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马岛之鬼》(Ghost of Tsushima)

2023-09-01 22:45 作者:_不破愛花_  | 我要投稿

《对马岛之鬼》(Ghost of Tsushima)的故事是比较简单的,蒙古入侵对马岛,地头(领主之意)志村率全岛的八十位武士(一种贵族身份,是统治阶层也是军事主力)抵挡,落败被俘,志村的外甥,也就是主角境井仁死里逃生。蒙古军首领赫通汗想要尽可能的招降武士,除了占领日本,还试图积蓄力量取代他兄长忽必烈,因此没有马上处决志村。

境井仁在落败之后,发现以武士的信条和作战方式是无法击败强大的蒙古军的,于是他逐渐改变了作战方式,从光明磊落的正面对决变成了利用道具和地形的暗杀,由此他也获得了“战鬼”的名号(类似鬼武者,像鬼一样的粗暴)。在以战鬼的方法救了舅舅志村之后,仁与志村,也与本土支援的武士们,一起对抗蒙古。但舅舅与外甥的理念随着对蒙古的战斗渐行渐远,最终在一场久攻不下的攻城战里,由于仁采取了下毒的方式夺得城池后,志村与仁彻底走向决裂。

志村囚禁了仁,但仁逃脱了。仁并没有与舅舅对立,而是追随蒙古军直到对马岛最北端,在这里仁将与蒙古军进行决战,仁潜入志村的营地留信邀请舅舅一起参与决战。志村最终参战了,配合仁击败了蒙古军,仁也亲手杀死了赫通汗,解除了对马岛的生存威胁。战斗结束后,志村在境井仁的旧领约仁相见,此时舅舅志村告诉仁,远在本土的幕府将军已经下令剥夺境井家的领地,并要求地头志村捉杀舍弃武士而有叛乱之患的仁。

志村曾经在境井仁的父亲征讨叛乱败亡时收养了仁,以武士之道将仁养大,视仁为己子,期盼仁能够继承自己,成为对马岛的地头。但如今,在境井家墓园的枫树下,舅舅和外甥用武士的对决来为各自的信条正名。击败舅舅后,玩家可以选择杀死舅舅,或就此离去。选择离去,舅舅将因没能抓捕仁而被将军处死。

 

-----------------------✂---------------------------

 

游戏的剧情虽然简单,没有什么悬念或谜题或诡计之类具备引人入迷的特质,但是如果以我们如今的视角,去审视这个剧本,设身处地地体会角色在戏剧舞台上的命运,也可以看到一些更有深度的东西。

最开始吸引到人的,便是人们在巨大变故时的命运。它无疑也是一种力量,蒙古入侵者的力量,大过了对马岛上这些武士的力量,这种对比悬殊到了将武士之力量、信条抹灭的地步。在游戏中志村会提及对马岛过去的历史,这里原本是一片混乱无序的小岛,直到武士们来到岛上,才建立起了秩序。武士的力量强过于岛上那些强盗、海盗们的力量,这种力量带来的是秩序、安定、保障、和平。而蒙古的力量,尽管更为强大,带来的却是相反的东西。或许也可以这样说,蒙古人追求的也是同样的秩序与和平,但是却是由蒙古人来主宰的那种和平,为此,蒙古人的力量便要以毁灭的方式来实施。

志村在培养少年的仁时,通过言传和身教,将武士的信条教授给少年仁:

 

志村教授完少年仁练习使用武器后(也是游戏中的教学部分)。

志村 

吃饭前,我还要再考考你。武家世世代代都恪守不渝的信条。说说看那些我们引以为鉴的美德。

仁   

对主君忠心、克制自身情绪…还有…

志村 

你答得出来的。

仁   

荣誉。要英勇作战维护境井家之名。

志村 

这是你父亲的说法。对你而言,何为荣誉?

仁   

应该是…保护百姓。保护手无寸铁之人。

志村 

你真是心地善良。(日语发音是:“温柔”)但是最重要的是…武士必须展现效忠主君的过人胆识…浩然正气…做到自制。

仁   

说得倒是容易。

志村 

这从来不容易,仁。我每天都为此煎熬。但我们必须恪守信条,才能为百姓立下榜样。还要忠于自我。这就是荣誉的真谛。


武士的信条,便是对力量的控制。正是这种对力量克制的运用,使得武士并非是暴力的奴仆。然而这种控制却在蒙古人的力量面前,削弱了自身,使得武士们落败。面对这种力量的对比,一开始仍然想要恪守武士信条的仁不得不做出改变,这种改变并不是立即会得到认同的,在仁从背后刺杀了一名蒙古守卫后,他回想起曾经的相似场景。

 

志村被刺客偷袭受伤并顺势砍伤刺客后。

志村  

有刺客!遣川来的。

仁      

叛徒!你竞想从背后刺杀地头大人?

