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与现实】时间与实践——三种存在论立场,六种生存论姿态

2022-12-13 02:28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__________________

✍✐✑

时间与实践

●主要围绕:时间性/存有论/主体性三者展开(只要你是个活人有生存姿态就可以开始思考它,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深刻性深邃性)

●我们先从时间性(普通人所把握的时间性往往就是时态性,所以我们的立论就从时态开始)开始切入:未来/现在/过去 围绕这三种时间性就形成六种生存论姿态(可以用阴/阳/晦/明/风/雨六气来对应)


●①对于何为未来:普通人版本的未来就是未发生但将要发生的事,其中的“事”和“秩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一个思考。

死灵法师版本的未来就是既定秩序下事物下一步的排列方式(它是决定论版的未来,未来一切都定好了的,其实就是没有未来)所以这个未来并不是一个颠覆性的创造性的力量,而是在一个千秋万代的秩序下排列组合的未来。


10:02


但我们要谈论的真正的未来就是——本体论秩序(但凡我们讨论“什么是什么”“什么有什么”所要预设的那个秩序的)的颠覆/降临/突破/瓦解...它是一个绝对的更新性的力量。更狂野一点:没有死亡、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人类有限性、没有物质精神二分、没有时间顺序的未来,这才是真正的未来,这种未来是现代人独有的否定性CNM(政治秩序、性秩序、物理学秩序都是蛇皮小宝宝秩序,本体论秩序代表的是《逻辑学》,任何结构起来的体系内在就有瓦解自己的力量,没办法否则就很无聊)


●②对于何为过去:普通人版本的过去就是发生了的事情,曾是现实的东西,它失去了停留在时间档口的力量(被我口香糖嚼完了吐掉了)

死灵法师版本的过去就是这个世界的秩序做好了的作业,可以放在一边不需要再检查了的。

但我们要谈论的真正的过去就是具有解放性的,是当下化的剩余。本体论秩序要不停地把它自己当下化(不停地变成现在),因此所有的意识体验这都是本体论秩序这个火炉子在“烧”(这个烧的过程就是时间/历史),但是当下化会有剩余——意味着世界本身那个真实/物质是烧不尽的(无法完全通过意识位面的中介),这个烧不尽的东西就变成了过去,一个沉降在本体论位面之下的位面。如果说未来是直接把你这个“火炉子”给换掉,而过去就是不允许你烧,抵抗当下化的力量(拒绝在场,凡是沉浸于历史当中的东西它是某种高贵,意味着现实的秩序不再侵凌于它了“拜拜Good bye,你们玩去吧”),未来和过去这两种力量都是游离于现在的(而人类的意识是被完全锁死在当下这个位面的,所以它们都是大哥)


●③关于何为现在:普通人版本的现在就是“我活着”,我在体验的这么一个当口(一切事情都存在于现在都从这个当口涌现出来)

死灵法师版本的现在就是一切所居的位面,他们把现在性理解成总体性(“我切一下什么都有”那么这就是现在),他们所理解的现在就是一个秩序游玩活动的享乐前沿,这么一个死硬的秩序它爽的前沿(爽过的就是过去,没爽过的就是未来),所以这些科学实在论者他们所设想的一个秩序它是要享乐的(施加它的父亲权威,强迫一切按照它的形式去运行),否则没有办法解释它为什么在每一个界面上它都在场。


真正的现在就是中介者——主体内在主体间。它是一个中介的力量,也是一个调和的力量(调和烧的力量,调和未来与过去的争执,这是一个悲壮惨烈的调和)。


35:54


✑主体内在的维度,就是主体作为否定性的力量VS本体论秩序发生机制的博弈(一个渺小的/可死的人类 和本真的/无限的秩序的斗争),观念论不是唯我论,而是“神人二元对立”,其中的“观念”就是博弈的筹码。

