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菌菇玫克微朵:肺癌少花冤枉钱,5条基因检测攻略助你抗癌一路通关

2022-09-15 11:40 作者:玫克微朵  | 我要投稿


在肺癌靶向治疗领域,基因检测是治病救人的重要武器。

通过基因检测,不仅可以判断患者是否能够使用靶向治疗药物,还能够指导免疫治疗等,有多种用处!用好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大幅度延长!

但是,基因检测不便宜,怎么做可以省点钱呢?盲吃靶向药可以吗?

为了帮助大家答疑解惑,玫克微朵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基因检测攻略”,助力大家抗癌!


  01  

这些患者建议做基因检测


肺癌患者都可以做基因检测,但从经济角度考虑,这些要用靶向药或免疫药的患者更需要做:

  • 手术前考虑靶向和免疫新辅助治疗的患者

  • 手术后,需要术后辅助治疗的、或监测到微小残留病灶的患者

  • 无法手术,考虑寻求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机会的患者

  • 治疗后监测到复发的患者

  • 靶向药耐药的患者


小细胞肺癌一般不需要基因检测


小细胞肺癌的突变类型很不同,目前极少适用靶向药物,所以靶向治疗相关基因检测的意义不大。

肺腺癌患者有基因突变的概率最高,这部分患者一定要进行基因检测。



  02  

检测常见靶点


目前,这8个靶点是有靶向药可吃的:EGFR、ALK、ROS1、RET、MET、BRAF 、RET、HER2、KRAS。

当然,最全的基因检测能够尽可能的检测到靶点,并且吃靶向药的概率也更大。如果为了省钱只做几个基因检测,也可能正好没有检测到靶点,还需要重新检测,这样做容易浪费时间,耽误治疗。



  03  

选更精准的组织样本


不精准的样本可能无法检测到点,浪费钱又浪费时间。

目前,肿瘤患者以治疗和检测为目的的基因检测,常用样本有两种:肿瘤组织标本和液体标本。一般情况下,优先选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因为准确度高。


肿瘤组织标本:通过手术或活检取得样本(金标准)。

液体标本:血液、尿液、痰液等。



  04  

基因检测只做一次可以吗?


肺癌这个磨人又善变的小妖精,患者不仅要有长期与它抗争的顽强意志力,也要时刻准备正确应对新的基因突变造成的耐药以及肿瘤复发的状况。

如果肿瘤复发或耐药,医生很可能会推荐再一次做基因检测。根本原因,是这时候的肿瘤很可能和治疗前的肿瘤不一样了,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基因突变。搞清楚复发或耐药肿瘤是否不一样,以及哪里不一样,对指导新的用药方案非常重要。


举例


虽然靶向药物通常疗效不错,适用患者响应率很高,但耐药几乎不可避免。比如,使用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的EGFR基因突变肺癌患者,平均1年左右就会产生耐药性,这时就需要更换新疗法了。

以EGFR-T790M突变为例,其实在一代EGFR靶向药耐药的患者中,超过一半就是在EGFR常见基因突变基础上又发生了T790M耐药突变,也就是EGFR基因所编码的蛋白的第790氨基酸由T变成了M,这个突变直接导致第一代药物无法抑制这个突变蛋白的功能,因此失效了。也即,锁芯换了,钥匙失灵了。


总结

每个患者新的基因变化可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二次基因检测来验证和区分,从而揭示耐药机制并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05 

不做基因检测盲吃可以吗?


有的人可能会这么想:据说肺癌活检需要做穿刺,过程很痛苦,反正靶向治疗副作用少,那我盲试不行吗,还能省下一笔钱多买点药。

NO! NO! NO!

因为靶向药物具有靶点明确的特点,对于存在治疗靶点的患者,疗效显著。而对于不存在治疗靶点的患者,不仅无效,反而还有害。临床研究显示无靶点而服用靶向药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明显上升。

并且,盲试本身也是非常花费时间和金钱的。没有进行基因检测也就无法使用医保,在自费的情况下,靶向药的每月治疗费用大致在1-2万之间。如果是没进医保的靶向药可能更贵。靶向药的起效时间在2个月左右,也就是说要花费大约3万才能知道靶向药是否有效。同时,盲试的两个月宝贵治疗时间也可能一并浪费了。


尾声

所以说,肺癌靶向治疗中的基因检测就如大海航行时的指南针,找到方向和目标,才能更科学、精准的去治癌!


德国菌菇玫克微朵:肺癌少花冤枉钱,5条基因检测攻略助你抗癌一路通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