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菓,京阿尼的六边形战士

冰菓,一个听起来特殊的名字,被标着校园、青春、日常的标签。事实上,对我个人而言,它更多的是深刻、现实甚至是残酷。冰菓中的一系列事件让灰色少年折木染上玫瑰色而成长,而一切的来源便来源于《冰菓》这本杂志,更是得益于千反田爱馏‘‘好奇心’’的影响。
两人的故事要从一间教室说起,这里京阿尼将人物面貌和场景色彩的刻画发挥到了极致。



从这一回眸开始,灰色的节能主义少年周围的世界便开始充满色彩,他开始体会与人相处的快乐,反思自己,步入玫瑰色的高中生活。众所周知,折木是天才,这也是千反田在短暂相处之后对他的印象也是如此,因此她认为折木或许能够帮到自己,故事由此进入主线。
千反田年幼时与舅舅的关系很好,但有次她问舅舅一本杂志(冰菓)的名字时舅舅却显得十分痛苦,而千反田听到回答后更是直接哭泣。时过境迁,已然高中的千反田已淡忘年幼时哭泣的原因。就这样,折木答应千反田的请求,调查45年前的事件,而且甚至在千反田看到冰菓封面时恐惧想打退堂鼓还鼓励她将调查继续,这可相当的不‘‘节能’‘。在千反田家中他将事件大致描述,却因千反田并没有露出当年痛苦的表情而耿耿于怀,而文中的‘‘牺牲’’一词又使他非常敏感,而‘‘牺牲’’在日文中亦可读作‘‘祭品’’,而当年的真相正是关谷纯作为学生运动的祭品承受学校惩罚,被迫退学,与‘‘英雄’‘一称相悖。其中一段动漫CG讲到兔子作为祭品给了狼,而相较于狼的凶残,更加突出的是一旁本是同伴却不睁眼冷血的兔子。关谷纯被迫推为领袖,成为了祭品,而学生也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文化祭时长的加长,关古纯自然就为了学生的不成熟负了全责。冰菓读作icecream,折木指出这个文字游戏,icecream亦可读作I sream,我呐喊。正是关谷纯的呐喊,如果一直软弱,在死亡的时候连悲鸣也无法发出。这就体现了《冰菓》深刻、现实、残酷的特点。


青少年的生活总会想做一些大胆出格的事情,学校挤压学生娱乐时间,催生青少年做出过激举动。只要和青春这个词扯上关系,就能扭曲一切通常概念和社会常识,而学生运动无非只是学生青春的调味剂罢了。相同的价值观形成了团体,团体犯了错自然就要有人承担,这又是现实。关谷纯被团体抬出来,为其他人承担了责任,而其他人心里过意不去,将文化祭改成他的名字;兔子明明在同伴被吃掉的时候选择了视而不见,却在事后歌颂起了同伴的伟大,已继续自己玫瑰色的高中生活,却不愿负起任何责任,是对是错,无从考究。谈回折木的节能主义,他认为非做不可的事尽快完成,这变相体现了他对责任的重视,但不必要的事不做也就代表他并不想承担多余的责任。这种节能主义也就放弃了本能将其他事情做好的机会,是单调的高中生活,与玫瑰色截然相反的灰色人生。而这两种极端显然都不完美。
因此,作者塑造了关谷纯角色表现一种‘‘透明色’‘的人生,在沉默中死亡,提前结束多彩的高中生活,以自己惨痛的代价告诫后代,无论走哪样的人生,都不要屈服,不要逃避责任。这正是冰菓给予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