✑主体间性的维度,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主体是对象化的所以它是群体化的/复数化/社会化的。这一侧代表一个社会性共在的时代,过去未来种种冲突的方式都个别化了一个个生存论单元(人/动物/植物/观念...它不只是人与人,还有动物与动物)。所以我们可以说“现在”使得空间化成为可能,不要理解成物理学空间,这个空间化首先是不同的生存论单元它的共在。

●现在的这种二重性使得时间具有四重性(使得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矛盾加倍了)所以它既有一个“神人对立”的辩证法也有一个“社会性共在”的辩证法——在这种海德格尔与黑格尔之间的矛盾之下,我们才有M(光以海解马变成那种“保守主义的老学究,光以黑解马变成那种S式的“恐怖主义”),两者都代表一种总体主义的失败。



●④在了解真正的过去/现在/未来基础上我们再进一步讨论。其中三者只得其二(因为我们中介者只能中介两项)。它有顺序关系(是过去到未来、还是现在到过去...)与方向性,所以我们说有六种生存关系


●我们先把它们分为三类:过去和未来/过去和现在/现在和未来(它们代表三种存有论——站这两个另外那个就不存在,比如对机械唯物主义,对于他们就不存在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未来)。

这三种存在论立场就分别导向六种生存论姿态。这其中只要你是活人就一定要有方向,因为光是共在性是无法支撑起一个空间的。我们说现在以时间使得这些生存论单元(你的笔/你的脑子...凡是能用你活着的时候的叙事来罗列的)可以共在,但光有这个共在不足以说明这个位面是一个空间,它得有方向性。

这六种生存论姿态我们可以把它叫作是原初方向性(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人意识把握的方向性:上下左右前后,它是六种),它甚至比那些物理空间/数学结构...要更原初。


52:45


●⑤我们先看过去和未来这一组,一个是作为拒绝被中介/被秩序束缚的力量,一个是作为凌驾于秩序的力量。

在这种视角之下所谓的“现在”就被看成是一个不幸的凡间(“我命由天不由我”两大伟力在里面玩游戏的棋盘)。

关键就看这两个力量谁是作为英雄的牺牲者,谁又是败类叛徒(因为这两个都是消散性的力量,意味着两个都是悲剧性的)

这种世界观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神秘主义的存有论,典型代表:早期谢林


58:38


1.假如它的方向是从过去未来。当下永远作为一个暂时的偶然的秩序,我们的生存要不断地把过去变成未来,把不可侵者“”、诗性的宝藏挖掘出来,变成新的秩序,挖矿烧出新秩序,降临在这个世界,让整个宇宙见证它新的神圣与美好。这种人不多,艺术家,它就是一般意义而言的荷尔德林主义。过去就是叛徒(它那应该去设立那个伟大秩序的义务抛弃了),未来就是牺牲英雄(因为这些未来新的秩序被诗人中介给从过去挖出来,降临到尘世当中不可避免的被扭曲玷污),当下是不幸的,因为过去不停地抛弃你,未来璀璨黄金的新秩序降临到现实立刻就脏了。


01:04:22


2.假如它的方向是从未来过去。中介者要把(侵入性的/暴力的/更改毁灭重塑整个本体论秩序的)未来引导到(安宁与世无争的免于羁绊)过去当中,而这个现在就可以不择手段,甘愿做伟大中介过程的垃圾场,它仅仅是不幸/代价。它对应于海德格尔主义。过去就是个英雄(它安于被遗忘被忽视做渺小老死残生《林中路》装逼姿态、平凡质朴),未来则是叛徒(代表海德格尔体系所认为的基督教的/黑格尔主义/神学本体论的那种否定性,暴烈的现代资本主义...它遗忘了存在)



01:10:41


●⑥我们再看过去和现在这一组,它不再承认有未来,不承认有对于根本秩序加以颠覆的力量(“代码写完了就没人能改了”),它是决定论/定义主义的,幻想有一个稳固的本体论、根本的“是”论/一个元语言,可以把一切东西在本体论的秩序里面检索到它的位置,加以定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就是一个悲剧,在过去与现在的争执之中处于本体论锁死的状态。那么这些决定论者他们所幻想的唯一的未来,就是所有的现在都变成过去(“这个游戏tmd不玩了”拔插头!)

