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短小说 西二的田野趣事

2020-05-20 19:42 作者:黄河刀客  | 我要投稿

西北黄灌平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区有个小县城,这里人祖祖辈辈在这里过着相对封闭和安详的生活。这里前临黄河,背靠沙漠,空气干燥,阳光强烈。大家都说这里有五种宝贝: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发菜。在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城镇化程度还很低,娃娃很多,大人们都忙着工作和手工务农,很多小孩都是放养状态。我就说其中一份子,天天想着怎么变着花样的玩。下面就说我平时生活的日常。

 

(一)溺亡的感觉

七星渠是引黄灌溉的一条人工渠,从我家门过,距离我家100米左右。七星渠的水,混杂着沙子,时而混浊,时而清清,时而波光粼粼,时而大浪起伏。我们在水边玩耍练习,我不甚被水带入更深处。双脚悬空,水没脸面,脑袋突然闪现,年年逝去孩童,全身浮肿,我也是这结局?不,我要挣扎!手脚并用,一顿操作,然并卵。身体不浮反降,几口水进肚。继续挣扎,又呛进几口水。身体摇摇欲坠,呛水使我没有了力气。我想我要投降了,要臣服在水爷爷的力量下了。意志力慢慢瓦解,放弃了反抗。就像一个失血过多虚脱的羔羊,臣服在了狼爷爷的力量下,任其摆布。此时在想,我要回归大河了,养育我的母亲河。身体跟着舒展开了,放松极了,心情也变得异常的舒服和美好!是一种“甜美”的感觉。突然想起来,母亲天天喊我回家吃饭,这不是要让她失望么?还想挣扎,没力气,怎么办?哦? 我这两天不是练习了闭气么,试试!全身猛的一挣,嘴露出了水面,猛吸一口气,作闭气状,头没入了水中。凭着感觉,向岸的方向使劲‘’动‘’去。约莫半分钟不到,体力不支时,伸起双脚,站了起来,水到胸膛,虽然离岸也就一两米,但水不浅,然我已‘’得命‘’矣。

自此后,我学会了游泳,像一个浪里白条,天天驰骋在这条大河里。

 

(二)浪里一白条

夏天早上的太阳才刚刚发出些许的光芒,我就穿个短裤到七星渠游泳,太阳下山才回家。由于家距离七星渠就约五十米远,我天天如此,自愿且积极的,早出晚归,像极了勤劳的工人农民或忠诚的卫士,中午和晚上老妈会喊我回家吃饭,吃完继续去七星渠,因此对这段长约三公里的河段十分熟悉。哪里水深,哪里水浅,哪里有漩涡,哪里有水闸,哪里水草多,哪里沙滩好都了如指掌。甚至岸上寻找溺亡人的人们以及漂流而下的溺亡人。

我们三五成群会经常进行一些游泳游戏,比如横游七星渠,看谁最快,被冲走的距离最少,谁游的来回最多。我们还会从上游的桥头跳下,漂流至下游的桥头上岸。我们也会比赛潜水,看谁潜的时间最长,谁在顺水方向或垂直水流方向潜的距离最长。我们当然还会比赛潜入水底,看谁捞上来的东西最稀奇。当然在一起,少不了相互嬉戏、打闹、恶作剧。

我们还会用一些道具增加趣味性,比如用充气的拖拉机或汽车车轮内胎作为道具,坐里面顺流而下,或潜水钻入轮胎内,或者把轮胎扔远处再游过去追回来。我们还会在桥头上寄个绳子,跳下桥头抓着绳子冲浪玩。秋收时节,我们还会抗一个麦杆垛子或稻草垛子,在上游扔进水里,拿个木棍游过去站在垛子上或坐在垛子上顺水而下连练棍法。游冷了或累了,我们会在岸边一处的大沙滩上晒太阳、埋沙子、建城堡玩,太热了又去游泳,如此循环。

