气,即温度 (20±2)℃、相对湿度(65±4)%。试样应在具备上述条件的试验室内调湿(24±2)h后进行试验。 6.1.2 预张力 进行初捻捻度和其余试验项目(拉伸性能、复捻捻度、干热收缩率、浸胶帘线线密度)时,应对试样施 加预张力,预张力的强度为(0.05±0.005)cN/dtex,各种规格帘线的预张力及相应的配重砝码质量见 表7。 6.2 产品分批规定及试样制备方法 6.2.1 以同一架经线筒子生产的若干卷聚酯浸胶帘子布作为一个货物批次,但采用不同工艺生产或不 是连续浸胶的,应按同一生产工艺或每次连续浸胶另行分批。 6.2.2 每批聚酯浸胶帘子布应在某一卷聚酯浸胶帘子布的下机卷装上取一段长约1m的试验布作为 实验室样品。抽取适当数量帘线立即测试下机回潮率,把剩余的试验布沿中线剪下半幅迅速装进黑色 塑料袋送试验室调湿后试验,另半幅抽真空包装后随产品发给买方供试验用。若供需双方同意,可按双 方约定办法分批和抽样。 6.2.3 从距试验布布边20cm处开始等距离的6个部位均匀抽取长度500mm~600mm的帘线,去除 纬线并掺混后作为该批聚酯浸胶帘子布的试样,取出足够数量的试样供粘合强度、直径和附胶量等项目试验用,其余的试样挂在或放在试样架上调湿,平衡后供拉伸性能、捻度、浸胶帘线线密度和干热收缩率等项目试验用。应随机抽取试样,但应将有严重疵点的帘线去除。 6.2.4 供需双方对检验结果发生争议时,以随机抽取试样共同认可的检验结果为准。 7 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7.1 拉伸性能试验 7.1.1 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将帘线试样固定在CRE型电子拉力试验机的两个夹具间,以规定的拉伸速度将试 样拉伸至断裂,从强力-伸长曲线或数据显示器上直接确定试样的断裂强力、定负荷伸长和断裂伸长,经 计算得出试样的定负荷伸长率、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力变异系数和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对于配备了数据处理和打印装置的拉力试验机,可通过设定试验程序在试验结束后自动打印出各项拉伸性能的测 试值。 7.1.2 试验仪器 本文件推荐采用CRE型拉力试验机,当采用CRT型拉力试验机时参见附录A。对拉伸试验结果 发生争议时,以CRE型拉力试验机的试验结果为准。 CRE型电子拉力试验机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有绘图装置或数据处理、打印装置; ---拉力显示值误差为不超过满量程负荷的±0.5%; ---伸长率显示值误差为不超过伸长记录值的±1%; ---有不同的拉力量程,使试样的断裂强力处在某量程20%~90%的范围内; ---配备可给试样压力补偿的气动夹具。气动夹具的钳口应是无衬垫的钢质平面,钳口压力应保 证试样在钳口内不打滑,也不能损伤试样而造成在钳口处断裂。气动夹具示意图参见附录B。 7.1.3 试样数量 应确保有效试样数量为20根。 7.1.4 试验条件 上下夹具钳口间的隔距:(250±1)mm。 拉伸速度:(300±5)mm/min。 7.1.5 操作程序 7.1.5.1 校正拉力试验机夹具隔距和拉伸速度,使分别达到7.1.4规定的试验条件。 7.1.5.2 调节拉力试验机拉力、伸长显示装置,使拉力试验机在非工作稳定状态时拉力、伸长的显示值 均为零。 7.1.5.3 对配备了记录仪的拉力试验机,调节记录笔头位置,使拉力机在非工作稳定状态时记录笔头正 对记录纸的基线。 7.1.5.4 根据试样规格选定适当的拉力量程,设定各项要求打印的数据内容。 7.1.5.5 将6.2.3中试样架上的试样取下一根,一端固定在可动夹具,另一端放入固定夹具内按表7的 规定对试样施加预张力后夹牢试样。 7.1.5.6 启动夹具、记录仪或数据处理机进行试验,记录仪绘制出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 7.1.5.7 对每一根试样重复上述操作至规定的试样数量后打印出试验数据。 