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作技巧讲解——气象类(4)“云”

2023-02-22 00:18 作者:光韵世界  | 我要投稿

写作知识点:

  “风”、“花”、“雪”、“月”所具有的诗意以及在诗歌中丰富的表现,使它们成为典型并赢得了重要地位,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论及“云”在诗中出现的频率和占据的分量,却不比以上四位低,并且“云”能轻易胜过它们各自引以为傲的优势。

  无论月色多么迷人,云能轻而易举将之抹去;雪花再美,云能让它无法降生;至于花,只要云愿意,它可以变幻出比花更多姿的形状,绽放出比花更娇艳的颜色。唯有风,云始终无法超越——无论在哪种意义上。

  所以云便紧紧跟随在风之后,像一个仆人,任其差遣。风的缺憾在于人的肉眼无法看到其形态,但这并不是风的过错,而是人的局限。云占了这方面的便宜,当它得了风势,就大摇大摆出现在人们眼前,刷了一波存在感后,又悄然无息离去。云的个性是风赋予的,并且它还染上了风飘忽不定的习气。没有谁知道云从何起,去往何处,除了风。

  或许我们也像云一样,无法选择起点,身不由己被推着走,并且看不清周遭的“风”的真实面貌。但和云不一样的是,我们有选择路径的余地,有达到理想终点的机会。只要在面对高耸入云的山峰时,不产生望而却步的怀疑。


  成为风可以翻云覆雨,成为云则受万众瞩目。但都逃不过转瞬即逝的命运!


名家文章品读:

[法] 加缪:《第一个人》

  一辆简陋的马车行驶在布满碎石的路上,黄昏中,大片的乌云朝着东方疾飞。三天前,大团的乌云聚拢在大西洋上,西风一到便开始滚动,先是缓缓的,随后越飞越快,飞过秋季鳞光闪闪的海面,直扑大陆,在摩洛哥的山脊上散成云丝,在阿尔及利亚高原上聚成云团,在接近突尼斯边境的上空,试图飞向第勒尼安海,融入其中。这好似一座无边无际的岛屿,北边是翻腾的大海,南边是凝结的沙波,云层在其上空疾行了几千公里后,从这片无名之地经过,速度仅仅稍快于几千年来帝国与种族的变更。此时云层已无力飞驰,有些已形成大大的雨滴,稀稀落落地砸响在坐着四个乘客的马车顶篷上。

  本段是小说的开头。当中只有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对小说的发展有着实际意义。若将两句合在一起便是:“雨水落在行驶中的马车上”这一简单的事实。作者将这一场景从中间剖开,插入了一段较长的静述。

  这段对云的描写既是事实的前因,本身又富有表现力,使我不禁揣测作者写作时的构想活动。或许作者在写完一段后,发现作为小说的开篇有些单调,突然想到加入这段云的内容;又或许是因为先有了对云的妙想,再配以这样的方式来表现。

  抛开作者的哲学思想不谈,从浅的层面来看,这段所产生的作用,会令我感到一种独特气氛的形成,一种新的秩序正在展开,而我不觉间跟随着他一起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切合了作为开篇的有利条件。

  而本段的意义,——抛开作者的创作意图不谈,从个人角度来看,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不管是对云的活动轨迹作周详的确定性描写,还是结构内容的巧妙运用,都是具有经验价值的启发意义。

  当读过之后,不会记得云到过什么地方,但却对这砣云有着深刻印象。与其说作者是在描写云在地理上的活动,不如说是云在我心里面的活动,所以即便时隔多年仍然对它记忆犹新。

[苏] 高尔基:《伊则吉尔老婆子》

  现在还有几片残云在天空飘浮,非常漂亮,而且形状和颜色都是极其怪诞的——有的是软软的,像一缕一缕的烟,有暗蓝色的,也有青灰色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像断崖绝壁,有暗黑色的,也有棕色的。一片一片的深蓝色天空从这些云中间和善地露出脸来窥探。

  本段描写云的形状和颜色,不将两者属性分开,而是合在同一对象上表现它们的形态。两种云各自的质地与颜色的融合是极为相衬的,相互的对比在感观和形式上都很对称。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怪诞,反而有一种自然交错的和谐。

老舍:《骆驼祥子》

  灰天上透出些红色,地与远树显着更黑了;红色渐渐的与灰色融调起来,有的地方成为灰紫的,有的地方特别的红,而大部分的天色是葡萄灰的。又待了一会儿,红中透出明亮的金黄来,各种颜色都露出些光;忽然,一切东西都非常的清楚了。跟着,东方的早霞变成一片深红,头上的天显出蓝色。红霞碎开,金光一道一道的射出,横的是霞,直的是光,在天的东南角织成一部极伟大光华的蛛网:绿的田,树,野草,都由暗绿变为发光的翡翠。老松的干上染上了金红,飞鸟的翅儿闪起金光,一切的东西都带出笑意。

  本篇中色彩出现的次数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叙述的节奏之快,让人应接不暇。如果单是看这一段,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鲜明的形象在脑中出现,有的只是一片杂乱和指向性不明确的表达,甚至会让人有厌倦的抵触。

  结合原著中的下文我们看到,作者是在表现男主即将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时的喜悦心情。此时才会被作者的洞察力和高超技巧所折服。

  确实,本段并不在于写景,每句都是人物情绪的迸发。

[俄]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到了正午时候,往往出现许多有柔软的白边的、金灰色的、圆而高的云块。这些云块好像许多岛屿,散布在无边的泛滥的河流中,周围环绕着纯青色的、极其清澈的支流,它们停留在原地,差不多一动也不动;在远处靠近天际的地方,这些云块互相移近,紧挨在一起,它们中间的青天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它们本身也像天空一样是蔚蓝色的,因为它们都浸透了光和热。

  简明扼要却不失其华的描写,将人带进如倒映在水中的天境。似静非静的状态恰如其分地缓缓展开。淡雅的云像流水般轻盈地融合,流露出超出尘世的仙气。

[日] 村上春树:《1Q84》

  云连绵不断地被吹向南方的天空,不管吹走了多少,都汹涌不绝。遥远的北方大地一定有取之不尽的云朵供给源。一群心坚似铁的人,裹着厚厚的灰制服,从早到晚默默地不断制造云朵,就像蜜蜂酿蜜、蜘蛛织巢、战争制造寡妇一样。

  出人意料的表现力是村上作品的特点之一。

  本段在技巧上没有出彩到着重说明的程度,所用的比喻也不在作者的一流水准之上。值得佩服的是作者不轻视细节的态度,以及行文上所花费的工夫。

  唯有一处,能感受到作者反复所作的努力,并没有取得令人心满意足的胜利。当然,这是在不怀疑翻译所造成的损失的前提下作出的妄断,但多次的经验事实告诉我,翻译的可靠性并非无可置疑。

[意] 达·芬奇:《云》(一)

  大海的一部分,会飞向天堂,久久不归。 

《云》(二)

  海水会升到山顶,升向天堂,又降落到人居住的地方。

篇幅受限,难以展开论说这两段,但可提出两点供我们思考。

一、以作者深思熟虑的方式来理解其中的意义。

二、文本的不同之处所造成的感受差异,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过程还是结局?

本期写作练习:

光韵世界:《定风波·云》

风卷黄沙入九重,行人如箭树如弓。

林麓断山飞溟雾,游目,沉云出岫漫长空。


滚滚黑龙纷向乱,流幻,一息万变荡奇踪。

霎霎雨歇形影淡,离散,千回百转再难逢。








写作技巧讲解——气象类(4)“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