我们有时还会挑战一些高难度的项目,需要具备良好的水性、技巧和敏捷的反应,比如“渡槽”水闸高处跳水,约有三层楼高。再比如游泳搭配潜水穿越一个架在巨大山洪沟上的,水流湍急且波浪起伏的一百米左右长的横卧圆柱体水泥通道,其下部是半圆形的水泥体,上部是通过轴心的水平截面,截面上为了增加稳固性,搭了数十根间距两米左右的水泥柱子。当穿越这个圆柱水泥通道时,需要考虑水流速度、水面高度、浪高、浪高和水泥柱子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就要随时潜水以防头撞在柱子上。当时也没有配游泳镜,所以是很刺激的,我们都不敢经常去玩。

这种浪里白条的日子陪伴了我整个中学阶段,后来就不玩了,一个是年龄大了,没那个心情了,另一个是觉得水体脏,除了泥沙还有越来越多的垃圾。

曾经的浪里白条,回不来了。

 

(三)复活吧,我的野鸭子

秋收时节,殷东梁的水稻田像足球馆一样,中间宽阔平坦,四周是高地。中间和四周之间的坡度甚陡。四周高地上,是红樱樱的枸杞地。其中只有一两块稻田尚未收割,其他空空如也。

    午后闲暇,一群小伙伴集结奔向稻田,抓野鸭子。相熟的三五成群,像恶狼扑食般,冲进了稻田,在稻子里、水渠里、野草里扫荡。忽然,稻子里跑出几只鸭子,扑闪着翅膀跑了出来,四处逃逸,我们见此,像猎犬一样追了过去。有的追着追着,越飞越高,飞上了天空。有的一直悬在低处飞,我们紧追不舍,泥土飞溅。不一会,鸭子撞到了陡坡上,落到了地面上。我们一看大喜,机会来了。我们加快了速度,几个速度快的大孩子紧随鸭子身后,呼喊声、嘎嘎声,热闹非凡。鸭子顺势钻进了枸杞地水渠里的‘’冰草‘’中,沿着水渠急速乱窜。我们人多,到处围堵,其中一个伙伴一个飞扑,抓到一只灰色为主,些许暗红色条纹的野鸭子。众伙伴羡慕片刻之后,更增加了斗志,又像下饺子一样冲向了稻田。不多时,一处水渠里窜出三只野鸭子,四散贴地奔逃,我们二话不说,急追之,心想我不能一只都抓不到,空手而回。野鸭子有些飞高了,有些撞坡了,我们一看,又有机会了,循环反复上次的过程。几个小时过后,我们几个都人手一只鸭,有个别能手抓了两三只,大家有说有笑,逗野鸭子玩。回家后让父母找个绳子,把腿栓着溜着玩。有些吓唬追着玩,有些放七星渠里游泳、‘’扎猛子‘’,野鸭子水性极佳,潜到清澈的、一米左右的水底,一动不动。我们等了约莫五分钟还是如此,实在等不及了,用绳子把野鸭子拖了上来。

黄昏来了,天色渐暗,我们在土院子里抓着绳子,给惊恐疲劳的野鸭子撒些白菜、玉米、米粒、麦粒,包括前几天死了的蜻蜓,它倔强的啥都不吃。无奈,我掰开它的嘴,硬给喂米粒玉米,它甩头蹬腿,极力挣扎。几粒之后,放到地上,野鸭子蹲了片刻,估计此时心想:“我如此美丽,如此特立独行,如此气质非凡的天地精华,怎受得了丧失自由、天天如此被戏弄?”,头一拧,径直倒在了地上,一动不动,竟然气死了。我惋惜了片刻,心想如果能养家这个漂亮独特的野鸭子,就能多玩几天了,感叹美好的东西就这样失去了。不一会,我又恢复了精神,心想明天继续稻田,实在不行,还有树上的麻雀呢。

 

(四)旷野追兔

冬天的原野,一望无际,渺无人烟,寸草不生。土壤上覆盖着冰、雪或者碱土粉末,从远处看上去灰灰白白的,透着一股荒凉的气息。每天干冷凛冽刺骨的西北风就这么呼呼刮着,不知疲倦。

