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的原理
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纳税的目的;
税务筹划特点
合法性、筹划性、多维性、目的性、专业性
税务筹划维度
战略结构:①股权架构 ②组织形式
商业模式:业务模式及交易结构设计
税务管理: 税收政策执行
1、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

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税种与税率的区别

2.变更纳税人性质
一般纳税人 ↔ 小规模纳税人
(以连续12个月销售额500w 为标准)
一家生产制造企业,是一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13%增值税税率,2021年底预计2022年不含税收入800w, 但目前进项比较少,只占销项的20%,如何通过业务结构的设计降低企业增值税?
变更纳税人性质
方案前:
销项税额=800*13%=104w
进项税额=104*20%=20.8w
应纳税额=104-20.8=83.2w
实务中变为小规模公司有几种设法呢?
实务中,有2种公司设立搭配
1. 原来的A 公司为一般纳税人,新设的B 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
直接分立为B和c两个小规模纳税人公司;
2.变更纳税人性质
方案后:
直接分立为B 和 C 两个小规模纳税人公司, B和C 每家400w 不含税收入
B应纳税额=400*1%=4w 应纳税额=400*1%=4w
应纳税额=4+4=8w
节税额:83.2-8=75.2w
3.低纳高抵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之间的低纳高抵;
比如某一企业资产总额2000w,人数200人,年底收入500w,成本费用199w, 应纳税所得额301w; 当月又发生一笔运输费用支出1w 元,其中增值税税款825.69元(10000/1.09*0.09);如果这笔税款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是300w, 则本企业符合小型微利的条件,即可享受小型微利的税收优惠政策;
方案前:
增值税=-825.69元
企业所得税=300.083*25%=75.02万
纳税总额=75.02w-825.69=749,380.73 元
方案后:
企业所得税=100*2.5%+200*10%=22.5万
纳税总额=22.5w
4.征收方式筹划
由 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简称核定征收;
查账征收是由纳税人依据账簿记载,先自行计算缴纳,事后经税务机关查账核实,如有不符时,可多退少补.;
查账征收根据利润计算,简单来说:利润总额=收入-成本-费用
核定征收根据收入计算,简单来说:利润总额=收入*应税所得率
其应税所得率是核定的,比如服务业就是10%,建筑业是7%,贸易业是5%

个人生产经营所得五级累积税率

4.征收方式筹划
假设一家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年不含税收入500万,不含税成本费用合计200w;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政策,综合税负是多少?
查账征收:
应交个税=(500-200)*35%=105w
核定征收:
应交个税=500*10%*30%-4.05=10.95w
分拆业务筹划
1.一个工业园区租给企业,只收管理费或者租金,这样的合同有利于企业吗?
2. 如果将业务拆分,分清楚房屋建筑物面积是多少,空地面积是多少,然后分别
作价按每平方米多少支付租金,这样操作对企业是否有利?
分拆业务筹划
A 园区运营方有一个产业园区,租给B企业约定包含物业水电每年租金按20w 收取;
问题:
1.如果业务不拆分租金20w, 缴纳多少房产税?
2.如果将20w 拆分为房屋建筑物15w, 空地面积5w, 需要缴纳多少房产税?
分拆业务筹划
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产。所谓房产,是指有围面和围护结构,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 学习、工作、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但独立于房屋的建筑物如围墙、暖房、水塔、烟囱、室外游泳池等不属于房产;但室内泳池属于房产。
根据税法规定,房产税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1、第一种,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30%后的余值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房产原值x(1-30%)x1.2%
2、 第二种,按租金收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年租金收入x适用税率(12%).
不拆分:房产税=20*12%=2.4w
拆分:房产税=15*12%=1.8w
税务筹划注意事项:
业务相对独立性 符合行业惯例 符合行业逻辑
无论怎样的业务分拆,资金流、发票和合同的一致性是确保业务真实合理的最重要证据链。
好的税筹,不仅真实、合理,而且所有的逻辑顺畅,证据链完备统一,这才是完美筹划的应有之意。
在拆分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像一些服务业其实是很难取得相应成本票的,这时候在选择企业组织形式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可以核定征收的企业,现在一般都是采用核定征收的企业都是个体工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