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术史|外国-19世纪-法国美术(下)

2022-05-15 23:20 作者:水中的小块陆地  | 我要投稿

印象主义

或称外光派


19世纪,欧洲艺术形成了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过渡,经历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阶段。其中印象派产生原因如下:

以宏观历史背景析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革新思潮高涨。

其一,求真写实的艺术遭到照相机等工业文明产物的冲击。一方面文艺复兴以来的写实技法已经极尽开发完备、后人不大可能在塑造体积感立体感这条路上再创新高,另一方面人们开始以照相机保存肖像,绘画用以记录的功能受到了威胁和挑战,故而画家更坚信变革才有出路。

其二,光学原理、色彩学等帮助画家重新观察自然色彩。《光学》更新了传统绘画对固有色的坚持,画家开始用光谱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赋彩;走出画室,画家注意到色彩与光线冷暖、室内外光、环境条件、向光背光息息相关,从而摒弃了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画家剔除黑色用暗绿、 紫、蓝代替等。

其三,火车诞生、便携画具发明使户外写生成为可能。19 世纪中期铁路建设蓬勃兴起,火车的出现解放了画家的空间限制;锡管颜料的发明节省了画家调制颜料的时间,市场新兴的猪鬃画笔的弹性、结实、强度突破了古典油画融合均匀的风格,旅行画箱本身可以展开成为画架。

以微观历史契机析之——官方沙龙的冷淡奚落,独立策展人的鼓励支持。

其一,“落选沙龙”引发社会热议。批判家点评印象派胡乱的画面和夸张的笔触,引发社会热议,贡布里希称“在某种意义上,批评家声名狼藉的大失败跟印象派方案的最终胜利在艺术史上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其二,“城市更新计划”适逢其会。彼时恰逢奥斯曼男爵开启“城市更新计划”,巴黎浴火重生,以适应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转变需求,焕然一新的街道和建筑点燃画家记录表现的欲望。

其三,“艺术经纪人”提供资助。普法战争迫使画家们前往伦敦避难,并因此偶然结识保罗·杜兰·鲁埃,他给贫穷的画家们提供月薪以保证经济基础,相信这些人的画会符合正在壮大的新阶级的口味,直接推动现代艺术的萌生和发展。

以艺术发展规律析之——绘画摆脱文学附庸的诉求,新旧艺术给予启示和经验。

其一,反对因袭守旧,力求摆脱文学影响。印象派画家反对因袭保守陈陈相因的古典主义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提倡摆脱文学的影响,更多注意绘画语言本身。

其二,受前辈大师的光色实践经验、反叛精神的影响。印象派画家吸收巴比松画派、柯罗、库尔贝现实主义画风的营养,又从荷兰小画派、委拉斯贵支、透纳、康斯泰伯尔处汲取经验,强调户外写生,在艺术语言上保留笔触的痕迹、轮廓参照渐隐法而不加修饰、光影速写化、色调明快、具有新鲜感。

其三,浮世绘的引进为现代艺术注入鲜活力量。歌川广重和葛饰北斋等东方艺术家的作品逐渐打破欧洲绘画传统,画中的散点透视、留白处理、色彩平涂乃至呼吸感、不对称性都给西方绘画带来了全新的启迪。

综上,印象主义的斗争和最终胜利已然成为“所有艺术革新者珍惜的传奇”,从而给后世现代艺术开辟了前景。

马奈 印象派的精神领袖、未参加过印象派画展;第一个将印象主义的光和色彩带进了人物画;注重使用黑色,以精炼的笔法涂抹干净美妙的颜色,捕捉生动的形象。


《福利·贝热尔吧台》
《草地上的午餐》受《田园合奏》影响
《吹笛少年》
《奥林匹亚》
《画船上工作的莫奈》
《阳台》
《贝尔特·莫里索》


雷诺阿 擅长人物画创作,尤其是儿童、妇女肖像和女性裸体形象。


《红磨坊街的舞会》
《浴女》
第一张风格成熟的作品《包厢》
《游艇上的午餐》
《露台上的两姐妹》


德加 在技法上做各种试验和探索,擅长画芭蕾舞女形象,以色粉笔作画。用线条和阴影塑造形象,画面色调温暖、轻快、鲜明,被称为“运用线条的色彩画家”。


《芭蕾舞女》
《舞蹈教室》


莫奈 印象主义之父,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画作中看不到非常确切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日出·印象》
《荷兰田野中的风车》
《撑阳伞的女人》
《鲁昂教堂》——“大气的戏剧”
《鲁昂教堂》——“大气的戏剧”
《鲁昂教堂》——“大气的戏剧”
《鲁昂教堂》——“大气的戏剧”


