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潘定国:碳中和下的环保产业重构思维

2021-06-13 16:00 作者:逐梦焚天  | 我要投稿

节选自微信公众号:瑞洁特研究院

副标题:《我是如何通过重构商业模式,成功改造5个行业的》

作者:艾佳生活CEO、瑞洁特生态创始人潘定国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或企业,我们可以用3种文明来概括它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农耕文明-做加法:行业的头部企业规模小于100亿元,发展非常依赖核心岗位与核心人才; 工业文明-做乘法:企业具备业务流程标准化、分工专业化的能力,开始进入到通过营销与管理来经营企业的阶段; 互联网文明-指数级: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3个维度出发,去实现行业内部的链接与赋能。

以这样的逻辑看,环保就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文明的行业,有两个无论如何无法避开的岗位:工程师和包工头。没有3—5年的经验积累,无法提供优质服务。

也因此,在这个万亿级的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小公司、小平台,很难突破一亿元的规模。

但我们也要看到行业里确实有一些传统的龙头,已经进入工业文明:专业分工,系统化管理,流程化协同。成立了几千人的庞大队伍,把规模做到了几十个亿封顶。

而上百亿的企业无一不是跨领域精通的国家队,很少是在环保行业一个领域做到的。

而环保行业该如何借产业互联网和碳中和的东风实现互联网文明做出三五个大平台,2030年碳达峰,2060碳中和,至少20年后环保行业做完增量只剩存量才有可能。


全文如下:


创业,是时势造英雄。要做时代的企业家,就要善于捕捉时代发展的趋势。创业者不能只对业务很敏感,还必须学会站在企业家角度,思考未来的大机会在哪里。

 

20年来,房地产是风口;10年来,消费互联网是风口。但这些机会已成为过去式。未来10年,风口是产业互联网;而未来20年,风口将会是“碳中和”。碳中和会是两代人的大机会,它将改写中国经济、生产、消费等方方面面。


1

赋能>管理>经验

“碳中和时代”到来,未来每一家企业都要完成“碳指标”,就像现在每一家企业都要缴税一样,且碳排放量关系着你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效率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大环保行业的特征是“大赛道,小企业”,行业有着万亿级别的市场,却仍没有一家千亿市值的企业出现。

 

在全球共同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大环保行业不仅会产生千亿级市值公司,还会产生世界级企业,因为“大环保”课题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存在边界。大环保行业也将成为真正的大产业。

 

但今天在国内大环保行业中,仍缺少具备互联网文明的企业,因此我们创立的瑞洁特生态,立志在大环保行业里成为一家具有互联网文明的公司。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文明?

 

商业不断演进到今天,形成了3种商业文明,或者说3种商业模式——

 

第一种,农耕文明。特征是个性化,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传帮带靠经验。例如一家裁缝铺子,高度依赖老板的裁缝经验,老板一个人干所有工作。如果公司离开你三个月便不能运转,就说明你的公司处于农耕文明阶段。

 

第二种,工业文明。特征是标准化,以契约精神为准则、流程化、分工化。例如今天商场里的服装品牌,渠道、生产、品牌等专业协同和分工。处在工业文明的公司,离开老板照样运行。

 

第三种,互联网文明。特征是个性的规模化,以发生关系为宗旨,建连接、造共享,做的是生态,效率更高。例如把卖服装的生意,搬到电商平台上。

 

三种文明的商业模式不同,发展速度不同,对创业者核心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农耕文明靠经验、工业文明靠管理、互联网文明靠连接和赋能。


无论是哪个行业的创业者,都要想清楚,你的企业正处于怎样的商业文明阶段?农耕文明思维的老板靠自己干活,工业文明思维的老板招聘几千人来干活,互联网文明思维的老板连接上万人来做生意,三种不同的商业文明,其业务增长的逻辑肯定也不同。

 

我在创业过程中,分别做了地产SaaS、环保、社群电商、餐饮和大家居这五个不同行业,如果用农耕文明思维来看这件事,肯定不能理解。因为农耕文明强调以创业者自己为主体,只关注个人的专业经验,一个人是不可能在五个行业里都非常专业的。用工业文明思维稍微可以理解,但工业文明以创业者自己为核心,效率不是最高的。

 

我身为董事长,主要负责两件事,一是商业模式创新,二是务色各个业务板块需要的专业人员,所以,能做五个行业的真正原因是,我做出的商业模式创新,全都在实践以数字化方式充分赋能每位专业人员,这使得我的企业步入了互联网文明阶段。由于互联网文明强调形成自我闭环,因此效率更高,可以抓住更多机会。