阴阴的天空下,有几个少年在原野上走着。他们带着各色棉帽,身上穿着蓝色或蓝色小碎花的棉花大袄和棉裤,脚上穿着大头翻毛半旧棉鞋。目光炯炯有神,脸蛋冻的红红的,耳朵和手的冻疮红红的,嘴和鼻子里呼出阵阵白白的蒸汽。他们放寒假了,在家里实在无聊,待不住,就跑出来玩了。我心想,虽然外面天寒地冻,但空气新鲜,别有一番景色,远比屋里闷热无聊的时光好多了。突然,有一只灰色的野兔在原野上跳了一下,我们一看有玩的了,要把野兔抓住。像警犬一样,照着野兔的方向追了过去。由于穿着厚厚的棉服,行动舒展不开,限制了我们的速度,只能尽可能快的追过去。

野兔一看我们追来了,撒腿就跑,一晃眼,把我们落下千米开外。我们心想反正没事做,有个活的东西,那就接着追吧,于是朝着野兔的方向时而奔跑时而走着。近了一些,野兔又撒欢的奔跑起来,又把我们落远了。这下激起了我们的斗志,天天野外玩耍,耐力和体力还是不错的,因此我们加紧了追击的步伐。约莫个把小时过后,也不知走了多远,野兔疲态尽显,动作迟缓,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快追上兔子了,我们商量分头包围,这样吓唬它,有可能它就不动了,也容易围堵抓住它。眼看包围圈越来越小,心想要抓住它了。突然,兔子朝着近处的水闸水泥通道钻了进去。这个水闸水泥通道是连接七星渠、沿岸道路以及田野灌渠的通道,约有四五米长,并且直径也就半米左右,人是钻不进去的。冬天水闸都是处于关闭状态,也就是说,兔子跑不了,就在这个水泥洞洞里面。往里一看,黑乎乎的,看不见兔子的踪影。我们在洞口警戒,兔子要是跑出来,我们就抓住它。过了一会,兔子还是连个影子都没有。我们心想,怎么把它抓出来呢?有人去找了长木棒,往里捣了半天,兔子还是不出来。我们守了这些时候,由于站着或坐着不活动了,外加凛冽的寒风,个个都觉得越来越冷,长久下去肯定受不了。最后有人说点火,用烟把它熏出来,我们一致赞同,还能烤火,一举两得。我们经常在外玩耍,火柴、调料之类都是随身必备物品。一人守洞口,其他捡柴火,不一会,点起大火来,噼里啪啦,浓烟滚滚,火光和浓烟把洞口团团围住。我们像猎犬一样警觉的蹲在洞口,伺机而动,心想兔子受不住浓烟,应该要冲出来了。

但是,一大捆柴火都烧没了,兔子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我们失望的互相看了看,无奈的一起回去了。我心想,兔子多半不是被熏死了就是烧死了,心情也随之高兴了起来。

 

(五)高山拾发菜

茫茫黄土高原,高坡重叠,坡大沟深。高原上散布着几米间距、大小不等的半干旱植物,像一个个个忠诚的卫士。夏天的黄土高原,阳光强烈,昼夜温差大。

暑假,邻居们串门时说去山上拾发菜可以卖钱,一两十几元。这对于我们小孩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一是学校宣传勤工俭学,自己动手,劳动光荣。二是想赚点零花钱。三是想去大山上看看什么样子,以往很少去,只有祖宗上坟才去那边。因为我是住在黄土高坡脚下的灌溉农业区,养的羊少,也就一三五只不等,吃玉米、饲料、干湿草,一般只是在平原渠边、田边放羊,不去距离较远的大山上放牧。

