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镜头,就揭开了这些名导的秘密
选出几部深受大众喜爱或具有深厚粉丝基础的电影,对其中的名场面进行分析,有助于促进观众对电影专业术语的了解学习。尤其是对于趋向内容消费的观众而言,对一些电影专业术语的了解掌握也将成为他们深度观影的契机。
看着新闻主播们在电视新闻节目里以毋庸置疑,清晰明了的语气讲述各种疑难杂案时,大家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哪怕主播们所报道的内容为假,是不是也会莫名相信?
新闻主播给观众留下的印象、说话的语气、声音等是影响新闻可信度的重要因素。如果从电影角度来解释观众对主播信赖度的产生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新闻主播和观众视角的“一致性”。
在电影中,这被称为“eye level angle”(平视镜头)。
顾名思义,这是摄像机在人眼水平角度进行拍摄的一种视角,也被称为“眼高镜头”、“水平镜头”、“基础镜头”。如前所述,平视镜头也是捕捉新闻节目中主播画面的一种拍摄角度。
平视镜头会给观众传达出一种客观感受,倾向于现实主义的导演们常采用这种拍摄角度。正如电影评论家路易·德吕克所说,现实主义风格的导演们比起思考着如何制作电影,更关注电影能够给观众们传达出什么。
即,比起电影的形式,导演们更关注电影的内容。因此,他们会倾向于最大限度减少镜头的移动。换句话说,平视镜头的采用能够减少对被拍摄对象的多余叙述,如实地再现事实。
另外,平视镜头的采用不会让观众们受到拍摄角度的干扰,有助于观众对被拍摄对象自主作出判断。即,观众视角与摄像机视角一致,观众能够站在一种客观主动的立场去看待被拍摄对象。
日本的世界级导演小津安二郎是平视镜头运用的代表性人物。他通常将摄像机放置在高出地板120cm的地方,这一高度也是日本人坐在榻榻米(日本的传统地板材料)上的高度。这便是有名的“榻榻米镜头”。
“榻榻米镜头”是指摄像机放置的高度与人坐着的高度一致,同时使用长镜头(long take,指无剪辑,一个镜头会持续1~2分钟以上)捕捉被拍摄对象的一种拍摄手法。
这种拍摄手法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中,因此,在论及小津安二郎的电影美学时,“榻榻米镜头”也是必定会被提及的电影手法。
电影《秋刀鱼之味》(1962)中通过平视镜头展现父亲想起出嫁的女儿,不禁陷入思念之中。这部作品不仅是小津的遗作,作品中也处处透露出小津失去母亲后的失落感。观众们也可以通过相关场面真实地感受到电影主人公独有的暮年空虚之感。

在小津的另一部力作《东京物语》(1953)中,平视镜头的运用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探望好长时间不见的子女,老夫妇来到东京。但儿子和女儿都以工作繁忙为由疏于招待父母,只有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三儿媳真诚地招待老两口。
老夫妇和三儿媳一起喝茶的场面。小津善于运用与日本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榻榻米镜头”去捕捉和反映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的一些“家庭问题”。 是枝裕和导演被誉为“第二个小津安二郎”,在他的电影中也经常发现平视镜头的运用。

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获奖作品《小偷家族》(2018年)中,以偷东西为生的“小偷家族”们的居住环境便主要通过平视镜头呈现。虽然他们在破旧简陋的空间里艰难生存,但互相给予温情,相互抱团取暖。
导演用平视镜头去捕捉人物,观众们可以像观看纪录片一样,不带任何偏见去走入小偷家族的生活。
金秉祐导演的《恐怖直播》(2013)也是一部有效利用平视镜头拍摄的电影。影片中饰演“国民主播”的河正宇的大部分镜头都是用平视镜头拍摄的。导演通过手持摄影机(handheld,手持相机或照明设备等)的水平镜头捕捉河正宇与恐怖分子进行通话的相关画面,给观众营造出现场感和真实感。

李宰圭导演的《完美的他人》(2018)几乎所有场面都用平视镜头拍摄。久违聚到一起的朋友们各自分享手机内容,电影中以这种游戏的方式呈现朋友间互不所知的另面真实。电影中登场的人物主要坐在餐桌椅上,导演用平视镜头捕捉他们的画面。

无论是呈现在餐桌上面对面吃东西的画面,还是呈现互相分享手机通话记录,短信和电子邮件的过程,平视镜头的运用赋予了场景微妙的真实感,同时也更有利于观众沉浸于影片之中。
翻译 / 蛋蛋 排版 / 优琪
你们的 “点赞”、“在看” 、“评论”、“分享”
就是小画(mai)前(zhou)进(bian)的动力^^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版权归拥有者所有
*禁止二改二传截取部分,谢绝任何形式转载,请勿摘抄复制
画外音VoiceOver
微博画外音voice_over_
微信号voice_over_
B站畫外音voice_over_
投稿p78i6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