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3.6 个人崇拜
【本文转载自《哲学小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6、个人崇拜
崇拜个别人物,把个别人物看做是超群的天才,创世的英雄的一种社会现象。这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在对待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表现之一。个人崇拜是一切剥削阶级用以愚弄和欺骗人民群众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个人崇拜是不相容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包括英雄人物也是群众斗争实践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群众斗争实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英雄人物,奴隶暴动产生了斯巴达克式的人物;农民起义产生了陈胜、吴广和李自成式的英雄人物;工人运动产生了马克思式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历史唯物主义也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人民需要有能够代表他们利益和意志并站在历史斗争的前列领导他们前进的先进人物。但这同把个别的领袖人物当作“超人”来崇拜,是截然不同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反对个人崇拜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严肃任务。个人崇拜是过去人类历史长期遗留下来的一种腐朽的思想残余,它不仅在剥削阶级中间,而且在小资产阶级中间有基础。在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之后,即使剥削阶级消灭了,小生产已经由集体经济代替了,而个人崇拜这个思想残余和习惯势力,还会在人们的头脑中长期存在,还有可能给国家许多工作人员,甚至给某些领袖人物以影响。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再证明,任何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物,如果骄傲起来,脱离集体领导,脱离人民群众,把个人凌驾于党之上,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就会滋长起来,以致使无产阶级的领袖犯严重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反对个人崇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