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人要想晚年不凄凉,那最好是在50岁之前就种下4个“善因”!

2023-06-07 18:11 作者:老方说  | 我要投稿

人生实苦,而在生老病死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老”是最苦的,甚至是比“死”更苦。

我在医院见过一个熟人,他六十多岁,一个人躺在医院里,生活不能自理,子女态度也不好,话里话外都是嫌弃,而且他病情导致了经常性失聪和失智,对于别人和自己都没有清晰的判断,真的是可怜可悯。

或许,人在老了变得糊涂起来也是好事,这样也不至于过于痛苦。

最怕就是清醒着受罪,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好,等到了力不足、心也不足的时候,那才是真的绝望到底。

自从见识到老的可怕之后,我就一直在思索如何避免晚景凄凉的问题。

一个人要想晚年幸福顺遂,那最好是在50岁之前就种下4个“善因”!

第一就是注重健康,看看日本的老人,他们能够享受晚年生活,主要就是两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身体健康,他们从年轻时候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了身体好的底子。

还有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老人,在临终之前都能保持清醒,自己照顾自己。我们国家也有大量的长寿老人,哪怕八九十岁都还是自己做饭吃,这就是身体健康带来的好处。

但现代人对此认识不深刻,我看很多年轻人都是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哲学,喜欢及时行乐,即刻满足,结果在三四十岁的时候身体就报警了,有的人甚至是疾病缠身,最后英年早逝。

所以,别人的教训就是我们的座右铭,我们要想过好这一生,就一定要注意吸取教训,避免前面种下“恶因”,后面结出“恶果”。

一个人的身体什么样,50岁之前基本就注定了,前面吃喝玩乐有多爽,后面遭受“果报”的时候就有多痛苦。另外50岁后精气神都在衰竭,生命力就很难弥补了。

人生在世,一定要对家人好

这是我说的第二点,光是自己好不算好,只有家人一起好才是真的好。

你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是到了人生的暮年,自己身边也没有人陪伴,没有人照顾,没有人关心,那样的情况会是什么样?

一切皆有因果,很多人在年轻时候和中年阶段都是光顾自己了,对伴侣漠不关心,对子女不够关爱,最后等到亲情淡薄的时候才后悔,这就太晚了。

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有些事一旦错过就再也不能补救了。在社会这么多年,我看过太多晚年后悔的例子。

我某个长辈就是一生只想着自己好,对家人、亲人都是淡漠的态度,等到老年得了绝症才意识到过去皆错,真情才是生命的慰藉,可人生就是如此,落棋无悔,没有回头路可走。

多结善缘

第三点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一定要多结善缘。

人际关系很重要,不管东方还是西方,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关系怎么样。

这不是说人脉越多越好,而是强调建立、维系那种真诚的关系。这种事短期看很好,长期看更好,千万不要忽视。

另外就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帮助人,多给人信心,多成人之美,要知道小事不小,生活处处都是修行。比如你去饭店吃饭,在过程中能够善待服务员,认同对方的工作,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尊重、真诚和亲和,这就是很大的修行。

毕竟,人人都是平等,大家都相当于在一条船上,大家都好你才能好。古人说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厚德载物,多积德

第三点就是德行的提升。我们看文艺作品,有些坏人一辈子做坏事,老了后又是吃素又是念经,想要弥补过去的罪过,修自己的所谓福报,这基本都是痴人说梦。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空果空,因果不空。你50岁之前不积德行善,50岁后再想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就太迟了。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是说人要觉悟,但该付的代价逃不掉。否则满世界都会是老了、占尽好处后“放下屠刀”的坏人了。

所谓厚德载物,就是说你的德行提升会扩大你的心量,能容人所不能容,自然就能福别人所不能福。比如财富、权力,德薄而位尊,相当于力小而任重,荣华富贵给你你也承受不起。

上面我们说老人安享晚年,最重要的两点,一个是身体健康,一个就是有钱。而钱从何来呢?就是积德,不管是公司给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还是你给他人带来了多少利益,这都是积德,然后你才能厚德载物,才能给自己创造一个幸福顺遂的晚年。

一个人要想晚年不凄凉,那最好是在50岁之前就种下4个“善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