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节日奇谈】从压岁钱到支付宝和微信红包

2022-02-01 23:32 作者:判官喵  | 我要投稿

        春节过年,逃不过的一个话题就是红包。

        这红包叫压岁钱这事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意识到。

        作为春节习俗的一部分,压岁钱在互联网时代,也发挥了其独特的魅力,以至于成为腾讯对阿里的一次巨大反超。

        

        其实很多传统习俗在互联网上并不能进行很好的体现,而压岁钱这东西却不一样。

        本质上就是钱,而不是其他的某种现实中独有,网络中不存在的东西。

        就其的习俗意义来说,进入互联网时代,在网络环境里同样能达成现实意义,显然,其他节日习俗是无法做到这点的。

        

        压岁钱是用红包装的,本质是钱,只是用包装体现了这个钱不一样的意义。

        互联网上的钱,在我们看来就是和ATM机上看银行卡余额一样,就是一串数字而已。

        

        钱在现实里流通的实体,转移方式是现金交易、借贷亦或者如压岁钱份子钱一般的赠予。现金只会从一个人手里到另一个人手里,不会记录过往,这笔现金遗失了,你也不会知道他会去到哪里,这是现金的匿名性。

        

        在银行卡里流通转移方式是转账或者存取现金,转账流水记录也只会单纯记录进出金额,不会对转账行为进行分类记录,如交易,借贷,赠予或者被诈骗,转账的性质只有你自己或者对方知道。银行卡的钱就有明确的来源和去向,但在互联网时代前,使用却不是非常方便,需要去银行或者ATM机才行。(下次细谈支付宝和银行的差异。挖坑+1)

        

        在互联网时代,支付宝的出现给了国内人们一个互联网的钱包,里面也是放的钱。

        最开始这个钱包的钱只有一个转移方式,交易(这我没有做具体考究,不过我相信最早并不会有人把支付宝当银行卡来用,作为转账工具。)。这是一个现金才具备的性质,他和银行卡转账还不太一样,因为其每笔来往的钱都会有一个淘宝订单是绑定一起的,这就对每笔转账进行了交易性质的标记。

        后来又有了银行卡的功能性质,转账。可以实现和银行卡一样的客观流水记录,不对转账行为进行分类记录。

        

        如果说支付宝的出现让互联网钱包具备了银行卡的性质现金的交易性质,那微信红包功能的出现则让互联网钱包具备了现金的另一种性质,赠予。

        钱的赠予是一种特殊的转移,这在银行卡的流水单是无法体现出来的,也是支付宝微信的转账功能无法体现的。

        通过红包的外表包装一下,让互联网钱包里的钱也可以赠予,我发一个红包,就能明确表达这钱是送你的,你可以放心收下。

        

        关于钱的转移,互联网钱包的钱,银行卡的钱,以及现金之间有什么不同,我想也谈的差不多了,下篇不意外就是谈很多人都熟悉的微信为何能打败支付宝论了。

        

        初一给大家拜年了,点个赞吧。谢谢大家。

        

【节日奇谈】从压岁钱到支付宝和微信红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