7.1.5.8 应采取措施防止试样在夹具内打滑,出现试样打滑或在距夹具钳口边缘5mm以内断裂时,该 试样的试验结果无效。拉力试验机气动夹头压力为0.3MPa~0.5MPa。气压设定应使帘线不打滑,帘 线断在夹头时要调整气压。 7.1.6 计算 使用没有配备试验数据自动处理装置的试验机,由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上读出并记录每一根试样 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和定负荷伸长,以应力-应变曲线应力方向的端点对应的应力、应变为试样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用20根试样断裂强力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每批聚酯浸胶帘子布的断裂强力,用式(1)、式(2)分别计算20根试样定负荷伸长率和断裂伸长率的算术平均值,以表示每批聚酯浸胶帘子布的定负荷伸长率和断裂伸长率,用式(3)分别计算20根试样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异系数。断裂强力、定负荷伸长率、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力变异系数和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数值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7.2 H-抽出粘合强度试验 按GB/T 2942-2009规定,其中的试验条件如下所述。 a) H试片的尺寸为25mm×10mm×10mm。 b) 胶料配方(质量份): c) 硫化条件: 温度:(138±2)℃; 时间:50min; 对模具施加压力:(3.5±0.5)MPa。 d) 拉伸速度:(300±5)mm/min。 7.3 附胶量试验 7.3.1 原理 利用7.3.4.1中的混合溶剂只能溶解聚酯纤维、不能溶解橡胶胶料的特性,将已测得恒质量的浸胶 帘线上的浸胶膜与白坯帘线分离,测出浸胶膜的恒质量,该恒质量与白坯帘线的恒质量之比即为浸胶帘 线的附胶量。 7.3.2 试验仪器与溶剂 温度控制精度±3℃的恒温烘箱。 最小分度值0.1mg的分析天平。 7.3.3 试样数量 两份,每份约2g。 7.3.4 操作程序 7.3.4.1 将300g三氯乙酸溶解在1000mL的二氯甲烷中即成为聚酯纤维的溶剂。 7.3.4.2 将试样帘线剪成长约2mm~3mm的碎段,分别放入两个称量瓶中,每个称量瓶中试样碎段 的质量约2g。把两个称量瓶放入温度为(105±3)℃的烘箱内烘干至恒质量,即每间隔30min从烘箱 内取出称量瓶并盖紧瓶盖后立即放入干燥器内,待温度降至室温后称重。直至相邻两次称重的质量损 失小于0.1mg即认为已达到恒质量。 7.3.4.3 把称量瓶内的试样碎段分别倒入两个烧杯内,立即称取称量瓶的质量,该质量与称量瓶和试样 碎段质量的差即为试样的质量。向每个烧杯内加入约75mL的聚酯纤维溶剂,放入搅拌棒,盖上表 面皿。 7.3.4.4 把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开动搅拌器以加快溶解速度(若无搅拌器可每隔几分钟手持烧杯摇 荡以加快溶解速度),至聚酯纤维完全溶解后(约20min~30min)停止搅拌,夹出搅拌棒并用溶剂冲洗 干净。 7.3.4.5 将中速定性滤纸按过滤器上的砂芯大小剪成圆形,把中速定性滤纸放入温度为(105±3)℃的 烘箱内烘干至恒质量。 7.3.4.6 把两个烧杯内的混合液分别倒入两个已恒质量并通过抽滤器或真空泵连接上抽滤瓶的放置中 速定性滤纸的砂芯漏斗内,开动抽滤器或真空泵过滤掉聚酯溶液,中速定性滤纸上剩余的是浸胶膜残 渣。分3次、每次用约25mL二氯甲烷冲洗烧杯并倒入砂芯漏斗内抽滤,再用约25mL蒸馏水冲洗 3次。滤纸与砂芯漏斗要平贴,移液时,沿着玻璃棒慢慢倾倒液体,玻璃棒底部在滤纸中心位置,确保液 体不可碰到砂芯漏斗内杯壁。 