●所以他们的假“未来”就是调顺序/调搭配/调组合,那个至上秩序换个法“”与“享乐”。他们要解释“为什么这个世界没有魔法奇迹”“为什么会有一个假未来”,对于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区分他们是中左还是中右。

1.假如它的方向是从过去现在。把那些隐匿的/未被知晓之物中介到现在,到这个个体和真理共在的位面。它就是一个科学主义的立场(甚至黑格尔主义也是这种,认为他的体系是不可更改的)。他们称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真理,发展科学的过程。过去就是叛徒(它藏匿了真相),现在就是英雄(它要牺牲它作为一个人类个体凡俗的爱欲,为科学“真理”献出生命,触碰到那个“神圣秩序”的化身),未来是一个受难者(真理只在一个稳固的“当下”显现,这个要颠覆一切的力量、科学家头脑的奇思妙想没有它的本体论地位)


01:32:58

中右

2.假如它的方向是从现在过去。把一个共在的位面中介成一个不可侵入性的过去,把秩序僵化供奉起来,变成无脑的权威。它就是一个权威主义的立场。他们所设想的未来,就是一个完美的/等级制化的未来,一个伪装成真正秩序的未来(“这是最好的本体论了,不用再改了”)。现在就是个叛徒(因为它背叛那个理想的等级制),过去是个英雄(至高秩序降落到凡间变成一个个碎片)。这个秩序需要不停换着法来享乐,是因为它还不够完美(这个他们所的设想的秩序就好像是要在现实当中历经情海去找它的一身挚爱),这种姿态是反动的。



01:41:52


●⑦我们再看现实和未来这一组,中介者自居为过去,把自己的主体性看成是不可侵入的剩余(这个点位就是M),“任他千变万化我自不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去反而代表着绝对否定性(并不是说他要主动地不停的地摧毁那些秩序,而是他知道所有这些临时的架构都不是他所要的正确答案),我们的不幸,是因为我们是作为现实历史悲剧的唯一记忆者/承受者(不幸不是因为神、绝对者可以铺设本体论框架/物理学框架...而我不行,为什么上帝不用我爱因斯坦脑子里想到的更好版本——我们的不幸不是这个意义上)。相当于我们要意识到在一个秩序下共在的较为稳定的框架,和一个波涛汹涌千变万化的秩序变更的力量,两者之间的冲突由我们来见证——没有见证历史,因为我们就是历史,我们要见证未来。


01:47:01


1.假如它的方向性从现实未来。稳固的共在(日子人),他是被看成一个叛徒,他不忠诚于革命、那个救赎性的的未来。而作为中介的过去是不幸的(“我们是唯一忠于那个不可能的事件的”),它被孤绝了,因为它要把诸元共在的位面引向一个裂解又新生的一个混乱的过程。

而诸元共在的这种可数的/可分的性质要在这个中介过程被打破,它们的边界不再清晰了,划界框架被打破,整个秩序要被颠覆了——所以我们是忠于过去,抵达未来

过去在他们那边是没有本体论地位的,被遗忘、被压抑、被驱逐于共同体/语言(1917发生了什么...语言的不可说,被驱逐了却引以为傲,说明我没有被注册在现行的本体论框架之下),代表那个尚未被消化者(“我还是铭记着那个不可能”),它是一种巴迪欧主义

这个未来作为一个英雄牺牲者,它又是不幸的(在荷尔德林主义看来未来不幸就是“事件降临之后它又会被重新结构起来,很快被牺牲掉,又重新变成过去”——英雄实现了他自己又变成凡人;而巴迪欧这里不同的是,未来在它完成了它对于现实的调整之后它就会被遗忘/被驱逐掉消散于过去了,它是一种更高贵的姿态),就像“英雄拯救了世界之后,便消隐了不为人所知了”,所以在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巴迪欧主义里面有这种消极保守,他有点不想分享真相给众人那种感觉。