头天和邻居商量好后,约好第二天早上凌晨五点过来叫我一起出发。因为发菜在早上太阳照晒前,有露水,枝干舒展、宽阔、绵软,相互连接、不易折断,拾荒效率高,而等到太阳晒干后,就枝体干缩,变小变细,容易折断,拾荒效率变低。因此,一般都是早上拾荒,中午回来。第二天早上,窗外泛白,天才麻麻亮,大门就哐哐哐有人敲门,我知道是约好的邻居小孩们来了,他们有的骑着红旗牌有大梁的自行车,我赶紧收拾穿戴,背了一军用书包的黄元帅苹果、大饼、拖馍馍、一大瓶水,骑着红旗牌大梁自行车,就一起出发了。听说路比较远,到山上要一个多小时。我们小孩骑着辛苦摔跤学会的大自行车,人小车大,看上去极不协调。从巷子里上坡右拐,就到了七星渠岸石子路,车子哐噔哐噔的行驶在不平的路上,我呼吸着凉飕飕、新鲜野草的空气,渠岸边的两排白杨树黑乎乎、阴森森的一个个从我身边掠过。到了‘’营子桥‘’头,左转过了桥,右转沿着渠对岸道路骑行,不一会,左转,沿着园艺场边的土路前进。园艺场的高墙连绵不绝,骑了约半个多小时,到山脚下了,这条东西走向道路,前面约100多米处有个直角拐弯,右拐就是一个大坡,直通向大山深处。路的北边远处是个废弃的烧砖厂,路北边旁边右拐处是个烧砖采土后的大坑,约有三米深,长宽十来米。我们沿着路骑行,右拐就上了大坡,约有一两百米长,路上不甚平坦,冲沟密布。我们骑不动,推着车爬这个大坡,上去后,又骑了约半个多小时,已达大山深处,这一带名曰大疙瘩。我们走走这么远是因为靠近平原的大山已被很多人拾荒过,发菜稀少。

到了目的地,下了车,出了一身汗,解扣子散热,伴着山上的微风,凉凉的很舒服。我们背着干粮和水,左手拿一个白色塑料袋,右手拿一个镊子,就爬到了邻近的大坡上,蹲着或弯腰边检发菜边前进,慢慢的,和大山、旱草、石块融为了一体。我们相互之间离得不太远,以防走散。累了就坐下歇会,渴了就喝,饿了就吃。慢慢的,白色塑料袋里充满了黑色像头发一样的发菜,但是很蓬松,一压又快没了,看着一坨的黑色发菜,心里也有了成就感。我是新手,和老手相比,效率能差一两倍。

快到中午了,太阳光越来越强烈,我的背部像被炉火熏烤,我整个像被晒蔫的小草,失去了刚来的激情和新鲜劲头、身疲腰酸,动作迟钝。我已经罢工了,热的不想干活了,站在一个山顶上,四处无人,静谧安详,只有微风和我相伴,我往旁边的山沟里滚下巨石,只见巨石刺愣愣,直溜溜,越滚越快,沿着陡峻的山坡冲了下去。我远远的看到一两群羊群,他们安祥的吃着草。一边向同伴的方向走去,准备集合返回。集合后相互比较着捡的成果。

我们沿原路返回,一路下坡为主,车辆的刹车性能显得非常重要,对刹车的磨损也很大。我们调整着车的速度,紧急时刻甚至用脚拖地,或者用脚压着前轮来减速。我们快到了砖厂的直角拐弯处,有预判的伙伴都会下车从大坡上推车下来,或者走走停停、短暂滑行、或者S型来减速,以防速度太快,不受控制。这个我在初始学车时,已是深有体会,虽然坡没这么长,这么陡,但是也撞过好几次,深深知道不减速的后果。

其中,有一个女孩,直愣愣的从坡顶滑行下来,没有减速,没有害怕,速度越来越快,车感觉已不受控制,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在直角拐弯处冲进来旁边的大坑里面。我们赶紧过去看看具体情况。发现她坐在深坑里一动不动,头发散乱,满脸灰土,号啕大哭,自行车前轮几乎变成一条线了。我们赶紧安慰她,扶她上来,还好人没损伤,我们一个伙伴把损坏的车前轮绑在后座上,骑着拖回去了。她坐上了我的车,我载着她回来了。后来打听知道,原来她妈是有精神病,她可能也有点异常才这样的吧。回到家,如释重负,吃着可口的饭菜,大睡了一觉。后来我就经常和他们去拾发菜了,从新手变成了老手。

 

