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吉他大佬Fender被骂惨那时,一点都不冤

2022-09-20 11:34 作者:上海世音琴行  | 我要投稿

今天是拍片的日子

小编被刺激到了肖肖老师无时无刻

不提醒着小编是个废物

看到这一排准备要拍的琴
小编再次被刺激到了无时无刻不提醒着小编的琴就是烧火棍

这...这谁顶得住啊钱包也顶不住了趁涨价前有什么要买的赶紧买吧


录音的一天过得特别快,就在小编从琴行下班回家的路上,进地铁的时候遇到几个女的对小编指指点点,说:像这种长得帅的男人不是好东西。害~小编就知道,每一次有男明星出事,受伤的总是自己,也没谁了回到家,心心念念,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他,忍不住再次点开肖肖老师的视频,果然性别才是束缚人类进步的根本

看完后,感触颇深,迸发出无数的激情,太甜了,让我有种冲动一定要冲...er...不是...一定要做些什么。于是拿出又大又硬的...手机,点开世音网店,下单了!!!

 ST也太甜了吧!?上期我们聊了Fender Esquire,本期就接着来聊聊另一个Fender经典的琴型—Strat。

虽然Leo Fender 老爷子推出Tele后获得空前的成功,但是也遭到了杠精的抬杠,说:1. Tele的弦鞍是两个共用,应该要独立可调节2. 两个拾音器太少,应该要4个以上3. 琴体不够圆润4. Where is 摇把?面对来自杠精的伤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应战,但是Leo Fender老爷子偏偏选择了爱他们,竟然接纳了杠精的建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经过三年的研发,Fender在1954年推出了Stratocaster,后来这位杠精竟然成为了Fender的销售,他就是Bill Carson。

对于Leo Fender老爷子以及Fender的设计团队来说,123点都是小菜一碟,关键是颤音系统上。砸了大量时间与金钱,终究才完成ST的颤音系统,并沿用至今。

ST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并不漫长。经过三年的时间完善,在1957年,ST基本定型。随着摇滚乐的兴起,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吉他手使用ST,ST受欢迎的程度随之增长。

Fender公司一直都顺风顺水,可是到了1965年,一直饱受病魔折磨的Leo Fender,无法继续打理自己的事业,做了一个是失智的决定。把公司卖给了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从此Fender一大脚迈入了低谷期。比较讽刺的是,Leo卖了自己的公司不久后,病痊愈了CBS掌管Fender后,立马对ST进行修改,让老Fender员工很不爽。开始的时候只是小小的改动——吉他安装了一个新的琴颈连接板,上面有一个大“F”标志的钢印。借用《The Stratocaster Chronicles》作者Tom Wheeler的话来说,这个很小但是却很招摇的变改实际上是“CBS入侵的最佳标志”。在1965年12月,一个更加重要也更显眼的改动出现了。Strat的琴头被加大,形状也稍有修改。某些位置的尺寸加大了5%-10%。所以可以明显看出跟原来的区别。到底是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呢?

《Fender:The Sound Heard ’Round the World》的作者Richard Smith 在书中写道,“这个新的琴头设计可以贴上更大的商标。”事实上,无论是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期间的“大琴头”,还是1954年到1965年的“小琴头”,它们的粉丝数量是不相上下的,也有一些乐手对这些细节不是特别在乎,这两种琴头也因此得以和平相处。虽然有许多乐手至始至终都对小琴头忠贞不渝,但也还有许多乐手则是对大琴头情有独钟。说的就是你↓

大幅度的改动加上品控下降,说个笑话,当时吉他手茶余饭后讨论的就是Fender做得有多烂。CBS统治Fender长达20年,直到一个男人站了出来拯救Fender,就是他 Bill Schultz,从CBS的手中拿回了Fender。1987年,Fender发布的美产Strat,重新回归小琴头设计。

为了更好地了解ST,下面小编梳理了ST每一年的变化

1954年,梦开始的地方,ST诞生的年份,岑木琴体,两色渐变漆面,厚U型琴颈手感,7.25英寸指板半径,都是54 ST的特点。一把54年的ST,到现在价格自然不菲,不是它有多好,只因为稀缺。

1955年,除了外观以及琴头轮廓修改了一点点,其他基本没变。

1956年,ST迎来了大改,琴体有ASH(岑木)改为了Alder(桤木),琴颈轮廓有U型变为了Soft V,调音旋钮更改为Kluson Deluxe,压弦器由圆形改为蝴蝶式。

1957年,琴颈弧度更加趋向于V,可以说Strat在54年发布,在57年得到了完善。在收藏家眼中,元年的57是珍品。

1958年,传统的两色渐变发展成三色渐变。

两色渐变是黑色和黄色,三色就在中间多了一道红色,下图是两色渐变

1959年,玫瑰木指板的ST首次在59年7月份的夏季Namm Show上展出,另外的改进就是采用了3层薄荷绿护板,懂的都懂,单层实在太容易翘起了。

1960-1962,平平淡淡,除了琴颈轮廓逐渐变薄,改为C型,其他没啥改变。1963年,玫瑰木的粘合方式改变了,由原来的厚片式改为圆弧层压

1964年,琴头Logo上面添加了4个专利号,品位标记的颜色黏土色。

 1965年-1980年,ST遭到重大的改动,小头变大头,连接方式从4钉变3钉,钢筋变成子弹头

1981年末,一个重要的型号投入生产,琴头变小了,改为之前的4钉连接。虽然还保留着CBS时期的变化,但是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而作出这样改变的男人就是Dan Smith,所以这款琴又叫做Dan Smith Strat。(Dan Smith就是现任制琴大师Jason Smith的老爸)

1982年,Dan Smith Strat在1月份的冬季Namm Show上展出,同年推出American Vintage Reissues系列,也就是美产复古系列,复刻当年经典的1957和1962 ST

1983年,推出Elite ST,有着特殊的颤音系统和更豪华的硬件

1984年,CBS时期的最后一年。1985年,Bill Schultz和几名员工在CBS手上买下了Fender。1987年,Fender发布American Standard Stratocaster (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美标)重新回归前CBS的设计。

以上就是ST传奇的历史,经历过5/60年代的巅峰,然后60年代末期走下坡,直到80年代后期,Fender重回正轨后,不断发展:顺应潮流,Fender也逐渐年轻化,时尚化,产品线越走越宽。来世音,各式各样的ST等着你。

MB 1956 ST Greg Fessler

MB 1956 全玫瑰木 Kyle McMillin

MB 1957 ST  Jason Smith

MB 1957 ST Paul Waller

MB 1958 ST Kyle McMillin

MB 1960 ST Yuriy 

我们仅售有品质保证的品牌乐器


世音大片已上映

足不出户带你逛世音琴行

上海世音琴行旗舰店欢迎大家前来体验和交流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金陵东路500号亚龙国际广场 B2 04-07地铁八号线,大世界站二号口,麦当劳右侧20米。开车线路:导航搜“上海世音琴行”或“亚龙国际广场”,地下三层有停车场

TEL:021-63281569

官网:www.worldwideguitar.cn

淘宝:https://shop37021150.taobao.com

箱:worldwidemusic1@hotmail.com



吉他大佬Fender被骂惨那时,一点都不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