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三——犬戎主大闹镐京 周平王东迁洛邑
上次说到,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又要派兵攻打申国。早就有人连夜报知申侯。申侯诚惶诚恐,在大夫吕章的建议下,只好联合犬戎对抗周幽王。犬戎主亲自带兵,带着大将孛丁、满也速浩浩荡荡杀奔镐京,将镐京围的水泄不通。
周幽王听见围城的消息惊慌失措,询问大臣们该怎么办。虢公石父上奏应该放狼烟,请诸侯们来带兵救援。幽王采纳了他的建议,放了狼烟。谁知没有一方诸侯前来救援,原来是因为上次被戏耍的一次,这次就不相信了。周幽王左等右等等不到救兵,犬戎日夜攻城,形势危急。周幽王命虢公石父出城退敌,虢公石父哪有带兵打仗的的本领,迫于王命,只能勉强带兵开门杀出。犬戎大将孛丁舞刀拍马,直奔石父,交手不到十个回合,石父就被孛丁一刀斩于车下。犬戎主与满也速一齐杀入城中,逢屋放火,逢人举刀,犬戎在镐京城中为所欲为,城中大乱。 司徒郑伯友保卫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一起逃到骊山。途中遇到尹球,得知犬戎焚烧宫室,抢掠国库,祭公已经死。周幽王心惊胆颤。郑伯友再一次放起狼烟,救兵依旧不到。犬戎追兵追至骊山脚下,将骊宫团团围住。郑伯友急中生智,劝周幽王逃到郑国,周幽王这时很后悔当初没有听郑伯的话。
郑伯教人放火烧了骊宫迷惑犬戎,让其以为周幽王已经死。郑伯护着周幽王从骊宫后面冲出。郑伯手持长矛开路,尹球保护着幽王三人。半路上郑伯友连续斩杀几波追兵,突然犬戎大将孛丁引大军追来。郑伯叫尹球保护周幽王先走,自己留下来断后,犬戎把郑伯围起来,但郑伯友没有丝毫害怕,一根枪用的神出鬼没,连连击退犬戎。犬戎一时没有办法,犬戎主命人万箭齐发,郑伯友无可遮挡,可怜郑伯友一方诸侯王,死于乱箭之下。之后犬戎追上并将周幽王、伯服和尹球一并砍死,因见褒姒貌美,带去军营中作乐。
且说申侯来到镐京城内,见宫中起火,赶快救火。然后将申后放出冷宫。申侯没有发现幽王的踪迹。听人说周幽王从北门跑了。 申侯猜到幽王跑到骊山,慌忙追赶。在路上碰到犬戎主,申侯问周幽王在哪。犬戎主告诉申侯已经把幽王杀了。申侯只是想让宜臼再当上太子继承王位,没想到导致周幽王被杀。突然联想到要背负千古不忠的骂名,于是赶快命人收殓备丧。犬戎主笑话申侯是妇人之仁。犬戎回到镐京把国库中财物搬取一空。申侯想犬戎拿了钱财满足之后就会离开镐京,谁承想犬戎自以为天下无敌,留在镐京,饮酒作乐,没有丝毫要走的意思。 申侯无可奈何,于是写了三封密信,派人向晋侯姬仇,卫侯姬和,秦君嬴开请求出兵灭犬戎。又派人到郑国,将郑伯牺牲这件事告诉郑世子掘突,让他起兵复仇。
郑世子掘突,年方二十三岁。听说父亲战死,痛心疾首,身穿丧服,带战车三百乘,星夜奔驰镐京而去。掘突一到镐京地界,以为犬戎此时放松了警戒,骄兵必败。况且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就下令攻打镐京。 只见城上没有任何动静。掘突大骂犬戎,城上并不答应。掘突下令攻城。忽然听见丛林深处一阵鼓声,犬戎冲出。原来早都有探马报知了犬戎,这是犬戎提前埋伏好的。郑世子掘突大惊,慌忙持枪来战犬戎。又听见城上巨锣声响起,城门大开,又有一支犬戎兵杀出。掘突腹背受敌,抵当不住,大败而走。
掘突收拾残兵,只好去向最近的卫国求救。掘突行军两日,只见前方尘土飞扬,望见无数兵车,中间坐着一位诸侯,锦袍金带,苍颜白发,飘飘然有神仙之态。那位诸侯正是卫武公姬和,已经八十多岁了。掘突停车高叫,表明身份和来意。卫武公安慰掘突,并说明要帮助掘突复仇。掘突大喜,让卫侯先行,郑国队伍后军变前军,重回镐京。距离镐京二十里,分两处安营扎寨。同时派人打听秦、晋二国的消息。探子来报,秦、晋两路大军已到。卫武公大喜,即刻派人联系秦、晋两位诸侯。一会儿,两位诸侯来到卫武公营寨中,相互拜见。两位诸侯看见掘突穿着丧服,满是疑惑。 卫武公介绍掘突给两位诸侯,也将郑伯友牺牲、天子遇难的事说了一遍,两位诸侯为之叹息。紧接着四位诸侯在一起制定了计划: 晚上三更时分,从东南北三路攻打,留出西门让犬戎逃跑。再让郑世子掘突在城西埋伏。