(六)摸鱼儿

在原野的远处,有一个山水沟,直通大山里,宽有几千米,两岸低洼处已开垦出一块块稻田,发山洪时,低洼处的稻田有的被淹没,低洼处的滩涂水窝里有时能捞到鲫鱼。

暑假,小伙伴们又集结起来冲向了山水沟摸鱼。山水沟的南段,河道规则笔直,修整良好,水底也很平整,水深有的地方刚到膝盖,有的地方可到腰部,我们像鸭子下水一样扑通扑通都跑进了沟底的水里。水里泥沙较多,混浊不清,只能用脚踩,用手摸。有时候,脚底踩到了一只,小鱼急速拍扭身体,脚心麻痒难耐,加上惊慌失措,我最开始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迅速抬脚,鱼就跑了。手也是,碰到鱼儿,它急速拍打我的手,造起层层漩涡,一开始我会惊慌失措的把手收回。但是这样是抓不到鱼的。我们一边摸鱼,一边游泳,一边打水仗玩耍。抓到鱼后,大家多数会在岸边软土处,手挖一个小坑,加入水,把捕获的鱼暂存在这里,多数时候会让关系好的,或年龄小的玩伴守。有些有经验的会装在他们预备好的朔料袋、铁盆或桶子里。看着他们捷报频频,大喊大笑,一条一条抓上来。

我羡慕嫉妒,心想我也该展现真正的技术了。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娱乐,我现在心不慌,胆不惧,手脚敏捷,指哪打哪,稳如磐石,一旦被我碰到鱼儿,抓住的几率很大。我悄声静气的,像一个狩猎的狮子一样,悄悄的、灵敏的摸着鱼。突然,张开的手指碰到了鱼,我凭着感觉向鱼逃跑的方向,手一抓,抓住了一条。又过了一会,突然感觉脚下踩到一条,我稳稳的用力踩住,用手伸下去抓住。不知不觉,我岸上的暂存鱼儿的坑了已经有好几条了,鱼儿在坑里快乐的游着,不时搅起阵阵泥沙。

我们中有些人有时候还会去山水沟北段摸鱼,这里人烟稀少,河道弯曲,沟底不规则,水流湍急,树枝杂乱瘀积在岸边,水草茂盛,水深从胸膛到没过头顶不等。这里有种阴森森的感觉,也不知道水里会有什么。但这里摸到大鱼的几率比较高。我和另一个胆大的伙伴,来到这个地段摸鱼,开启了探险模式。这里水面不宽,也就两米左右,但岸边的水很深,岸坡很陡。水面到了我的胸膛,水比较急,冲的我站都站不稳,我感觉我的视野变低了,只能看到明晃晃的开阔的水面,水面的起伏对我的感觉像扩大了几倍,我像一叶孤舟,飘荡在水面上。我慢慢走着,适应着水的节奏,慢慢感到不怎么害怕了。突然,水里一股急速波浪涌了过来,我赶紧调整了身体的姿势,把力量卸掉一些,差点把我推倒,我感觉是一条很大的鱼造出来的。我向岸边靠近,手在带刺的枸杞树枝里,水草旁边摸索着,因为根据往常的经验,鱼一般在水流缓、遮蔽物多的边部停留。

过了一会,突然,我感觉食指被什么东西给夹住了,吓了我一跳,我也不敢乱动,镇定思索,这是什么东西? 不像是树枝,也不是水草之类的,手指有锯齿压着的感觉,莫不是被鱼给咬住了?!  呀,怎么办? 心里飞快的闪现各种想法。好像也不怎么疼,不用怕,我要把他抓住,让他咬我,不能让他跑了,怎么抓呢?我根据往常抓鱼的经验,双手才抓得稳,不易滑走。我伸出另一只手,慢慢的朝着鱼的方向伸来,张开手指,此时我的心扑通扑通跳着,我准备双手合拢,从鱼头把他掐住。手指碰到了鱼,我急忙合拢,从头前面抓住了他。令我意外的是,这鱼好像都没有反抗,也没有挣扎,更没有逃跑,还是死死的咬住我的手指头不放。我心想,你个憨鱼,到底是谁抓谁! 此时我兴奋异常,因为从来没有抓到过这么大的鱼,双手举出水面,这鱼足足有三四十厘米长,是一条鲶鱼,长着两个长胡须。我心想,我只要上岸途中别出状况,把鱼安全的带到岸上就大功告成了。因为以往抓到的鱼,在上岸过程中会经常逃掉,比如手抓不牢鱼挣扎滑脱逃走,还有一脚踩到大坑,手下意识一松,鱼跑掉的情况。我镇定心神,脚下慢慢探着向岸边走去,手一刻不放松,牢牢抓着鱼滑滑的身体,上岸了。大家都聚拢来观看我的大鱼,问我怎么抓到的。我炫耀的如实讲述了一番。

