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4箴言之壁(少年武侠·露营向导)

2023-01-24 21:16 作者:思想家工会  | 我要投稿

#4师渊为宫廷学者带路

虽然这集陶欣没出场,但还是更新她的立绘吧


“我是为皇帝陛下做学问的,研究箴言之壁与罪恶丰碑的学者。”那位大人自我介绍,“我和同僚们正在全国各地收集‘箴言之壁’,标注位置,誊抄内容。你有听说过箴言之壁吗?”

“我在书中了解过,那圣物不是要亲手去摸吗,抄写件摸了有什…”师渊正要问,突然意识到对方想听的不是这个。

师渊急忙改口:“听说过!您一定是听闻本地有箴言之壁才来的吧,我伐木时与工友聊过,传闻它就在一洞窟深处!”

师渊暗示:“无奈师某人终日衣食劳碌,未曾实地瞻仰。”师渊这几句都是实话,早先就传出了本地某处洞窟里有箴言之壁的传说,不过想去那要翻山,而且搞不好又是熊又是土匪的,师渊就算有空闲也没动力冒这个险。

“那你在这里等着。”学者大人这样要求师渊,然后走进师渊身后那个宅院,宅子的主人就是今天雇师渊喂马的那位。

车夫又坐下牵起缰绳了,背挺得笔直,目视前方。

师渊尝试与车夫攀谈,但那车夫好似铁打的一般,丝毫不搭理师渊。于是师渊去捡起空口袋,攥手里,立在门外等着,也把背挺得笔直。

下起细雪来,马车顶上开始泛白,师渊打了个哆嗦。

学者大人出来了:“你叫师渊是吧,带路,去找那个山洞。”

“来咧,为您鞍前马后!”师渊摘下顶在头上挡雪的口袋行脱帽礼。

师渊在马车前带路,其实肯定有比他更好的向导人选,因为师渊根本没去过那个山洞,只听一起伐木的工友说过大致要往哪个方向走多久,要翻哪座山。

但既然要翻山,师渊就不怕了,站在山脊上往下看,不隐蔽的山洞应该一目了然,就算洞口被密林掩盖,还有运气可以碰一碰。

马车在山路上行进很慢,由师渊带路就更慢。

和人一起在野外跋涉的时候,如果一言不发,就会很快精疲力竭,倘若能有说有笑,目的地眨眼就到了。师渊很想开口说点什么,但就身份而言轮不到自己发起话题,而那铁打的马车夫显然也不会说什么。

倒是学者大人先开口了:“师渊啊,我考考你。”

师渊竖起耳朵听着。

“箴言之壁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师渊松一口气,不是什么难题,他按小时候在书上读到的的说法一五一十地背:“有书载,最早的箴言之壁在数千年前就已存在,历朝历代于各地现世的箴言之壁,大多是贤者名家的手笔。有的是突发奇想随手挥就,有的是呕心沥血刻骨铭心而作,更有临终顿悟,如痴如狂的见解。”

师渊还接着背书发挥了一番:“各种箴言之壁内容和载体各不相同,某些名师的板书可能使黑板变成箴言之壁,名将推演过的沙盘可能变成箴言之壁。不同的箴言之壁,触摸后得到的启示也往往不同。”

“我还在书上看到,皇帝陛下的宫殿里有先皇留下的箴言之壁,可确有此事?”师渊试着问到。

学者大人在马车里哈哈大笑:“皇宫里确实有这么一堵墙。”

师渊心里有一些观点,但是他不能当着学者大人的面问出来。

实际上,师渊认为箴言之壁给人启发的神奇力量并不来源于那些大师具体在墙上写了什么,而是来自于那些大师面对着墙思索时,他们的思考本身?或许是他们深刻的思想投影在了箴言之壁上,后人触摸时才与之产生共鸣。

师渊并不相信语言和文字能穷尽人的思考,何况书中记载有的人触摸箴言之壁时脑海中浮现的指引与墙上的字格格不入,以及存在几座什么都没写的箴言之壁,创作它的人只是站在墙前沉思了一会儿,更有甚者是对着墙撒了泡尿。

