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与1.8L 6缸机

有鉴于马自达最近推出了他们的首款电动车MX-30,所以今天来跟大家简单聊聊,接近30年前,这款有着相似命名,同样奔放的马自达产品。

1991年,马自达一款名为MX-3的车型,横空出世。这款基于Familia平台打造的车既然能以MX命名,可想而知这应该也是一款思维跳脱的车款:不妨看看MX-3那圆润得漏油的外观,你甚至觉得它不太像一台日系车。

虽然MX-3这个名字让你很好地搞清楚它MX-5以及后来推出的MX-6之间的联系,但来到了日本市场(或者一些别的市场),它的名字就跟大部分的马自达一样,让你揣摩不出日本人的想法——同年6月,MX-3的日规版本正式上市,被归入到Eunos品牌渠道的它,名字叫Presso,在意大利语里面,它有“伙伴”的意思。同期马自达还在Autozam渠道下推出一款名为AZ-3的车款,其本质上就是Presso的换标车,只是部分细节有所不同。


Eunos Presso在当时的日本市场也引起了不少话题,除了其突出的设计,小小的一台车却走着相当高级的路线(主要体现在配置水平比较高)以外,这更多是因为马自达给这台前驱小跑车塞了一副V6发动机进去,顺带一提,为了作出区分,同期的AZ-3仅配备1.5L 4缸机,到后来马自达才将这副机器加入它身上,同理,Presso也是在之后才拥有1.5L的版本。

当然了,在那个不缺6缸车的时代,塞了个V6进去倒也没什么值得惊讶的,更多是因为这副代号K8-VE的机器,排量仅为1.8L。

虽然仅仅1年之后,K8-ZE“全球体积最细发动机”的称号便被同样疯狂的三菱(6A10)夺去,但作为第一家将这种小排量多缸数投入到量产车的厂商,马自达与这副K8-ZE的话题热度并未减弱多少。那它的实际评价如何?

虽然K8-ZE体积细小,但毕竟还是个6缸机器,所以重量还是挺感人的,再加上Presso本身又是一台FF车,所以严重失调的前后重量分布导致各位车迷对其操控表现打上差评;再就是它的油耗表现,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其燃油经济性甚至比不上同期车体更大更重的Mark II Grande(搭载一副2.0L直6 1G-FE机器);再就是结构紧凑+部件过多带来的维护问题……总的来说,缺点一箩筐,风评并不好,绝对不是一个能让你省心的伙伴。


除了发动机以外,Presso的一生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其一是它跟三菱的关系,其实并不仅仅体现在争夺“最细6缸机”这一件事当中,因为Presso的设计师荒川健先生,原本就是从三菱跳槽过来的;其二,Presso其实是Eunos品牌渠道下的最后一款车型,90年代中期马自达多渠道策略破产,而Presso却挂着Eunos的名字,一直卖到了1998年,最后才随着Familia的换代,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PressoAZ-3 MAZDASPEED套件型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