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26 实证论

2023-04-16 11:13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26、实证论


  十九世纪上半期产生于法国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是法国的孔德,主要代表还有英国的斯宾塞。当时,在欧洲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实证论的出现反映了资产阶级从革命的阶级向反动的阶级转化。

  “实证”一词是“确实的”意思。实证论标榜依据“确实的”事实,抛弃“抽象推理”,认识只有经验事实才是“确实的”,科学就是对于教育事实的描写和记录。实证论对经验事实的解释是唯心的,如孔德认为经验事实是由人们的主观感觉所构成。他宣称事物的本质是超乎人们感觉之外的,不可能认识,也不需要去认识,诬蔑唯物论把感觉看作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是以“抽象推理”为依据的“形而上学”。斯宾塞也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不能被认识的,这一“科学所不能认识的世界”,正是宗教信仰活动的领域。这说明实证论排斥真正的科学认识,宣扬僧侣主义,完全是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论。

  实证论自称是超乎唯物论和唯心论之上的“中立性”、“无党派性”的哲学,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既然它认为人们感觉经验之外的东西都是“不确实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那就是地地道道的主观唯心论。列宁指出:“在哲学上企图超出这两个基本派别,这不过是玩弄‘调和派的骗人把戏’而已。”[1]

  实证论把社会发展史看成是思想和认识的发展史。孔德胡说社会的发展必然要经历“神学阶段”和“形而上学阶段”而达到“科学阶段”[2]。他把资本主义社会说成是“科学阶段”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极力为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制造理论根据。斯宾塞鼓吹庸俗进化论,只承认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否认质变;胡说事物中的对立面必然趋向调和或均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都达到了均衡。他还提出反动的“社会有机论”来对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胡说社会的各阶级就像生物机体的各器官,劳动人民服从资本家,犹如社会机体的各部分服从它的头脑,以此来论证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合理的”和永恒不变的。


注:

[1] 《列宁选集》第二卷347页。

[2] 即实证阶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26 实证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