箴言之壁能被发现,是因为总有人追随名门大家的脚步,在他们留下痕迹的墙前或者只是静思过的墙前,双手按在墙上摸一把,如果产生了顿悟的惊喜感或者被突然浮现在头脑中的学识所震撼,那这就是箴言之壁,以后会被许多人瞻仰、触摸。

师渊倒是清楚,箴言之壁不是人们获得学识的唯一途径,读书学习、感悟生活,这才是大部分人获得启迪的正确方法。

因为箴言之壁赋予的启示蛮随机的,实际上很多未必实用。而且,摸一摸墙就唾手可得的知识,对那些手不释卷的读书人而言太不公平了,总感觉是有未知代价的力量。

“其实,你读的书里有几点没提到”学者大人说,“你有没有想过,箴言之壁这么方便,为什么全世界绝大多数人都还不识字?”

对啊,师渊没有想过。如果箴言之壁是将彼时大师的思想片段直接传达给触摸它的普通人,只要安排所有国民把每一块箴言之壁挨个摸一遍,现在应该大师遍地跑了。

这其实也是有些人坚称箴言之壁就是写了格言的普通墙壁,并没有什么神奇功效的理由。

但是,关于触摸箴言之壁后心灵得到净化的传说又太多了,总有人坚称自己触摸了箴言之壁就是得到了启迪,或者亲眼见过被箴言之壁加护过的人。

师渊也很想知道,为什么箴言之壁没有消灭文盲。

“这不止是因为箴言之壁的启示内容有随机性”学者大人见师渊半晌没答,也不卖关子,“和很多美好的传说不一样,箴言之壁并不是很公平。”

师渊这才明白,原来有许多人不远万里摸到了梦寐以求的箴言之壁,然而没有产生任何感悟。

少数产生了感悟的人,比如大富豪得到了“洗衣做饭的启示”、垂垂老矣的人得到了“珍惜青春的启示”也不算罕见。简单直接地让人多认识几千个词汇、变得妙笔生花、变成算数高手?有,不过是稀有中的稀有。

箴言之壁中蕴含的学识虽然博大精深,但是能够学以致用的显学就那几门啊。所以箴言之壁不能替代学校的作用,与其指望在一堆纸牌中随手就抽到王牌,还不如脚踏实地地学习,游学的时候顺路摸一下箴言之壁,作为添头,要是没有感悟就当讨个吉利,要是得到了有用的启示那自然是赚了。

“虽然如此,我还是鼓励有机会的人多去摸一摸箴言之壁的。”学者大人说。

能否被箴言之壁回应,和触摸它的人的接受能力有关,但具体标准很模糊,可能需要一点就通的灵性、需要饱经沧桑的阅历、需要与历史上的大人物意趣相投。

有些幸运儿就是能一摸一个准,造访的所有箴言之壁都给了他合适的启示。学者大人说,即便是这样的人,如果没有主动学习认字和其他成套的学问,摸的墙再多最终也走不远。

师渊听得有些出神,“我对箴言之壁的接受能力如何呢?”他不禁揣测。听学者大人的描述,似乎即便悟性好、记性强的人,对箴言之壁的适应能力也不一定高。

“左侧山脊上发现土匪斥候!”车夫乍地一声,马车刹住。车夫将左手按在佩剑上。

原来这车夫不是哑巴?师渊朝山脊上张望,这才注意到远处那高地上是有几个忽隐忽现的人影。

高处的人似乎也察觉自己已经暴露,旋即消失在山后面。

“继续前进。”学者大人在车上发令。师渊便继续带路,心中佩服那车夫眼观六路的能耐,想必靠着他以一敌十也不在话下。拥有此等本领却还在为人驾车,那些在王都出将入相的人,其才华和德望恐怕是师渊无法想象的吧。

学者大人在车里叮嘱:“小师渊,那个山洞恐怕已经被土匪占据了,待会儿你可得保护好自己呀!”

师渊感到心头一热,客套道:“谢大人关怀,大人宅心仁厚,师某无以言表。”

 




#4箴言之壁(少年武侠·露营向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