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诗英雄100之24の格鲁吉亚神将——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

世界史诗英雄24
格鲁吉亚神将——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
地域出处:史实人物,格鲁吉亚,欧洲,俄罗斯,拿破仑战争,博罗季诺战役,巴格拉季昂行动,众多艺术作品
托尔斯泰的著作《战争与和平》
电影《巴格拉季昂战役》
电影《战争与和平》
电视剧《战争与和平》
游戏 【欧陆战争】
苏联战舰“巴格拉季昂”
具体年代: 公元1765年
至 公元1812年9月24日
无法精确出生具体月日
地球历第四纪
公元18到19世纪
生活轨迹:作为皇族后裔的少年将军被寄予厚望 加入俄罗斯军队戎马一生最终重伤而亡
影响成就: 英勇阻击拿破仑的进攻 《战争与和平》安德烈公爵的原型 俄军中最被看好的青年将领 二战时期“巴格拉季昂行动”以其命名

世界史诗英雄24
格鲁吉亚神将——彼得·巴格拉季昂
伊万诺维奇 是俄罗斯帝国陆军上将,亲王,他是格鲁吉亚巴格拉季昂王族的后裔。
法俄矛盾由来已久。欧洲多次反法联盟主要由英国出钱、俄奥出兵组成。1807年7月法俄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俄国表面上屈服于法国,但此后几年双方在土耳其、波兰和中欧地区争夺日趋激烈,特别是由于俄国的阳奉阴违导致对英大陆封锁体系的破坏,更为拿破仑所不能容忍。
1812年初,四处征战的拿破仑几乎占领整个西欧,便决心征服俄国以后制服英国。为此,法国先后与普奥结盟,并将欧洲大多数国家纳入反俄同盟。经数月战前准备,拿破仑在波兰集结“征俄大军”50余万人,1300余门大炮。其部署是:中央为法军主力、左右两翼分别为奥军和普军。其战略企图是以优势兵力和分进合击战术寻找歼灭俄军主力,通过一两次决战,迅速征服俄国。
俄军可用于对法作战部队约为20多万人,分为三个军团:主力巴克莱军团在涅曼河北岸设防;巴格拉季昂军团部署在涅曼河与普里佩泽沼泽之间地带;沼泽南部是托尔马索夫军团。
俄军统帅亚历山大一世原计划以阵地防御为主,正面抗击法军,但因力量悬殊过大,后被迫接受巴克莱战略撤退的建议。6月24日晨,法军主力分3路渡过涅曼河,侵入俄境,战争爆发。28日,法军一举攻占维尔纳,迫使俄军全线退却。法军尾随追击,7月28日进占威捷布斯克。
8月中旬,俄军巴克莱军团和巴格拉季昂军团在斯摩棱斯克会合,与法军展开激战,损失1.5万余人,被迫火烧该城后继续撤退。但法军战线不断拉长,后方补给已感困难,非战斗减员相当严重,机动作战部队仅有约16万人。
作为拿破仑战争时期俄罗斯军最著名的少壮派将领,彼得也是俄军年轻将领之中最被看好的。
1812年9月7日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博罗季诺之战,伤亡惨重。俄军不溃而退,主动撤离莫斯科,转至塔鲁季诺防守。
英勇的巴格拉季昂在此役共指挥部队 成功抵御阻击 拿破仑军队5轮进攻! 在法军的第6轮进攻中,他虽身受重伤,却依然不下前线,直至流血过多而休克……
14日,拿破仑率部进入莫斯科,但整个城市已变成一片废墟。俄国民众一路坚壁清野,游击袭扰,使法军陷入困境。拿破仑提出和谈,遭拒绝,被迫于10月19日下令撤退。
1812年9月12日,巴格拉季昂因为在 博罗季诺战役中 受致命伤,伤势过重,在弗拉基米尔-古勃尼亚(Vladimir Gubernia)的西弥村(Simy)死去。
1839年6月5号 后人重新将他埋葬于博罗季诺战役的战场 离1812年战争英雄纪念碑不远。

列夫托尔斯泰书写的名作《战争与和平》,安德烈公爵的原型就是这位格鲁吉亚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