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佳作 | 宏大主题“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议论文4篇

2021-01-13 09:46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虚拟主持人阳阳,是利用“动作捕捉系统”核心技术制作的。这一技术目前主要被应用在美国的好莱坞大片特效中,是由归国创业的博士刘昊扬和他的团队研发而成的。他们的目标是做一家“百年老店”,希望通过核心技术创新,把“中国制造”打造成“中国创造”,赢得世界的尊重。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作文解析】

(一)试题分析

材料概括:刘昊扬及其团队希望通过核心技术创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材料由三句话组成:

第① 句——利用核心技术制作春节晚会虚拟主持人。

第② 句——核心技术的运用以及研发者:归国创业的博士刘昊扬和他的团队(中国人——归国创业、学成归来创业)。

第③ 句——研发者的目标(研发动机):“百年老店”(做大做强、有特色)、中国创造……获得世界认可。


(二)关于“中国创造”的思考:


1. “中国创造”的概念

(1)“创造”——“制造”

创造特点:以创新为基础、前所未有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带有探索性的

    制造特点:根据已有、他人的理念,将其付诸实施,“照猫画虎”的模仿。


  (2)“中国创造”——“中国制造”

“中国创造”:中国是先进理念的创设者和实践者,得到国际认可,拥有领域主导权、控制权,引领时代、世界的潮流;

“中国制造”:中国是具体的操作者和加工者,被动、受人控制;

二者关系:(突出中国创造)

要中国创造不要中国制造;

在中国制造基础上进行中国创造;

不要满足于中国制造,更应追求中国创造;

中国制造起步,中国创造提升;

中国创造代替中国制造……


(3)可以参考的素材:

历史上的中国创造(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引领世界):诸子哲思、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唐诗宋词、三彩青花……——当下的中国创造(开创性的、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5舰载机、海尔集团研发、虚拟成像技术……

概括:

创造的对象: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技术、艺术、思想、理念)……

创造的影响:中国特色的——世界的……


2. “中国创造”的主体

中国——中国人(归国创业的博士刘昊扬和他的团队:精英)——未来的精英(青年: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3.“中国创造”的意义

历史、现在、未来:当下意义:中华民族的复兴,赢得世界的尊重

中国、世界:强国——惠及人类

……


4.“中国创造”的做法

(1) 自信心态:历史、现实依据

(2) 责任意识:为民族、为国家

(3) 创新意识:“百年老店”——创新意识常在;

(4) 开阔视野:学成归国、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5) 博大胸怀

……

特别提示:

对材料的分析鼓励学生有创意的思考,言之成理即可。谈“中国创造”即35分以上,语言、表达、认识有一点突出即可加分。



让中国创造破茧而出

羊年春晚,阳阳成了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元素,它不仅仅是团圆佳节的一枚开心果,更是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一步飞跃。


几千年前,打在中国身上的标签也并非制造,指南针、火药,哪一个不是外国来使漂洋过海前来求教的目标,那时的我们不仅仅是创造,更是首创!


几千年后,当我们褪去了繁琐的华服长褂,换上了简洁的现代服饰,当我们放下了笔墨纸砚,握起了细长的笔杆,当我们将汉字化繁为简,当我们从一个时代走向另一个时代,却似乎也将中国创造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我们游山玩水,享受高效率高质量的产品,定睛一看,贴的却是“Made  in  China”的标签;我们闲居家中,发现一部精彩的节目,却又仿制国外。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历史悠久的古国,却为何要过着频频效仿的日子呢?


前不久,真人秀节目颇受大众追宠,《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成为了街头热议的话题。然而,他们却都是效仿了韩国的综艺节目,有时,甚至连活动内容也是照搬“原著”,若一批人将台词用中文演一番,毫无新鲜元素又有何必要?


“中国制造”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我们更加需要的,却是融入了中国风土人情的创造。《舌尖上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何尝不是由“仿”走向“创新”的破茧之举呢?在我眼里《甄嬛传》赢得的外国媒体的关注与效仿不就是为“创造”赢得了一声喝彩,为中国赢得了一份尊重吗?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是一种质的飞跃,它需要我们从手工制作走向脑力创造,让好奇心与创造力成为生活的必要元素。它是从笔管到笔芯的转换,从外包装到内核的改变,从执行者到策划者的提升,从体内到脑力的飞跃。


从中国制造的遍布大街,到中国创造的映入眼帘,当是每一位华人的梦想与目标。




让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回首羊年春节联欢晚会,相比与往年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多了一位虚拟主持人阳阳。殊不知阳阳可是高科技产物,他是由归国创业的博士刘昊扬和他的团队自主研发的“动作捕捉系统”制作的。


这则消息实在令人欣慰,终于有朝一日中国也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不再依靠引进技术,使中国创造登上了舞台。而更令我自豪的便是如今美国引进了“动作捕捉系统”并应用于好莱坞大片特效中,这难道不已经让中国创造走向世界并赢得世界的尊重了吗?


