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 [5-3]

2023-04-21 07:56 作者:帅伴  | 我要投稿

【5-3】

【艺术美学】

《美学讲稿》 —— 易中天


书籍封面


【摘 —— 第五、六、七讲】


(A)

·康德 ~ 由“美是什么” 变为 “审美是什么”

  黑格尔 ~ 由“美是什么” 变为 “艺术是什么”

·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并非一般的美,而是【艺术的美】,美学的正当名称应该是【艺术哲学】

·中国上古时代的“【乐】”并非是纯粹的音乐,而是融【文学、音乐、舞蹈】,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东西

·要实现哲学和美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就非批判黑格尔不可 ~ 将古典哲学发展到顶峰的男人

·在黑格尔以前,人们看待世界的观点是孤立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世界只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

  而黑格尔认为,世界是“【一系列过程】”,有发生与发展,也有终结与消亡,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之中】

·黑格尔还伟大地提出,世界是一个【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过程,【逻辑】是世界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它具有必然性


(B)

·“一般来说,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 —— 黑格尔

 (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概念是【抽象普遍】的,【理论上“有”,但事实上“无”】

  概念所代表的实在是【具体个别】的,【事实上、实际上“有”】,刚好可以否定概念(也必须否定)

·概念变成具体的实在以后,其片面性就被克服了,实现了【绝对理念的自我否定(或叫 自我确定)】;

  但是“实在”也是片面的,需进行【概念与实在的统一】,这也是概念的再次自我否定,也是真正的自我确定

·综上,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C)

·“艺术的普遍而绝对的需要是由于人是一种能思考的意识” —— 黑格尔

 (人是有意识、能够进行思考的,他不像自然事物那样只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着,他还要复现、观照、认识、思考自己)

·(黑格尔举例)一个小男孩将一颗石头扔进河里,河面上会出现许多圆圈,他便会“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 ~ 小男孩用简单的方法在一个对象上复现了自己 ~ 印证了自我意识,达成了自我认识,实现了外部物质世界和内心精神世界的统一

·黑格尔关于美和艺术定义的三个条件:

 【艺术和审美是“欣赏”】(如果是别的,比如思考,就是哲学了)

 【艺术和审美活动中,人们欣赏的是“外在现实”】

 【这一“外在现实”实际上呈现的是我们自己】


(D)

·艺术的第一个阶段和第一种类型是【象征型】~ 例如古埃及建筑,其典型特征即为【形式大于内容】

  而后是【古典型艺术】,其特点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全统一】~ 例如古希腊雕塑,用精致的艺术形式完美表现时代的精神内容

  再后是【浪漫型艺术】,又将理念与现实的统一破坏了,从一个更高层次回到了象征型艺术(内容与形式矛盾)的状态,其特点是【内容大于形式】,精神溢出物质 ~ 例如近代欧洲的绘画、音乐和诗等艺术

·以上艺术发展阶段,用黑格尔的话来说,便是“始而追求,继而实现,终于超越”

·绘画压缩了三度空间的整体(变为二维),精神已经开始溢出物质了,这种特点在音乐上更为突出,它把空间性完全否定和取消了

·【一个体系太精致了,就不免让人起疑】~ 黑格尔的体系表面上是运动、发展、辩证的,实际上确实封闭的,它无法正确预见艺术的未来,只认为艺术终将走向解体


(E)

·艺术不但不真实,也不道德 ~ 它不仅模仿真善美,也模仿假恶丑

·艺术的真实是【情感的真实】

·艺术是一枚硬币,情感和形象是它的两面

·“情动于中故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 诗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 歌

  “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 舞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 北岛《回答》

·美学就是【美的研究、审美的研究和艺术的研究】

·真伪、善恶、美丑都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因此它们都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



读书笔记 [5-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