又不知过了多久,太阳快落山了,天色也变暗了起来,到了回家吃晚饭的时间了,我们伶着战利品,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七)摘苹果

七星渠的北岸是我家,南岸山脚下是宽广的园艺场。其中栽种着各种树木,我熟悉的是都是一些水果树。苹果树有黄元帅,红元帅,青香蕉,国光等品种。还有海棠树,枣树,沙枣树、桑椹树等。秋收过后,水果熟了,村民打工去园艺场采摘苹果。我姑姑就在园艺场工作,我家每年会以内部价购买五六大木框的黄元帅,还有亲戚送的几袋国光苹果。我甚至每天早上上学,书包里面装七八个大苹果当早餐零食。当然书包里没什么书,书多数都在教室书桌抽屉里。

不知什么原因,每年苹果快熟的时候,我们小伙伴们就出发了。渡过七星渠,直奔园艺场摘苹果。大家都是这样,就像集体活动或赶集一样,争先恐后,平时说的和做的都是这些事情,情节十分生动有趣,我当时甚至能联想起语文课本里的情景——月朗星稀,乌鹊南飞,所谓伊人,在水一边。他们都做你不做,就显得特别不合群。还有就是这种方式很刺激,有种诡异的感觉。

一天,凌晨四五点,小伙伴们集结了,脱掉衣服,用一只手把衣服举过头顶,另一个手,游泳渡过七星渠,个高的,水小的时候直接就可以走过去。到了对岸,穿上衣服,拿着编织袋向园艺场进发,一路上无话,身边的田野寂静一片,只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声和脚步声。走了约莫半个多小时,到了园艺场的高墙边,是黄土夯的三米多高的墙。熟悉情况的带头大哥领着我们,走着走着,看到一处墙体破了一个洞,据说是民众这几天用大梁用的木头撞开的。我们心情惊奇而高兴的鱼贯而入,园子里是一块块果树田,一条条笔直的道路,非常的井井有条。果树上结着繁盛的果子,在月光的照耀下,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同志们都已经开始了摘苹果比赛,不一会袋子快满了,我也不甘落后,一会警戒的东张西望,一会赶紧往袋子里面摘苹果。其中一个伙伴说肚子不舒服,在不远处蹲下方便。采摘结束了,感觉再多搬不动了,就静静感受这静谧的夜色。空气中有一种青草、苹果香气混杂的新鲜气息,听到有的还在唰唰往袋子里面急速装苹果,除此之外,并没有发现看守呼喊的声音或是狗吠声。我们催了下方便的伙伴,等集合完毕,大家就悄无声息的扛着苹果往回走了。我摘了大半袋,实在扛不动,呼唤另一个小伙伴转过去了一些,我背着走的比较吃力,像是背着一座山一样的感觉。路上歇了几歇,汗流浃背,终于到了七星渠岸边,有些离桥头近的都沿着沿岸的道路回去了,我这种在两个桥中间的,绕桥走太远了,于是脱掉衣服,第一趟先把衣服运过去,第二趟再把苹果运过去。到了村庄附近,几户人家的狗叫起来,这很正常,回到家,收拾收拾睡着了。

另一年,大家惯例商量着去园艺场,听说由于村民的偷盗行为,园艺场工作人员强烈谴责,并且加强了管理。我们当天晚上又出发了。路线和以往一样,我们到了园艺场高墙下,这次所有的洞都被补好了,只能翻墙了,看看三四米高的墙,心想怎么过去,并且墙体顶部还压了一层带刺的树枝。

有个小伙伴,从塔楼和墙体连接的地方,扒着几个凹坑和缝隙,我们扶着他,他踩着我们,爬上去了,然后把我们也拉上去了。我们顺着塔楼的水泥楼梯下到了园艺场,没想到苹果刚摘了没几个,就听见了一串串怒斥声和狗吠声,然后还伴随着一两把手电筒射出的道道白光,我们心想,糟了,撒腿就跑,袋子也不要了,苹果更是不要了,纷纷向塔楼出口的方向奔去,到了塔楼上,往下一看,足足有四米多高,不敢跳下去。但是看着愤怒值满格的守园人带着狼狗马上就到了,被抓住不知道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其中有几个伙伴就跳了下去,也有的准备先从塔楼跳到墙上,然后再从墙上跳到外面,大家犹豫片刻,就跟下饺子一样,都往下跳,有一两个从塔楼往墙上跳的时候没跳准,滑到园艺场里面去了,我想他完了。