城内申侯听说救兵到了,心中大喜。一边与小周公咺秘密商议,如果救兵攻城,就开城门相迎。另一边劝犬戎主让大将孛丁先将金银珠宝押送回去,削弱犬戎的军事力量;又建议犬戎主让大将满也速领兵出城迎敌。犬戎主以为申侯好心,就采取的他的建议。城外满也速扎营于东门之外,正与卫兵对阵,约好第二天交战。没想到三更半夜,卫兵杀入满也速营寨,戎兵惊慌失措,四下乱窜,满也速见大势已去,只好逃跑了。三路诸侯,一起攻城,忽然城门大开,三路军马一同拥入城内。睡觉中的犬戎主被惊醒,知道镐京城破,赶快骑上快马向西门逃跑,只有几百人跟随着。褒姒因跟不上犬戎主,自缢而亡。犬戎主出了西门之后以为安全了,突然郑世子掘突冲出来,犬戎主命悬一线,幸亏满也速收拾败兵来到,混乱之中,犬戎主逃脱而去。掘突不敢追击,只能让犬戎主跑了。掘突入城与众诸侯相见,恰好天色刚刚放明。申侯准备大摆宴席,款待四路诸侯。卫武公建议先立国君,再喝庆功酒。众诸侯都赞成。申侯准备好护卫队,第二天掘突带队去申国,迎太子宜臼继位。
却说宜臼在申国,忽然有人报告郑世子掘突来迎接宜臼回镐京的消息,心下倒吃了一惊。路上宜臼听到幽王被杀,悲痛欲绝。镐京城内周公扫除宫殿,国舅申侯引着卫、晋、秦三国诸侯,同郑世子及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宜臼挑选一个良辰吉日登基。史称“周平王”。
周平王登基,坐在大殿之上接受众诸侯百官的朝贺,周平王宣申伯上殿,说道:“朕有今天,多亏了国舅,应该升爵。”申侯心里有鬼,于是婉拒道:“驱逐犬戎是众诸侯的功劳;臣哪里敢领赏?”来回推脱,周平王最终还是升了申侯的爵位。这时卫武公上奏说道:“褒姒母子迷惑先王。虢公石父、尹球等欺君误国,虽然已经死了,但还是要追究责任。”平王一一准奏。周平王将卫侯升爵为;封赏给晋侯一部分土地;郑伯友为救幽王牺牲,赏赐谥号为郑桓公,郑世子掘突继承爵位为郑伯,也赏赐了一部分土地;将秦侯升爵为秦伯,位列诸侯;小周公咺担任太宰职位;申后为太后;将褒姒与伯服废为庶人;虢石父、尹球、祭公,考虑到他们先辈有功于周,而且又是保护周幽王而死,仅削掉他们本身的爵位,仍然允许其子孙继承原来的爵位。又贴出安民榜,安抚城中被残害的百姓。第二天,周平王再封卫侯为司徒,郑伯掘突为周朝卿士,留在朝廷与太宰咺一同辅佐平王;只有申、晋两位诸侯因为封地靠近犬戎、北狄,所以要回去守卫边疆,拜别平王而去;申侯见郑世子掘突英毅非常,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掘突,史称武姜。
这边犬戎虽然被诸侯赶出去,但是依然兵力强盛。这次攻破镐京,已经掌握了大概进攻路线。犬戎乘机发兵,将岐丰之地占了一多半,渐渐犬戎兵马又要波及镐京,一连几个月烽火不断。而且宫殿被摧毁的还没有修复,一来国库空虚,二来怕犬戎再次侵犯,于是周平王有了迁都洛邑的想法。
一日朝堂之上周平王问是否应该迁都。太宰咺等一帮文武百官都认为应该迁都。只有司徒卫武公低头长叹,周平王问其缘由,卫武公从地理位置方面说明了镐京城比洛邑要好。周平王向卫武公表示迁都也是迫不得已。卫武公说:“犬戎狼子野心,如果大王从现在开始勤俭节约,练兵训武,效仿先王南征北讨,诛杀犬戎主,祭祀先王,还可以一雪前耻。如果处处避让,犬戎会得寸进尺,将来恐怕洛邑也会丢掉。希望大王三思。” 正商议间,国舅申公救援信到了,原来犬戎因为申侯不讲信用攻打申国,申国抵抗不了就向天子求救。周平王叹息道:“人人自危!”这也更加坚定了周平王迁都的决心,周平王命太史为迁都挑选一个良辰吉日。卫武公见周平王心意已决,又建议带上愿意到洛邑的百姓。周平王允许了。周平王祭告宗庙。当天抱着七位先王的灵位离开镐京。秦伯嬴开听说平王迁都,亲自领兵护驾。还有不计其数的百姓一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