想必是中国被贴着“世界工厂”的标签太久了,“中国制造”已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脑海里。然而我想,凭借中国如今的国力,我们有足够的能力自主研发,撕掉中国制造的标签,让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自古以来,中国从不缺乏有识之士和有志之士。拥有这些愿意潜心钻研、将心血浇灌于科研土壤的人才,中国便拥有让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最大资本。他们之中,有如钱学森、邓稼先一般的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选择回国之人,亦有如中国导弹之父于敏一般在国内钻研苦读之人;有如我们的祖父辈一样的前辈,更有象刘昊扬和他的团队一样意气风发的青年人。我想有这样一群人才,使中国创造走向世界,可指日而待也。


更何况,中国自古有着发明创造的传统。四大发明享誉世界;浑天仪、地动仪领先西方千百余年;沈括的《梦溪笔谈》更记载着数不胜数的新奇创造。而当下,我们亦已经有了一些中国创造的战果。在世界创新博览会上,中国创造的takee全息手机让人眼前一亮;刘昊扬的“动作捕捉系统”也已被好莱坞应用。如此看来,中国创造正在走向世界。


让中国创造走向世界之路还很漫长,毕竟让世人眼中的“中国制造”蜕变为“中国创造”仍需一段时日。如此,便更需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奋发向上,为中国创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我们的创新思维,潜心求索让中国创造享誉世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创造,在路上

以前,听闻中国每生产一部手机,就要像美国交纳5美元的专利费,中国仅仅是制造手机。亦听闻中国GDP超越多数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感叹中国仅仅是体力劳动创造“财富”,何时能一展雄风,展现“中国创造”赢得世界尊重呢?我说,不要急,“中国创造,在路上”。


羊年春节晚会上的虚拟主持人阳阳,利用目前主要被应用在美国好莱坞大片特效的“动作捕捉系统”核心技术,有归国创业的刘昊扬和他的团队研发。这难道不是“中国创造”在进步的表现吗?有如中国自主研发的“钛客”3D手机,运用先进的全息投影、远程操控等技术,赢得了国际大奖。这难道不是中国创造在进步的表现吗?越来越多的高铁线路开通,中国高铁的最快时速可达300Km/h,可与日本新干线,世界顶尖的轨道交通技术相媲美。总理李克强出访时也时常赠送高铁模型,推广中国的高铁,这难道不是“中国创造”在进步的表现吗?


是的,无论是“动作捕捉系统”的核心技术创新,还是3D手机全息显示远程操控的核心技术创新,抑或高铁的快速行驶核心技术创新,都是“中国创造”在进步发展的体现,毫无疑问这只是一小部分。中国要想实现从“Made in China”到“Create in China”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那么我们能做什么以加快技术革新的进程呢?


从个人来看,作为国家新生力量的我们要怀一颗为国家奋斗的心,怀抱科学态度学习,不崇洋媚外,而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积极参加类似“明天小小科学家”的活动,开阔视野。从社会国家看,加大对人才建设的资金投入,鼓励个人和社会技术探索与革新是推动其发展的不二法门。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以“中国创造”赢得世界的尊重,而我们会见到越来越多的“Create in China”……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当我们穿梭于世界各地时,“中国制造”四个字就像是我们身上必不可少的一件衣服,永远无法摆脱。有人为中国制造的头衔感到羞耻,无时无刻不想脱去这层束缚,但仔细想来,其实不必如此极端。


中国制造其实并不是如此不堪,它恰恰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强大,这是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分不开的。且更是因为我们强大的制造业,为我们GDP增长的贡献也不容小视。中国制造就像我们生活的物质基础,带给我们生活的基本来源,小到一个螺丝,大到一幢房子,如果没有中国制造,何来这些生活必需品?所以说,中国制造是我们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环。欧美国家之所以缺少本国制造,是因为他们早已经历过这个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就是最好的佐证。


所以说,我们对于中国制造的大力批判是大可不必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循规守旧,固步自封,对现状沾沾自喜。


因为,不得不说,中国作为经济强国,其创新实力与其并不匹配,可呢过是过分依赖于中国制造的小利小益,而未看到眼前中国创造更大的潜力。所以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改变,不光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更是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激发出我国尘封已久的创新活力。中国只在知识一个阶段,做到中国创造才是真正目标。一味的复制别人的产品段时间或许游泳,但却难以弥补国人长期的物质精神需求。“不进则退”便是这个道理。


如今,已有不少中国企业卖出了中国创造的第一步。小米手机吸收外国经验,创造出属于中国专利的智能手机。因其低廉的价格和优质性能在市场上热销;同样是国产的红旗汽车经过研发创造也获得了大批市场。但有些人为盲目追求中国粗昂早,而不顾条件制约。李阳作为英语教师近日推出一款手机来博得眼球,其市场之萧条可想而知。


所以,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不要过分追求某一方面,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二千金,落后或超前的发展都会成为制约成功的因素!


佳作 | 宏大主题“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议论文4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