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把心一横,就从塔楼上往外直接跳下来,还好塔楼和墙顶结合处有一些带刺的树枝,缓冲了一下冲力,然后蹲到下面灌溉用的渠子里面了。当时就感觉脑袋嗡的一声,天旋地转,眼冒金星,大脑一片空白,双脚麻木,过了估计十秒左右,大脑恢复了意识,抬头看去,看园人不可思议的在塔楼上看着我们。惊魂稍定,大家都快速逃跑了,我心想太危险了,以后再也不来了。第二天,听说有三个当时被抓住了,好像被打了一顿,让家长过去赔了钱,然后领回家了。当时围绕着村民和园艺场,发生了很多事件和纠纷。后来大家都不去了,我也不去了。再后来,听说园艺场倒闭了,也不种果树了,曾经轰轰烈烈的园艺场以及园艺场相关的故事也成为了我们的记忆。

 

(八)打场

秋收时节,村里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由于机械化程度还很低,没有脱粒机,秋收采用繁重的手工作业流程。农民拿镰刀割麦子、割稻子,割苏子,搬玉米棒子,麦子和稻子由于量大,占地方,收粒需要专门的脱粒机,所以会集中堆在广场上等待脱粒、扬场、晒干、收仓。

中秋节前后,是秋收农忙时节。街坊邻居们都忙了起来,像蚂蚁一样热闹、有序的忙碌着。我家也不例外,周末大清早,我就被干农活的爸妈吵醒,说今天要去麦田里割麦子,三亩地,估计要两三天才能割完。我们一人一把弯月状镰刀,明晃晃的,刀刃透着青幽的寒光。提了一篮子灌满水的水瓶,还拎了一个大西瓜,走出本巷子,右转过了几个巷道,就到了田野边缘。在阳光的照射下,前面是一望无际的金灿灿的麦田,中间套种着一行行的绿油油的玉米杆杆,中间是一条又宽又长的黄土路伸向田野深处。土路前方有几个

庄稼汉手拿镰刀,拎着水壶,带着草帽,向前走着,偶然听见咚咚咚的手扶拖拉机或四轮拖拉机车,拉着满满一车麦剁子开往队上的麦场里。左转右转,走着走着,就到了自家田里,这一块最大,有一亩,其他处还有几块小点的。我们脱掉外套,只穿一件衬衫,拿着镰刀就下了田,左手朝着麦穗颈部揽了一把沉甸甸的麦子,右手挥动镰刀朝麦秆根部割断,左手顺势把麦子整齐放倒在田里,排成一排晾晒水分。如此反复,一片、两片,更多片,麦子乖顺的躺在了地上;半行,一行,更多行,麦子排成一列倒在了玉米间的田里。开始,我能干的热火朝天,动作越来越熟练,速度也越来越快,有时遇到麦子灰尘大的地方,我们就像沙尘里的鱼儿,自由穿梭,当然不可避免的要吸入一些灰尘。个把小时过后,我们每人已经割了约宽两米,长五十米的两行麦子,坐在玉米杆杆阴凉下歇息,擦汗,喝水,吃瓜,聊天,身边偶有有微风吹过,很凉爽。衬衫汗湿了又干,留下一圈圈白纹,鼻涕里都是黑色的灰尘,脸上和脖子的汗痕一溜溜的,皮肤被碱汗和灰尘浸染的有点发红,也有可能是对灰尘过敏。歇息完了,我们又继续割麦,快到中午时,整块麦田都被我们割倒了,我们完成了既定的任务,轻松的回家了。中午十分炎热,身上还有很多麦灰,有些发痒,我就直奔七星渠,脱了衣服痛快的逆流冲浪和各种游泳。然后回家吃饭睡午觉了。下午出发又割了一块麦子,几天之内,自家几亩麦子已经全部收割完成。剩下的就是隔两三天去把倒在田上的麦铺子,翻起另一面,继续晾晒,以防以后堆成大麦堆发霉变质。晾干之后,就用编好的草绳捆成直径半米多的麦垛子,扛到路边车子上,然后拉往队里的麦场里堆好,等待脱粒机脱粒。脱粒机十分笨重,需要三五个人一起推才能移动到合适地点。由于有好几亩的麦穗需要脱粒,工作量大,邻居往往相互协作,彼此帮忙,需要六七个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大麦堆上,往下扔,下面有个人解开绳索,脱粒机入口皮带旁有个人往里推麦子,脱粒机底下有个人往旁边掏麦粒,和入口相对的另一边喷出的大量麦秆需要有个人用四股叉挑远,远处的麦秆有个人扎起来,再堆好,等着卖给造纸厂之类的。

