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坏人”比“好人”更勤奋……

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差,小时候跟亲戚家的小孩在一起玩时,总会因为经常都是别人“付钱请客”,而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后来心理一度扭曲,立志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为的就是挣到钱了回来嘲笑那些曾经嘲笑过自己的人。
直到工作两年后,这种扭曲的心理才逐渐消失,明白自己选择做什么,与他人无关。至于究竟是为的什么还没想明白……
之前在书里看到的一个观点(大意):
在武侠片里,反派通常也不是天生的恶人,由于小时候被恶人欺负霸凌过,就认为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于是“一门心思”想要成为所谓的“强者”。
然后“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通常还会在一上头杀掉一个至爱之人之后,成为一个彻底的反派。
最后被正派杀掉……
但故事里的正派通常也有着一样的经历,甚至和反派是“好兄弟”,小时候俩人一起受的欺负。
只不过正派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虽然也要变强,但他变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那些像曾经的自己那样的弱者不被强者欺负。
而正派和反派的差别就是,正派在痛苦中完成了“自我建设”。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自我建设”?
这里是“自我建设”指的就是正派虽然弱小,但是他能接纳自己,并且将这种“接纳”泛化到其他和自己一样弱小的群体上。
于是就认为自己的使命是,保护跟曾经的自己一样的人不受伤害。
所以正派和反派的差别就是,反派是不接受那个弱小的自己的,他认为弱小被欺负是活该的,而自己是认可“弱肉强食”的,而自己也不是那个“弱小的我”。
此时的他们也会有强大的毅力去支撑自己成为“强者”,因为如果他成为不了自己所期望的那样,他的自我防御将会崩溃。
回到现实,那些成功欲极强,或者功利性极强的人,虽然不会“被什么正派干掉”,通常还会取得不小的成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但内心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扭曲……
写到这,突然又觉得这个观点跟我前几天写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矛盾有点像。
换个角度看,武侠故事里的正派通常追求的是自我认同,反派则追求的社会认同。
还想到了老罗曾经在演讲时说过一个有意思的观点:
这也许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这个世界上坏蛋反而往往比好人更加勤奋。
坚持日更 第50/100天

职场、成长、人生、情感……无所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