《睡莲》——马奈称之为“水的拉斐尔”
《睡莲》——马奈称之为“水的拉斐尔”
《睡莲》——马奈称之为“水的拉斐尔”


《麦草堆》
《麦草堆》
《麦草堆》
《圣安德莱斯台地》


西斯莱 喜欢户外写生,善于安排细节和处理画面,画风变化缓慢,富有抒情的诗意。


《塞夫勒街》
《鲁弗申的雪》


《马尔利港的洪水》
《莫雷附近的白杨林荫道》
《阿尔让特伊的大道》运用焦点透视


毕沙罗 唯一参加过8次印象画展的人。有印象派的米勒之称。


《塞纳河与卢浮宫》


《雪中林间大道》
《蒙福科的收获季节》



新印象主义

或称分割主义、点彩派


修拉 试图用光学科学的色彩分割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阿尼埃尔的水浴》首次确立了点彩的表现手法


西涅克 新印象主义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作品大多是风景画,笔触大胆粗放。


《马赛港的入口》
《圣特罗佩港口》



后印象主义

泛指印象派后,观念与其相左的艺术潮流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异同如下:

相同之处。

其一,都是基于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开辟了创新和发展的道路。19世纪后半叶,生产力提高与经济萧条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广泛传播引起的思想动荡与基督教神学、唯心主义的活跃之间的矛盾,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矛盾,引发了文学艺术上联系传统风格和追求标新立异的双重性。这样的背景下,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应运而生,无疑是一方面表达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舍弃了传统艺术创作中的崇高理想,所以说,其是艺术家自由、大胆发挥个性的尝试,孕育了20世纪的现代主义艺术。

其二,都是借用和参照当时的光学原理知识进行绘画。三者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光学理论、摄影术的启示,更新了传统绘画对固有色的坚持、对典雅棕褐色调的营造,注意到物体反射到人眼的色彩与光线冷暖、室内外光、环境影响、向光背光等息息相关,正如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提及“一旦离开画室这类人为环境,物体看起来就不像古典作品中的石膏模型那么丰满立体”、“照相机帮助人们发现偶然的景象和意外的角度富有魅力”。比如,印象主义的画家们开始剔除黑色而用暗绿、深紫、蓝等代替,运用光谱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进行作画,同时借助锡管颜料的发明,提倡亲临户外写生,捕捉外光下画家双眼所见和直接感知的物象。

其三,造型和色彩语言具有夸张、大胆、不羁的特点。三者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变革,跳跃的幅度越来越大,革新的锋芒越来越鲜明。印象主义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主义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反对艺术作为文学的附庸进而强调绘画本身,吸收巴比松画派、柯罗、库尔贝现实主义等的画风,又从荷兰小画派、委拉斯贵支、透纳、康斯泰伯尔处吸取经验,在艺术语言上保留笔触的痕迹、轮廓参照渐隐法而不加修饰、光影速写化、色调明快,具有新鲜感;新印象主义继承印象主义对光学原理的分析和实践,受到布朗《绘画艺术的法则》、谢弗勒《色彩的并存对比法则》、鲁特《现代色彩学》的启示,采用点彩法,画面带有朦胧的、混合的创新效果;后印象主义同样源于印象主义,后另辟蹊径,画作饱含形式感与表现力。

不同之处。

其一,印象主义——基于光色原理,侧重以迅笔再现画家对自然的瞬间印象。莫奈《日出·印象》以红、黄、蓝等鲜亮明快的色彩描绘了港口日出时薄雾笼罩、旭日东升、海面波光粼粼的场景,画面不存在细部修饰,重点在退远看时的整体氛围和自然感;毕沙罗《蒙马特大街》描绘了街道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场景,画面笔触相对整齐庄严又不失活泼,从丰富柔和的中间调中透露出光感;德加《舞蹈教室》充盈着温暖、轻快、童真的场景;西斯莱《塞纳河畔的村庄》描绘了田园景致,近景有树叶筛下阳光,远处和煦清新沁人心脾;马奈《阳台》光线夺目,从鲜绿的阳台栏杆、到状似扁平的人物、再到模糊漆黑的屋内阴影,具有“真实的深度感”;莫奈《睡莲》仿佛让观者亲眼观摩池塘边绿得发亮的荷叶和水中重重倒影,令人感知夏天的自然的鲜活气息、万物生命力;以及毕莎罗《雪中小径》、雷诺阿《煎饼磨坊的舞会》、马奈《草地上的午餐》等等。

