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皇帝圣旨的开头为什么是“门下”?
最近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凭借其过硬的质量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剧中对大唐盛世各方面的考究还原程度更是甩出很多同类题材的影视剧几条街,堪称2019年质量最好的古装剧之一。

在《长安十二时辰》的开头,唐朝官员在长安西市的门楼上宣读了关于上元节特殊安排的圣旨。圣旨的开头不是之前古装剧常见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门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唐朝继承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朝廷任何文件都必须通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的程序后才能正式生效。其中门下省的审核最为关键,没有门下省负责官员的签字就不是正式文件。

唐太宗当年的某些命令就因为门下省审核不通过而无法实施,搞得唐太宗是哭笑不得。虽然“三省”在唐高宗到唐玄宗的几十年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门下省审核这道程序却一直保留。

因为门下省的审核决定朝廷文件是否有效,所以唐朝大部分官方文件都是以“门下”开头,表明该文件已经通过门下省审核。

不过唐朝的官方文件不是全部都以“门下”开头,就像明清的圣旨也不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