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上写下情书-《卷》

致“因你而在的梦”:
这是一篇《卷》的听后感,也是一封感谢信,感谢梦衫老师为我们带来如此多旋律、韵味与意境都颇有滋味的佳作。
——————————————
我现在还记得我在两年前第一次听到《卷》这首歌时人正在上厕所。(蹲坑的那种)
“回到十几年前的学校是我们初次约会的场所,
那次懵懂的我学到爱你能得到印章与糖果”
听到这句词时,我全身像触电一样地震悚了一下,似乎某种深埋的情感突然发芽破土了。
之后的十几分钟,我反复地听了两三遍,反复地想去探寻那被“卷”起来的、即将舒展开了的神秘情感。
然后就因为腿蹲麻了差点没有站起来(*・ω-q)
——————————————
后来我逐渐明白,不需要过于思考这种莫名的情感是什么,对于一个即将步入高二的人,对于一个即将投身化学竞赛的人,一切都会自动发生,水到渠成——因为每当我放下手中75分钟的物生化、120分钟的英数、150分钟的语文或者180分钟的竞赛模拟题时,我的脑海中都会自然而然地蹦出那句歌词:
当 笔落下 我又再一次亲吻它
爱 或者怕 被时代拖着回答
“不管你是爱慕还是憎恶,不管你是期待还是逃避,它就在那里,不管你怎么想躲避,‘卷’就在那里,不会提早一分,不会拖延一秒”,我想。
——————————————
再后来,听这首歌已经成为了我每次模拟考后例行的“放松”活动——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我就能暂时放下格式、公式与知识,放下那些或荣耀或耻辱的笔迹。
直到现在,这首歌依旧是我单曲循环最多的歌曲——如果加上用MP4听的,再加上把这首歌当起床铃的那些日子,少说也有200多次吧。
2023年6月1日,在班级的毕业典礼结束后(这时已经打12:00下课铃了),我鼓起勇气在一体机上点播了《卷》。
“现在是14点49分,请监考员核对挂钟显示时间......”
我没有再去看那个已经反复10遍以上的PV,而是转头看向其他同学。
一曲终了,中途离场的人有之,趴下开卷的人大多,但还是有那么几位同学从头看到尾。
我想,这就足够了。
他们不一定能明白“婚礼”“象牙塔”是什么意思,甚至连“卷”都可能理解不了,但这都不重要了。
因为我想,在之后的“婚礼”上,他们会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
终于,“婚礼”还是结束了,不提早一分,不拖延一秒。
2023年6月9日18点15分,在收卷前的5秒钟,我还是修改了一个填空题的答案,“奋力一搏”。
也许搏对了,也许搏错了,但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这些都不重要了。
看着窗外熟悉的“风帘翠幕”,即将告别的“烟柳画桥”(我们学校的景观是真的breathtaking),那段熟悉的旋律又响起。
不顾前后左右人的诧异,不顾监考老师的侧目,我吟唱起来——
初 生的花 却也只能栽入风沙
被吹出象牙塔
走出“象牙塔”的那一刻,我知道,一个时代结束了。
———————————————
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听你的歌是在什么时候——
那是2021年的5月,由于对某艺人事件的关注,我第一次听到了《余景》。
在这首歌中,你以一种我难以想象的平滑程度承接了一段完整的故事、细致而严密的rap、追星文化的反思和对缉毒警察的敬意。
听完后我沉默半晌,蹦出个:
“woc,还能这样子唱!”
自那之后,你的每首歌我几乎都会听,虽然不一定每首歌都会切中我的兴趣,但每当点开你的新曲时,就有种打开生日礼物的快感——
“这次又是什么惊喜呢?”
从21年的《余景》《卷》《哗》《而是》,到22年的《DVD》《留星》《皮影》,到23年的《写你自己》《当你在黑夜里抬起头》,永远能有新的宝藏等待着我。
所以,为什么我如此喜欢你的作品呢?
想了很久,我觉得只有很简单的一点——
用心。
当然,这是不准确的,B站的音乐UP主那么多,有人嗓音优美,有人曲绘惊艳,但你却专长于“歌”的“情节”——歌词。
《留星》《余景》《而是》《皮影》都是如此——你能在“唱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流畅的rap,深邃的主旨,这就是你特别的地方,这就是你成为我最喜欢的歌手之一的理由。
实际上,我一直觉得,如今的乐坛,似乎越来越注重于一些错位的方面——我有时将“现代的歌”比喻为“古代的诗”,作为一首“诗”,它的字体(曲绘)重要吗?重要,它的格式韵律重要吗?重要,它的吟唱声音重要吗?也重要,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它用了什么手法,用了什么典故,或者说,它有没有优秀的文笔文风。
但现在,有的抖音“神曲”只看重节奏的聒噪,有的男团女团即使啥本领没有也可以用脸唱歌,“歌曲”似乎不再是“歌”了,而是“戈”(指饭圈乱象)与“嗝”(指下饭的抖音“神曲”)
所以,感谢你作为一名音乐人对那些严肃与深刻的音乐的追求,以及关注你的这两年来为我和无数观众带来的、有内涵的音乐。
————————————————
最后本想写点祝福的话的,但想到在如今自媒体逐渐退潮的大环境下,梦衫老师的音乐人生涯很可能会更加坎坷,播放量可能会更加低迷——那就不作那些普适而宏达的祝福语了,而是——
祝你,能写“好”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