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各地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有哪些亮点与信息量?
首先恭喜各位顺利结业!上了本大仙儿课程的孩子肯定是笑着走出考场的吧,作文都是老熟人了,你们肯定不怕!
今年各地的作文题乍一看,都有各自的风格,再定睛一看,其实都是围绕一个核心展开!只要你弄清楚了作文命题的基本要点,站在命题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哪篇作文难得倒你?

我们先来看看微言教育在微博上发出的高考作文导语:“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命题,把握时代脉搏,紧贴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应用写作能力考查,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奋斗精神。”看了导语,是不是对今年的作文有了至少八成把握?今年的11道作文题都可以归类到以上的导语中,不信我来给你分析分析!
高考作文要求要兼具实用性和文学性,不难看出,今年作文命制继续强调作文的实用性。高考选拔应用型人才,作文除了“好看”,还得“有用”。所以,我们来看看,今年的全国一卷设置的背景是班级读书会,文体是发言稿;全国二卷设置的背景是“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文体是演讲稿;全国三卷是给高一新生写一封信;全国新高考二卷是写一篇主持词。
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学生学习知识不能埋头看书,还要抬头望天。关心时代就是在关心自己。首先就是今年春天的特殊情况,好几个作文都可以从这个角度立意去写。其次就是网络时代带给我们的反思,比如,江苏卷还是一如既往地延续它的风格,让学生似懂非懂。网友说可以从“信息茧房”“大数据”入手,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到这么多传播学知识。从自身在网络时代的日常生活入手也是不错的切入方式。高考作文并不是考察学生的知识面有多宽,高考作文命题的时候就是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所以,尽管从你熟知的角度出发。好多考生考完厚听说“信息茧房”这个角度就哭了,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想到这里来。

我现在告诉大家,没关系!重要的是看你的理解,不可能人人都从这个角度来写。另外还有北京卷的“一条信息”,这也是这个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亲身体会的事实呀,信息爆炸、信息焦虑、甄别信息真假……这个作文写起来如鱼得水,不难吧?
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上面提到过的作文,有的也体现了这一点。从天津卷的“中国面孔”、全国新高考一卷的“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到全国二卷的演讲稿……都是在让考生从这个方面入手去思考。
最后,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是高考作文永恒的命题。以人为本的写作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上海卷考出了政治哲学生活那味了,千年前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声音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启示;北京卷“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发扬个人价值,产生自我认同感;浙江卷处理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关心个人的成长发展……

今年的作文命制精神背后给2021年高考肯定有所启示,要想作文得高分,首先就得抓住命题人的心,搞清楚他们想要你写出什么,你就成功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