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四宝”之一——墨
墨同毛笔一样,是中国特有的产物,不同于钢笔墨水,古代的墨是成固体状,或丸状,或条状,或块状,经水和开磨成墨汁方可使用。固体状的墨携带方便,也易于保存,用时只须配合砚台清水,便可发挥其作用。

(一)墨的历史发展
我国人工所造的墨据史料记载大概始于战国时代,可从发掘出的竹简加以考证。

东汉时期发明了墨模,墨的形式趋于一种规整制。据记载,三国时期的韦诞是最早的制墨名家,史称“韦诞墨”。晋朝时期发明了以胶配制墨的方法,西晋陆机作品《平复帖》中可以窥探出其墨汁晶莹,用秃笔营造出书法朴拙形态。

唐朝后期,制墨高手奚超等人为躲避战乱迁居歙州,携其子延圭以黄山松烟为原料,改进工艺,所制之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名声大作,得南唐李后主赏识,赐姓李,唤作李延圭,制墨得名李延圭墨,其墨美名为“天下第一品”。
宋朝时期,徽州(今安徽歙县古称)可谓是当时制墨中心,“徽墨”可谓名噪一时。宋朝出现了松烟墨以外的油烟墨。清代以后制墨名家辈出,曹素功、胡开文等名家墨品至今不衰。

(二)墨的种类
(1)松烟墨
是用松枝烧烟(木材或者油料充分燃烧,取碳粉)加上胶(通常为动物胶)等原料(麝香、冰片等珍贵材料,有的甚至加入金箔)制作而成,此类墨遇水易化,墨色黑,但是缺乏光泽感。一般创作风格古朴的隶书,或有飞白体现或者墨色干枯分明变化的草书时用到的比较多。松烟在国画中运用比较好,因为墨色没有太大光泽,不会影响墨色层次感体现,相比之下练习书法使用油烟墨比较好。
(2)油烟墨
用桐油、菜油烧烟加上胶等原料(同上)制作而成,此类墨坚实耐磨,乌黑发亮,有光泽,质地细腻,但是胶水较重,容易造成滞笔。
(3)油松烟墨
是用松烟墨和油烟墨混合制成,此类墨胶水不重,墨色乌黑,且有光泽。毛笔书写,最好选用此类墨。

(三)选墨方法
好的墨应具备以下特性:
(1)质地细腻。
(2)胶质轻
(以上两条可通过观看墨断层,空孔少,极小为好。)
(3)墨色乌黑发紫(迎着光能看出泛紫光)
(4)敲击声音清脆
(5)墨香浓郁

(四)磨墨方法
选用一方干净砚台,墨现磨现用,用多少磨多少,过多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沉降成凝胶状,影响继续使用。磨墨用水切忌用热水、茶水,用一般温度的清水即可,磨墨边磨边加水,不宜一次加太多,宁少勿多。
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持墨,朝同一方向均匀受力磨墨,切忌不可用力过猛,造成墨汁飞溅,干的墨条第一次使用可以稍微贴水(不宜浸入太多)一会,再进行研磨会更流畅。


(五)用墨建议
现在大多数爱好者为了便捷,采用现成的墨汁进行书写也是可以的。正式的书法作品,用宣纸创作,用墨比较好。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一得阁、中华墨汁、曹素功等墨水品牌都是比较不错的,当然一些比较亲民的品牌,像六品堂等也是非常不错的。
墨汁尽量不要掺水,加水久置后容易发臭。除非墨汁过于粘稠不得已加水,要用多少加多少,不可多加。如果墨汁过淡,可以放置蒸发。

(六)补充
用笔蘸墨要顺着笔锋顺势去蘸,不可投笔乱搅,容易造成笔锋错乱,影响书写。蘸墨后要借助墨汁容器(墨碟、砚台等)周围边棱捋顺笔身,形成大致的笔端尖润,顺去多余墨汁,开始书写方合宜。

多谢观看
下一期的专栏继续讨论书法四宝之一——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