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 日记2 2022年10月31日
真心实意地感谢他人,赞美他人。由衷地赞美一个人,当你已经将这句话置于脑后很久,对方仍然会在心底一遍遍重温。这是一个人得到了被人关注之后的重视感的体现。一个人对重视的渴求达到一个"骇人“的地步。有的人甚至为此,以发疯为代价,那些精神病人不乏是如此的。
重视一个人,不是需要那些冠冕堂皇的称赞的,这种称赞用另一个词讲便是虚伪。这种虚伪之词,很快也很容易被别人看穿,并且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言辞虚假,不值得被寄托信任感的人。想让一个人真心觉得你是在称赞他,那么你所称赞的不一定得是那些表面上的,那些很明显的东西,如一个人的外貌,品性等。现在这个社会,外貌可以用化妆"遮掩",用饰品去”装饰“。一个人的外貌甚至是品性都能够被刻意自己”打造“,况且这些对方自己深知的东西,被别人称赞了,反而会觉得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想要对别人的称赞,是对方觉得自己被关注和重视,或许我们应该去称赞他们自己都没有去注意的细节,习惯和琐事,并且这些事是感觉自己只有被重视才能称赞出来的话。就好比作为一个父亲,你会习惯性的以为对自己可以用言语去强迫孩子去做他们该做的事,但实际上没有什么事是别人要求孩子应该去做的事,孩子应该做的事反而是那些你去不让他做的事。而孩子在小的时候之所以会这样去做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父亲是十分尊敬的。不然我相信一个人是不会被武力屈服那么久,而不会顶嘴的。
想让一个人去做你想让他去做的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他自己愿意去做。就好像那些打暑假工的人,难道他们真的是觉得自己面对低薪的工资和高劳动量的反比关系是理所当然没有办法的吗,其实他们完全可以不去做这份工作。而实际上有很多人现在之所以理所当然的接受这种安排,是因为他们本人自愿接受这种高劳动低报酬的工作,这是他们心甘情愿地去做的事。但事实上这种现象在我看来反而是一种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无可奈何的不公。这种不公对有一些来说甚至成为了一种理所应当,甚至有的高学历的人看待这种不公都会觉得这种事不可避免。其实他们说的,你会发现并没有说错什么,但有的是没有说错,不代表就是对的!至少我坚信这一点,我也不会动摇我的想法,也不愿意去动摇。因为动摇了,或许就会产生一个消极的影响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
让人心甘情愿的去做一件事,就得给他需要的,像是家庭的和睦团圆,金钱的渴望和可以用金钱换得的东西,身体健康,睡眠,性生活的满足。最特别的是别人对他们重视的感受,这种感受对每个人而言,同样的行为对他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人就是爱听别人的花言巧语,哪怕他知道那是假的,却仍然相信对方是从心里真诚地说出这些话的。当然这种人是很容易让他们去听你做一些事情的。而对于那些聪明的人而言,这种方法显然是不管用的,因为那些花言巧语,显而易见的称赞,对他们而言已经习以为常,不会为之动容了。那么这种人就因为从细节,容易忽视的习惯性的事情去称赞他们会更好。抓住一个人的心门,就能Z“掌控每一个人”。
做人就要不吝惜自己的善言善行。人的一生无法重新来过,人的一生最多不过百年。仇恨永远是愚蠢的,我不止一次地提醒自己。理解包容善行,才是最值得去做的有意义的事。或许只有这样,灵魂才会真正意义上的纯洁,才会在来世永生不灭。
精美语句名言:
我遇见过的每个人都必定在某一方面胜于我。正因如此,我向每个人学习。
此生之路,我将走过;走过这一次,便再也无法重来。所有力所能及的善行,所有充盈于心的善意,我将毫不吝惜,即刻倾予。我将再不拖延,再不漠视,只因此生之路,再也无法重来。
奉承乃是精确地说出对方对自己的真正看法。
澄明吾心,溢美之言,不受亦不予。
无论以何种语言,你所说的话都刻着自己的烙印。
无惧临城之敌,慎信善柔之友。
除了对自尊的滋养,我别无他求。
对自己说的话:
一定要真诚地对待别人,真诚地称赞,才能打开对方的对自己的枷锁。
不要用那些习惯性的看法去对待任何人,要打破习惯的想法,用最真挚的行为去对待他们。
要时常设身处地的思考别人的感受,理解并且用最大的善行让他们感受到,哪怕很难做到,也要积极尝试。
让对方得到认可重视,心甘情愿地去做事,才是请求别人去做事的唯一方法,也是最高效率的方法。
永远地包容别人,尽量忽视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人际交流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