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大征服后1300年,阿拉伯人为何再无强大军队?
2021-11-06 18:09 作者:Leader-Three | 我要投稿

- 新词-民族蜂巢-“穷山恶水出刁民”
解释:环境恶劣地区成长的民族(蛮族?)源源不断入侵文明世界
过程:
①阿拉伯半岛即是这样一个“蜂巢”,不断输出过闪族等,对罗马和波斯进行了冲击;
②7世纪阿拉伯人从半岛成长起来时,东罗马帝国与萨珊波斯拼的刚好两败俱伤,阿拉伯人的对手比起前辈们还是差了不少,他们的扩张也仅仅持续到9世纪;
③打断他们扩张的一个重要愿意便是另一个民族蜂巢的输出,即源出阿尔泰地区的突厥民族,各地也迅速突厥化了,形成了“突厥桎梏”;
④埃及总督阿里帕夏曾想借助近代科技实现现代化复兴,“洋务运动”的成功源于拿破仑摧毁了马穆鲁克,而奥斯曼当时还控制不了埃及;
⑤阿里帕夏建立的新军一度打倒君士坦丁堡,却在欧洲列强“平衡地区”的利益交换中被击败,其中还有奥斯曼的死敌俄罗斯;
⑥一战和二战战后欧洲并未扶持民族力量,反而更多地扶持君主制国家与原教旨主义,尾大不掉,部分民族主义国家虽然拥有一定军事实力,但两种体制注定无法汇成一个拳头。
- 辨析-“民族性”的荒谬
陈述:不结合时代与环境变化的泛化概念“民族性”非常空洞,也没有什么说服力
举例:
①19世纪末俄国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总结当时的观点称近代德意志人是欧洲最淳朴最热爱和平的民族,并且战斗力很弱,直到普法战争(你再对比一战二战的情况与现在的德国人,怎么说呢?);
②圣经时代犹太人的自我定位则是军事民族,教士等人喜欢以武士自居,后来怎么又变成商业民族了呢?
- 思考-宗教的影响
伊斯兰教的发展与时代相比较为落后,而且其对政治军事的影响较大,甚至影响了两者正常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