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3月29日,巴黎【圣热维尔大教堂】被炮击
1918年3月29日,一年一度的耶稣受难日到来了。从下午4点开始,数百名巴黎信徒们聚集在市政厅附近的著名大教堂:圣热维尔教堂,参加弥撒,纪念耶稣基督的牺牲。此时教堂的中殿已经集满了信徒。著名的“圣热维尔歌手”在下午4:30的仪式开始前从左耳堂获得了他们的座位。事实上,几日前巴黎就发生了多次爆炸袭击,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为了信仰来到这里。
但这些虔诚的教徒并不知道的是,几分钟前,在距离巴黎120公里外的克雷皮森林的铁路线上,有3门由德国陆军统帅部直接指挥的,炮管长度有10层楼的巨型火炮已经做好了炮击巴黎的准备。每门火炮在80名来自海军的炮组的操纵下,将角度调整到了55度,准备把100千克重的高爆炮弹投向“万花之城”。


下午4:30,巴黎突然传来一声低沉的声音,回响在整个城市。是的,一枚德军炮弹击中了巴黎,或者说,是击中了圣热维尔大教堂。教堂北侧的屋顶被炮弹打穿,支撑拱顶的一根柱子因此支离破碎,部分柱子倒塌在信徒身上。后来称重的最大的一块碎石足足有700公斤!


一名目睹了惨剧的巴黎人后来写道:“自从爆炸发生后,一群人涌向这里,我们就被警察与教堂隔离了一定的距离,但我们知道教堂里有几十人死亡和受伤。死者被军用卡车送往停尸房,受伤的人被救护车送往附近的医院,如hotel - dieu、la pitie salpetriere或附近的圣安东尼。尸体被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从我们所处的地方,我们看到一些信徒一动不动地站在教堂前,神情憔悴,衣服上还沾满了灰尘,脸上沾满了鲜血。他们显然感到震惊,根据救援人员的说法,(死伤者)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在我周围的人群中,一些名字流传着:78岁的祖母珍妮(Jeanne)、14岁的玛德琳(Madeleine)和11岁的玛莎(Marthe),她们在静静地参加耶稣受难日的礼拜时被炸死。这也使巴黎大主教阿梅特红衣主教蒙羞,他刚才去了那里,非常愤怒地说:“可怜的人!他们(德国人)选择了基督逝世纪念日来犯下这一罪行!”
事实上,当局的反应速度很快。悲剧发生后没多久,巴黎的消防队和医护队就随车赶到了圣热维尔大教堂,消防员们在防备可能出现的火灾,并配合医护人员们在废墟中仔细的搜索幸存人员并将他们送上担架,由救护车带去医院抢救。教堂幸存的神职人员们在最初的惊慌过后也很快冷静了下来,积极参与了搜救行动。遗憾的是,坍塌导致的后果实在是太严重,最终有91人死在了教堂中,另有68人进了医院。


有关部门对这次袭击为何会导致如此严重的人员死伤进行了调查,发现是今天下午在圣热维尔教堂有很多信徒,据说有数百人,他们都是来参加耶稣受难日纪念的。当时巴黎已经两天没有遭遇袭击,所以每个人都毫无顾虑地来参加这次弥撒,他们以为德国人会不打扰他们,以为德军会尊重这一天。教堂大殿当时集满了教徒。在礼拜举行期间,炮弹击中了教堂,击中了部分屋顶,然后击中了支撑建筑拱顶的一根柱子,部分拱顶倒塌在信徒身上。据一些目击者说,倒下的石块很大,他们补充说,当时都无法进入祭坛——太多的石头、木块和破碎的祈祷椅凌乱的堆积在那里。据当时巴黎媒体的报道,一些信徒的尸体是在两米多深的废墟下发现的。

从1918年3月23日的最初恐惧,到1918年3月29日的圣热维尔大教堂惨案,巴黎市民已经被战火折磨了一个星期。起初,人们认为是德军轰炸机向首都投掷炸弹,但是德军轰炸机只会在夜幕降临后才发动突袭。一个星期以来,巴黎市民每天都活在恐慌之中,甚至有几千号人带着家属逃往郊外避难,他们必须生活在警笛、哨声和鼓声的节奏中,必须随时匆忙地躲在附近的地窖或地铁站里。随着专家们的调查和法军前线的侦察行动,巴黎市民们才知道,是一种位于前线大约100公里外的德军大炮在蹂躏他们的家园。这对巴黎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他们实在想象不出这门可怕的大炮会是什么样子。但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它会杀人,它会无差别的杀死任何一个巴黎人——预计这里的死亡人数会非常惨重,可能每次袭击都会导致几十人死亡。

巴黎大炮
德语名:Paris Kanone
曾用名:威廉大炮
类型:超远程战略性威慑火炮
原产国:德意志帝国
生产商:克虏伯火炮公司
首次参战时间:1918年3月23日
参战数量:3门
战斗全重:750吨
炮组人员:80人
口径:211毫米
炮管长度:36米
俯仰角:0度—55度
水平射界:360度
最大射程:130公里
使用弹药:100千克厚钢特种炮弹
炮口初速:2000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