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法军第一款成功的火焰喷射器,1915年诞生的【希尔特No.3】

2021-07-20 10:27 作者:女神是天依  | 我要投稿

   1914年10月,德军火焰喷射器在阿尔贡森林首次参战,除了给法军造成不小的恐慌外,没有什么影响。但法军统帅部认为必须对德国人进行反制,于是高层命令巴黎消防队对同类型设备进行研究,对易燃易爆物品和火焰的熟知是选择消防队的法国陆军上尉【维克多.希尔特】被任命为部门总负责人。

   1915年春,希尔特上尉带领【消防员们】制造了2款较大型的喷火器,其用途是近距离打击敌军堑壕&抵御敌军步兵来犯,但这些装置实在太过笨重,并不方便部署和操作。法军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可以由士兵轻松背负、能够有效跟随部队清除德军战壕&堡垒的【Lance-Flammes】。

   转变思想的巴黎部门很快就在1915年7月推出了全新的火焰喷射器:【希尔特No.3】。这是法国第一款真正的便携式喷火设备。

希尔特No.3火焰喷射器

   希尔特No.3火焰喷射器的主体是一个高0.58米、直径0.18米的钢制圆柱形燃料罐,其右侧有1个可以容纳180克二氧化碳的压缩气体罐,负责为燃料提供推进力,让其喷洒出去。罐体在装满15.9升燃料的情况下重23.13千克。

   一般情况下,该型喷火器会组成3人战斗小组。其中第一人负责背负装置&手持喷枪纵火、第二人负责操作出油管末端的释放阀,这个阀门控制着燃料的释出、第三人负责使用【勒贝尔步枪】掩护小组,并使用手榴弹打击被火焰焚烧过的区域。该武器的燃料在压缩气体的推动下可以喷出15米的距离,而喷枪口的铝热点火器可以靠谱的点燃油料。

希尔特No.3火焰喷射器的结构图。从A到J依次是燃料罐、压缩气体罐、燃料释放阀、D(不明)、出油管、喷枪、气体罐固定架、压缩气体控制阀、背带

   1915年-1916年,法军在西线同德军的交战中多次使用了【希尔特No.3火焰喷射器】,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该武器留下的实战资料,本人没有找到一丝一毫,而同期德军喷火器却是大出风头。或许是因为德军对喷火器的重视远高于法军。

   此外,【希尔特No.3】作为法国首款真正的便携式喷火器,在造价和战场机动性上有很大的优势,但这不能掩盖它的缺陷。该武器的燃料控制阀只能释放燃料而不能中断燃料的流出,再加上早期点火器只能使用一次,所以该喷火器一旦点火就只能将燃料一次性消耗完,无法和同期德军喷火器一样实现多次喷射;另外,区区15米的喷射距离即使在一战时期也非常弱小,要知道,同时期的德军便携式喷火器都有着20-25米的射程。毫无疑问,【希尔特No.3火焰喷射器】的实战效能并不可靠。

1916年6月5日,在凡尔登地区作战的德军第22工兵营军官在展示缴获的希尔特No.3喷火器。法军在这场著名战役中使用喷火器进行近距离防御&反击被夺阵地,但其使用规模远不如进攻的德军。

   1917年1月,巴黎部门对【希尔特No.3】进行改进,最终推出了【希尔特No.3 bis火焰喷射器】。这是法军第一种成功的便携式喷火器。

   希尔特No.3 bis火焰喷射器的燃料罐尺寸没什么变动,高0.55米、直径0.2米,但压缩气体罐却变的更高,安装位置也移到了燃料罐左侧。但是,该喷火器的燃料容量有下滑,只有15.14升,而战斗全重却增加到了29.94千克。

希尔特No.3 bis火焰喷射器

   虽然重量有明显增加,但希尔特No.3 bis依然是成功的改进型号。技术人员效仿德军喷火器,在其喷枪末端安装了节流阀,这样就可以让操作手随意控制油料释出,实现多次喷射。此外,虽然燃料容量有所下滑,但【希尔特No.3 bis】的最大持续喷射时间依然有10秒钟,射程还增加到了20米。

法军工兵使用希尔特No.3 bis进行训练

   【希尔特No.3 bis火焰喷射器】的成功标志着法国在喷火器研发领域已经追上了德国人的步伐,该武器也凭借不错的战斗性能逐步取代此前3种型号,成为了法军主力攻坚武器之一。后来法国人又以该型喷火器为基础研发了两款更轻巧的型号,但希尔特No.3 bis依然被继续使用,直到1918年战争结束。

法军第一款成功的火焰喷射器,1915年诞生的【希尔特No.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