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之谜:为何游戏界没能捧红自己的明星食物

【尼吉斯世界录记授权分享】前阵子涪陵榨菜火了。如果说是《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美食节目捧红了什么食物,大家都会觉得理所当然。一个时政节目引发大家对榨菜的食欲,只能说是意外无处不在了。电子游戏和食物的遭遇,也是发生非常早,非常频繁的事情。80年的吃豆人就会吃樱桃,现在的电子游戏里,是个角色都会吃点什么东西。
但说到电子游戏捧红某种食物,让某种食物引发广泛话题的例子,似乎真的没有多少。历史上,像电影和香烟这样的关系(虽然是有争议的关系),在电子游戏里好像没有出现过。我们这次就来数数游戏当中知名的食品,看看从这些例子当中,能不能找出什么原因。
核子可乐《辐射》
《辐射》系列中地位非凡的核子可乐,应该是电子游戏当中第二有名的饮料。一方面是它影射的对象足够有名,足够有代表性。另一方面,在游戏中,它在游戏和故事里的设定很能体现一种幽默感,喜欢系列游戏自然就会记住它。

作为一种研发过程中会大量喝死人的饮料,Interplay当初是不是想提醒我们,快乐都是有代价的,高糖分其实和辐射值差不多,该给自己降一降了。
现实推出的核子可乐,味道比较微妙。
海盐冰淇淋《王国之心》
在《王国之心2》里,海盐冰淇淋就登场了。系列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角色吃海盐冰淇淋的场景。这个系列中的重要剧情道具,是野村从现实的東京迪士尼海洋乐园中吃到原版后,决定导入到游戏里面的。

毕竟是面向儿童的世界观,让少年儿童吃冰淇淋,从角色塑造来说是合理的考量。在具体游戏操作的过程当中,它没有多少发挥。这个例子,似乎更多在说明现实如何给游戏的灵感,而不是游戏如何反过来影响现实。
现实当中我们能买到海盐蛋筒,但不是冰棍样式。
蛋糕 《传送门》
游戏里出现蛋糕的情形不少,种类更是难以计数。但比起回复能力,大家似乎更看重它另一方面的意义。在《传送门1》中,反派GLaDOS承诺你完成所有测试就可以获得蛋糕。但玩家在过程中,总能看见一句“The cake is a lie”。这句话后来成了meme,欧美游戏文化的一部分。重点真不能说是玩家在游戏里,能找到的巧克力蛋糕本身的魅力。

某种意义上,最后游戏中出现的蛋糕,是个蛋糕盒子,或者蛋糕照片什么的,可能更切合主题。最好的蛋糕其实是不存在的蛋糕。既然是这样,那肯定是吃不到的了。
传送门里的蛋糕更多是个比喻。而不是拿来吃的。
烤肉 《怪物猎人》
比起分量能撑死人的猫饭,说怪猎中最有代表性的食物,更多人会选烤肉。从回复道具的方便程度来说,烤肉不是最好的。那为什么烤肉最有代表性呢?我想,毕竟猎人不狩猎植物,吃肉更有猎人的范儿,然后当着料理对象烤肉,更有高手风范,或者更能满足泄愤的心理。

虽然经常成为死亡Flag,但这就是猎人的文化。现实当中,烤肉经常烤不熟或者烤焦,吃下去拉肚子,我觉得也是能引起共鸣的地方。
耳朵仿佛听到了“好吃的羊肉串”。
日清杯面 《FF15》
《最终幻想15》里面的美食相当多,写实程度很高,但官方的广告合作伙伴是日清。除了那则相当雷人的电视广告外,在游戏当中,日清杯面的曝光程度其实不算太高,整体还是比较收敛的。这次的广告植入确实显得比较硬,并不像《王国之心》的冰淇淋,有更多世界观和剧情方面的考量。

游戏能给日清带去更多曝光量,我们不怀疑,但在游戏的表现,很难让人产生想吃泡面的冲动,毕竟有太多不是一个档次的参照物。只能说日清钱没给够,如果游戏里只能吃泡面,大家可能对主角一行人会更有同情心。
杯面是有名气,但游戏真没让我产生食欲。
烤火鸡 系列横版游戏
烤火鸡是很有美国色彩的感恩节食品。在早年的横版游戏当中,它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而且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的回复量很多,往往都是回满的水平。这时候结合感恩节,就有点文化输出的意味了。

随着清版游戏的衰退,我们看到烤火鸡的机会,就不是那么多了。当年的确对烤火鸡的味道有一些好奇,但后来尝到,就有点羡慕游戏角色的好胃口了,这种东西居然能一口吃下去。
虽然回血多,但口味真是……
红药水蓝药水《暗黑破坏神》
要说电子游戏当中最有名的饮料,我觉得应该是《暗黑破坏神》里面的红药水蓝药水。通过药水回复生命和魔力,这个设定不是《暗黑破坏神》最早有的。

但回复道具就是红色蓝色,长颈圆肚的想象,应该是《暗黑破坏神》建立起来的。画面上一左一右的两个圆球,在这里面作用不小。不过说到红药水,我总是想到医院里面用来擦的,这让我很难想象这两种产品出现实版会有的口味。
蓝瓶的味道我可以想象,但红瓶就想象不出了。
其他的,像《大金刚》系列里面的香蕉,《马里奥》系列里面的蘑菇,实际上大家都没有多少把他们当食物看待,更接近是一种道具,或者符号。香草社游戏的各种事物的确让人心动,但也是数量众多,你难以对特定的某个食物留下深刻印象。
一种食品,既要在剧情里有比重,又在游戏过程中有存在感,相关设计能唤起大家的共鸣,并且辨识度要高,不是那种没品牌,不像商品的东西。这样的食物,在游戏里的确不是很容易找到。而现实中产品的游戏植入,虽然不少,但难说有很成功,带出风潮的例子。也许游戏行业还得发展发展,才能为世界的饮食文化,贡献一些游戏界出身印象强烈的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