其二,新印象主义——采用混色方法,开创极为科学理性的分析方式。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描绘了人们在大碗岛度假的或休憩、或散步、或垂钓、或驻足等场景,以其为代表的新印象主义具有以下特点:其一,遵循严格科学的色彩规律,强调原色色点与视觉作用的效果,以细小的原色笔触直接在画面上点出红绿、黄紫、蓝橙等对比色,高明度且高纯度,十分鲜明;其二,构图运用黄金比例来处理物象和画面之比、人物之间的距离、垂直线与水平线的关系等;其三,否认印象派的过于主观和感性,崇拜理性,将理论看得高于感觉,使最终画面蕴含稳定感、冷静感、永恒感。代表作品还有修拉《大碗岛的阴天》、西涅克《马赛港的入口》等。

其三,后印象主义——立足主观精神和意识,注重点线面的形式与局部切割。塞尚追求心目中永恒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以创造形体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宏伟感,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如《圣维克多山》《高脚盘、玻璃酒杯和苹果》皆呈现高度精炼笃定的笔触。高更主张凭记忆作画的综合与象征的美学原则,色彩神秘单纯,具有平面性和装饰性,贯穿神秘、原始、象征、主观的理念与意义,如《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暗喻对生命意义的哲理性追问,《雅各和天使在搏斗》表现了农民式的宗教幻想。梵高创作题材充满天然悲悯情怀与苦难意识,如劳工、老弱、田园等,造型粗犷,笔触厚重,赋色饱和度高,宣泄和展示纯粹率真的内心世界,如《向日葵》表达炽烈虔诚的热忱情感,《星月夜》展现了浩瀚星空与渺小人间,《麦田的乌鸦》传达出恐惧与紧张的氛围。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斗争和最终胜利已然成为“所有艺术革新者珍惜的传奇”,从而给后世艺术诸如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等开辟了前景。

塞尚 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新艺术之父”。他说“要用圆柱体、圆锥体、球体来表现自然”。


《玩纸牌的人》
《圣维克多山》
《圣维克多山》


《有桃子和苹果的静物》
《大浴女》


《塞尚夫人像》


高更 主张主观表现,提倡从精神出发去利用大自然,试图借助对自然观察诱发的想象来获取装饰性;技法上多采用勾线平涂方式,使作品具有装饰性,也具有某种神秘的象征意味;借鉴古埃及壁画、非洲黑人木雕、波斯壁挂和东方艺术中的装饰风格,形成综合的装饰画风。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往哪里去?》
《黄色的基督》


《雅各与天使搏斗》非现实的红地象征神秘自然
《塔希提少女》


梵高 荷兰画家,强调主观幻觉、感受和炽烈情感的表达;夸张或简化的手法,削弱传统的光影手法,有意识地强化色彩价值;画面色彩极度鲜艳、明亮;创作了旋风般的条状笔触以及充分表达和抒发强烈的个人情绪。


《星月夜》
《向日葵》
《夜间咖啡馆》
《夜间咖啡馆》
《鸢尾花》
《吃土豆的人》
《麦田里的乌鸦》
《阿尔的吊桥》
《自画像》


《红色葡萄园》
《囚徒放风》


《文森特的卧室》


莫罗擅油画和水彩, 题材是女性人体,大多为希腊、东方神话和圣经故事中的人物。学生有马蒂斯、马尔凯、卢奥等杰出的艺术家。代表作《在希律王面前跳舞的莎乐美》《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朱庇特与塞墨勒》 等。

夏凡纳色调比较淡雅,线条也比较单纯,作品中的象征性、寓意性受到包括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在内的许多艺术家的赞扬和推崇。代表作《渔夫图》《希望》《冥想》。

亨利·卢梭的艺术通常被贴上幻想、天真、神秘、超前等标签,个性鲜明。被人们称作“原始主义/稚拙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超现实主义的先行者。。


《热带飓风和虎》
《我本人. 肖像.风景》
《入睡的吉普赛女郎》
《赤道地带的原始森林》
《梦》



-end-


美术史|外国-19世纪-法国美术(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