 

创业者和企业都要因时而变。尤其在如今各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创业者更需要争做时代的企业家,更需要学习实践互联网文明如何连接与赋能。



2

硬件+软件+社群=生态

 

为了在环保行业打造一家具备互联网文明的企业,通过数字平台连接赋能,保证高效率,我选择了一个非常具象的学习标杆——小米。

 

小米在消费互联网“十年风口期”中,快速成为一家千亿级市值互联网公司。而成就小米高速增长的精髓,就在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创新——“铁人三项”:硬件产品+软件系统+社群电商。

 

首先,小米有硬件,除了它的手机,还有顺为资本投资的产品生态;其次,小米有软件,最主要的就是MIUI操作系统;第三,小米的社群电商,也就是“米粉”,让小米获得了超过3亿的庞大私域流量。

 

那么,借鉴小米的模式,我是怎样具体做的?

 

第一,打造环保行业的优质产品矩阵。瑞洁特生态拥有“瑞洁特平板膜MBR”、“中国膜罐”等一系列自有产品,并持续研发迭代,形成了领先于行业的MBR解决方案。

 

目前瑞洁特生态的产品与方案已经应用于全国所有省份十几个行业1000多个的污水处理项目中;并与科研院所共同成立新研机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还计划成立环保类专项基金,类似顺为资本,建立环保行业水、土壤、气体方面的产品目录,通过OEM、代理、合资、共研等形式,打造产品创新矩阵,布局环保行业全产业链。

 

第二,成立碳软科技,目的是研发环保行业的SaaS系统。环保行业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软件公司能够提供服务,而没有成熟的数字化系统,将无法实现业务的实时在线、网络协同、数据智能以及最重要的生态化,也就无法打造具备互联网文明的企业。

 

碳软科技现已开发出基于客户关系的线索管理系统、大客户营销管理系统,还正在研发将全部业务在线化、内外部网络协同化和数据智能化的数字化系统。这些工具,将为环保行业提供以数字系统为基础的赋能服务。

 

第三,建立环保水圈粉丝社群。环保水圈是行业首创的“产品+新媒体+社群”模式,目前为止,已有近30万名行业用户关注。此外,环保水圈还拥有8万多位粉丝、5000多名经纪人,不仅可以替瑞洁特生态自己的产品导流,还能为其它环保设备厂家进行广告宣传、为垂直类工程公司导流、为各类环保企业提供知识付费服务等等,成为了环保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赋能型社群。


3

企业高速增长,来自商业模式不断迭代

 

我曾经打造数字化平台,助力房地产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它们中的许多企业都因此从几亿规模增长到几千亿规模,而我也通过这一数字化平台经营出一家大家居行业里的独角兽企业。用数字化手段来改造传统产业,这是我个人的核心能力。能够帮助传统产业实现业绩倍增的创业者,算得上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创业者。

 

随着在几个行业中创新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企业想要高速增长,就要懂得在什么样的时代,用什么样的方式做企业。对此,我总结的方法论体系包括“道法术器”四个方面。

 

第一,器。指维度,要从单维到多维。工业文明就是单一维度,产品生产出来,进入渠道,然后利用广告宣传完成售卖,这样的盈利方式过于单一,而互联网公司则能有多维度收入。

 

第二,术。比维度更重要的是频次,要从低频到高频。高频,即跟一名客户产生更多次交易。为什么现在每个企业都在跨界,就是为了更高频率地触达更多客户。

 

第三,法。比频次更重要的是社群,要从物到人。工业文明的公司强调自己有什么产品,互联网文明的公司则强调自己服务谁。物的逻辑没法跨界,人的逻辑才能跨界,富可敌国的茅台无法做第二款产品,而拥有几百名粉丝的抖音用户却可以卖各种商品。

 

第四,道。比社群更重要的是生态,要从专业到生态。工业文明协同分工的本质是专业,而互联网文明连接赋能的本质是生态。如今能在国内电影票房中排名数一数二的,居然是像吴京、贾玲这样非导演专业出身的人首部执导的电影,这说明新时代的消费者已经不再迷信所谓的大牌。今天是一个“小个体时代”,再渺小的个体,也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通过商业模式重构,做生态、做平台,小个体也可以实现高速增长。同样,相信在碳中和时代,中国将产生更多世界级企业家。


潘定国:碳中和下的环保产业重构思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