01:56:06


2.假如它的方向性的未来现在

在这里的过去,不是那种被遗忘的英雄史诗(这样同样回到了海德格尔主义那种对于遗忘性的崇拜),同样是一种不可消解的否定性,但同上一种孤绝的人神均质论(好像人的否定性是同质于神的力量,它是巴迪欧式唯物主义的神学残余)不同的是,不可消解的否定性它意味着失败、开放、包容

不可消解的否定性它不是说有一个场它没法消化万物、我的主体性,而是这个场本身不被消化——不可消解的否定性,就是不可消解的敞开性

不可消解的否定性消解者的不可消解性,或者说是中介者的不可中介性历史本身的历史性(历史作为一个场永远会开在那边,让万物万象共在在里面演化)。

主体性意味要把未来那种本体论变化的暴力通过中介变成一个较为稳固的共在之域,不是像巴迪欧“我要把它召唤过来”,而是“如何驾驭它的力量”,维持它在里面的展开,把单纯的共在性引导成一个有定向运动/有方向的空间,再由现在转向为世界,使得时间具有空间化的那种包容性。这就是L主义者的姿态。


02:07:19


未来这种把本体论颠覆的这种力量它没有过去可言,除非它可以结构出一个叙事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是需要过去加以中介的,从而变成现在(就是说为什么每个人都出生在一个“历史背景”“我的国家/家庭...”总而言之即一个“过去”之中呢?因为我们要继承的就是这么一个过去的包容性。这些这个历史中的“国家”“家庭”..它把我们作为一个未来承接下来,把我们变成一个现在。),所以那个真正的“”本身它是这历史背景中的包容性的力量,是那个异在性的力量的中介者(“我”这个“刺头”是为学校所包容的,是学校本身的包容性力量经由你这个人、身体、脑、学习过程、情绪体验,然后传导变成你的“心胸开阔的眼界”,所以真正的自我是这个包容性的力量,是过去,是场本身的场性,任由它们演化,放任、引导万物自化.....我的否定性是它自己的否定性)。事物当中的未来颠覆性力量,经由过去变成现在。


02:11:19


●这个立场是一个生产性的立场,把这么一个未知/未解的未来的力量,经由过去让它落地变成现在,真正的劳动无非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这个过去就像,好比我们作为整个世界历史的守门人,让未来那种否定性的颠覆性的力量“过去!”,让他降临到现在。但你要维持这个门(让这个劳动按照它的秩序进行)它是要付出代价的——失去自己

✑过去的悲剧,就是过去失去了它的存在论地位(就好比现在的劳动者),它维持着万物之生,而所有人都把它遗忘掉了。

✑未来被看成是叛徒(这个探索性的颠覆性的力量它威胁着这个场,它有可能有“灭顶之灾”而重估一切,它代表着悬在天中的哲学探索)。

✑现在则被看成是英雄(它走向时间的空间化过程,守门者/劳动者是没有位置的),它是一个救赎性的力量。但它同样有它的悲剧性(革命者在胜利之后把他自己消抹掉,但不是“被扫进历史垃圾堆”,而是他化身为了抵抗未来那个颠覆性的力量,他就不再是了)——英雄牺牲掉了他的英雄性,化为了平凡之物。这种牺牲它可以让秩序稳固下来。

●这个“现在”它拯救了过去,但我们辩证唯物主义者不承认它救赎了那个暴力的未来(巴迪欧主义),救赎性是个幻想。因为我们不承认救赎论,我们也不承认玷污论(崇拜与妖魔化都是不允许的)

●⑧在这六种生存论姿态/三种本体论之中,我们不是以人或者主体作为中心的,虽然这里面六个模式都要有中介,但它里面的关系是自然发生的,我们不得不用辩证法的这种中介形式,是因为它是最有其张力的,最能呈现出其中的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生存论姿态可以不断调整,但它是要通过行动来判明的。你要通过行动回答:“你是作为什么,又让什么,成为什么”

【哲学与现实】时间与实践——三种存在论立场,六种生存论姿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