7.3.4.7 把存有残渣的滤纸拿下放入温度为(105±3)℃的烘箱内烘干至恒质量,该质量与中速定性滤 纸的恒质量差为浸胶膜残渣的恒质量。 7.3.5 计算 用式(4)分别计算两份试样的附胶量并以算术平均值表示每批帘布的附胶量,计算结果数值按 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7.4 干热收缩率试验 7.4.1 干热收缩仪试验方法 7.4.1.1 原理 将经过调湿平衡的帘线试样在规定的张力下,放置于规定温度的干热空气中一定的时间,在试样仍 处于热和张力作用的状态下,可直接从仪器的标尺或显示器上读出试样的干热收缩率。对于配备了数 据收集、处理及打印装置的热收缩仪,可在试验开始时设定好试验条件,至试验结束仪器可自动打印出 试样的热收缩率。 7.4.1.2 试验仪器 由加热能力可达250℃、温度控制精度±0.5℃、长度不小于250mm的试样加热腔、试样夹具和自 动测试、计算及结果输出显示或打印装置组成的热收缩仪。试样干热收缩率的测试和显示精度应达到 0.1%。仪器应具有自动计时功能或配备计时器。 7.4.1.3 试样数量 应确保有效试样数量为5根。 7.4.1.4 试验条件 温度:(177±2)℃;热处理时间:2min。 7.4.1.5 操作程序 先设定试验条件,之后将一根经过调湿平衡试样的一端用试样夹具夹牢,另一端穿过导向滑轮后系 上配重砝码以对试样施加表7规定的预张力并应防止试样退捻,将试样框推入加热腔内同时启动试验 程序,试验结束后自动打印出试验结果。若仪器没有配备自动计时及打印装置,应在将试样框推入加热 腔内的同时启动计时器,到规定的试验时间时从试验结果显示器上读取并记录试验结果。 对每根试样重复上述操作。 7.4.1.6 计算 以从平均值读取键读出5根试样干热收缩率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每批帘布的干热收缩率,若仪器没 有自动计算一组数据算术平均值的功能,计算5根试样干热收缩率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结果按GB/T 8170 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7.4.1.7 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不应用手触及加热腔,不应离开已夹好试样的仪器。 7.4.2 热烘箱试验方法 7.4.2.1 原理 将经过调湿平衡的试样在一定的张力作用下,在规定温度的热空气中放置规定时间,测试试验前后 试样标距变化,计算出试样的热收缩率。 7.4.2.2 试验仪器 恒温烘箱:加热能力达到200℃,温度控制精度±1℃。烘箱内净高度应能放入标尺和框架,框架 上将标距不小于250mm的帘线试样的一端固定,试样另一端悬挂用于施加预张力的砝码。 标尺及框架。 7.4.2.3 试样数量 应确保有效试样数量为5根。 7.4.2.4 试验条件 温度:(177±2)℃;热处理时间:2min。 7.4.2.5 操作程序 把5根试样放在标尺框架上,试样的上端固定在标尺零刻度位置,对每根试样施加按表7规定的预 张力,在每根试样的下端做出标记并使试样标距不小于250mm,记录每根试样的初始长度,把标尺框 架放入烘箱,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到试验结束,在热态下读出每根试样试验后长度并记录。 7.4.2.6 计算 用式(5)计算每根试样的干热收缩率并计算算术平均值以表示每批帘布的干热收缩率,计算结果按 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7.4.2.7 注意事项 试验时应先将烘箱加热至试验温度再放入标尺框架并应动作迅速(10s内)以防止箱内温度大幅度 下降,试验结束应在标尺框架未从烘箱取出、未中断加热的状态下读数,之后才能切断电源、取出标尺框架,整个操作过程应确保试样不退捻。

GB/T 19390-2023英文版/外文版 轮胎用聚酯浸胶帘子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