一天,邻居商量好开始打场了,我们早上准备已毕,拉着车子,带着工具,就向队里麦场进发,麦场上机器声动天地,脱粒机,大风扇们都在不停的工作。排队先是隔壁刘家开始,我帮忙挑柴,累了轮换捆麦杆,其他各司其职,几个小时过去了,第一家完了,然后第二家,第三家,我早干不动了,就找个麦秆堆里睡着了。不知不觉,我被吵闹声吵醒了,天已经黑了,麦场四周亮起了明亮的灯光,一个个大麦堆像是巍峨的小土山一样,矗立不懂,留下一个个大黑影子。我绕过动力线电杆、电闸、电线,问还在打场的妈妈,轮到我家了没,妈妈说快了。过了又不知道多久,终于轮到我家了,我立马精神了起来,使劲干起来,不知过了多久,我家用的脱粒机的轰隆声停了,我家是今天最后一家,我想活终于干完了,地上堆了一大堆的麦粒。但是妈妈说,还要用大风扇把麦粒里的麦秆,灰土等杂质扬走,于是远处电闸往上一推,又开动了大风扇哗哗哗的开始扬场了。我干了不知道多久,累了,躺在麦秆旁边歇息,满天的星星忽闪忽闪的,有的在动,有的不动,夜晚的微风凉飕飕的。

又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感觉天都快亮了,我们拉着车子,载着一袋袋麦粒,回到了家里,感觉家里太好了,太温暖了,太舒服了,我爬到炕上,不一会就睡着了。

 

(九)麦场城堡

麦子和稻子经脱粒等程序后,广大的麦场上,就剩下了一堆堆麦秆和稻杆堆成的东西,有的像长房子,有的像方房子,有的高大,有的低矮,有的肥胖,有的廋窄,有的规则,有的不规则,千奇百怪,绵延不绝。这些经过各道收获程续后的麦秆和稻秆柔韧性十足,其中稻杆更柔软舒适些。

一天,我们一帮小伙伴又出来玩耍了,目标就是这片千奇百怪的秸秆世界。大家兴高采烈的爬上秸秆堆顶上,从一个大堆跑到另一个大堆,越过宽窄不等的间隙,宛如跑酷运动。我们会比赛攀爬各种大堆,比拼体力和技术。我们会追来追去,游荡在堆顶和堆下。我们会玩捉迷藏,钻在垛子里,或旁边田野里。我们会像地道战一样,打洞和修建各种隧道和暗门,串联交叉,上下沟连,把麦堆们连成一体。我们会分成两股势力,你追我赶,你追我跑,抢占地盘,制定战术,不知疲倦的穿行于各种麦堆、暗门、隧道、大厅之间,快乐无穷。饿了就去田野里摘挖些玉米,青豆,土豆,用柴火烧或者盖上土,焖煮了吃,别有一番滋味。有时下起雨来,我们就钻入城堡的某个大厅里避雨,听着雨水的嘀嗒声,吸着清新的空气,聊着各种新奇的故事。

个把月后,由于我们经常在这里玩耍,好像和这片麦场城堡建立了感情,当看到大雨淋湿了它,我会跟着但心她会不会冷,当有人搬走了它,我会不舍,当我呆在这个城堡里,我会感觉安心,自在,倍感舒适,不愿离开。几天不来麦场,就在家里胡思乱想,我创造的城堡怎么样了,有没有被雨淋坏,有没有被人破坏,有没有被人卖掉? 我想去看看她。


短小说 西二的田野趣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