少年仁试图上前挥砍受伤的刺客。

志村 

境井!克制一点。我们并非无法之徒…跟这人不一样。我们可是武士。

   

他想杀了你啊。他必须偿还自己罪孽…用命来还。

志村 

直视他的双眼。让他明白武士绝不因为愤怒或恐惧而行事。再取他性命。要心怀荣誉。

少年仁按照志村的话了结了刺客。

志村 

临阵对敌时,要正面迎战。取敌性命时,要直视对方双眼。心怀勇气,与敬意。

志村用受伤的手臂拍在少年仁的肩膀,说

志村 

这就是我们的武士之道。只有懦夫才会躲在暗处出手。

 

这种暗杀的做法是对力量改换形态的运用,并且直接违背了武士之道。当一个人采取与曾经的信条、行为相反方式行事时,他势必要为这种违背寻求新的定位。在仁这里,一开始是为了报答结奈的救命之恩,刺杀是为了从蒙古人的营地里救出被囚禁的结奈的弟弟孝。再后来,这种暗杀的手法用效果证明了自身——它不仅能消灭蒙古人,更能让蒙古人在心理上产生恐惧。凭着这种功效,仁将这种暗杀手法与驱逐入侵者、保护岛上百姓这样的目标关联起来,用目标的合法性来为手段的合法性证成。

仁也是靠着这样的做法,消耗着蒙古人的力量,将舅舅志村大人救了出来。志村并不认同仁的做法,尽管如此,我们在游戏中也可以看到舅舅并非是迂腐之人,他明白仁这样做的益处,也认同在实力悬殊的差距下,仁的某些做法是可行的。因此舅舅也是告诫仁不要忘了武士的信条。

转变发生在幕府增援的武士到来,而志村将率领他们一同夺回自己的属地志村城的战斗中。蒙古人依靠志村城的天险阻挡武士们,在首次攻城中,幕府派来的武士死伤甚多。在此情形下,舅舅志村仍然坚持要在休整之后正面攻城,而仁则自行选择了潜入城内对蒙古人的水和食物下毒。正是这个举动让志村与仁彻底决裂,志村坚持认为仁这么做违背了武士之道,从此不再将仁看作是武士。

而我们代入志村和仁的角度,就能够看到他们的选择甚少。志村之所以选择正面攻城,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武士战斗的信条,也是因为他统帅着幕府将军派来的助战武士,那些武士也持着同样的信条。他不可能采取不光明正大的方法去攻城,他必须正面进攻,否则他将在将军派来的武士面前丢失武士的荣誉,这必定会让他无法再担任对马岛地头之职,进而妨碍到他将地头之职传给仁的心愿。而在仁这边,他看到的是将军派来的武士大量伤亡,再战下去,这种损失必定会伤及舅舅在助战武士群体中的声望,进而动摇将军对其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仁更愿意自己冒险,而不愿看到武士和平民的无谓死亡。

无论是有意识地认识到了也好,或是无意识中践行也好,对于志村而言,武士的信条、武士之道都意味着武士作为统治阶层合法性重要来源,尽管武士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是本土的将军。但是,在对马岛这片远离本土的边陲之地,将军只是遥远之地的一个符号,真正能够让被统治的民众看到的,是武士能够审慎地使用自身的力量,而非像那些被力量所支配的强盗、海盗、刺客们。在舅舅眼中,首要的武士之道便是忠义,对将军的忠心,是以武士能够控制自身的力量来表现的。武士不是随自己喜好滥用力量之人。

在游戏中可以接触到对马岛上被统治的民众,这些人正是看到了仁作为武士的身份,才信靠地向仁求助。可见这种武士信条不仅仅是统治阶层的武士所持,连被统治的民众也是所知一二的。也正因如此,僧人(他们是被统治阶层里更有文化的群体)才会在得到仁的帮助、目睹仁的作战方式后,提醒仁不要过度使用不该用的力量。武士信条是对力量的规范,偏离这个规范,力量的运用就会失控,哪怕这种力量仅仅是用来对抗蒙古人。

武士是运用力量的模范,是众人效仿的对象,也是行为规范的合法性来源,当力量被不当的使用时,纵然武士本人并没有滥用的意图,对于追随武士之人、效仿武士之人来说,他们的作为就很难保证了,更何况武士要对抗的人。当仁采用下毒的方式对付蒙古人后,蒙古人很快也学会了使用了同样的毒物,将其用在对马岛的民众身上,以及用来对付仁本身。这让人想起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82中讲到“战争是一个粗暴的教师”,舅舅志村说:“你教会了我们的民众忤逆尊长,那你怎么认为你的徒众就不会忤逆你呢?”尽管志村这样说,是站在将军的角度,以统治者的角度评判仁的作为。

舅舅志村无疑对仁有着深爱,这是那种亲情的爱,拥有这种爱里理所当然的深厚和偏私。少年仁被舅舅志村收养后,一次听说舅舅有了儿子就会抛弃自己,为此慌促,舅舅让仁放心,说绝不会抛弃他。在游戏的最后,舅舅表示了未曾以父子一般共同驱逐蒙古的遗憾时,仁对舅舅说,不妨续弦重新建立家庭。可知舅舅对少年仁的保证并非虚言。在仁采取了过格的手法对付蒙古人后,舅舅偏袒地建议仁可以把他的作为都嫁祸给结奈这些人,以维持武士的清名,只是被仁拒绝了。

非常时期让所有人进入了例外状态,在这种例外状态里,过去的信条、守则、恩情、尊卑、次序都要让位于应对当下的危机。可以设想,若没有蒙古人的入侵,仅仅是对马岛内那些武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并不会震荡志村和仁之间的关系,仁会按照舅舅的所庇护所铺设的道路,继承地头之职,以武士之道治理对马岛。然而当例外来临,克制力量将导致落败,保护百姓和对主君忠心尽管都是武士的信条,但两者之间随着抵抗蒙古之战的进程愈来愈无法兼容。善与善之间的共存被打破,一种善开始对立于另一种善,仁将被迫做出的选择,这便是修昔底德说:“在和平繁荣的时候,城邦和个人所采取的行动,其动机都比较纯正,因为他们没有为形势所迫而不得不去做那些他们所不愿意去做的事。”仁对武士信条的逾越,使他与志村之间生出裂隙,然而这并非是舅舅与外甥的裂隙,而是武士与地头的。确实,人并非生活在一种身份里,而是多种身份、各种各样要扮演的角色在自身共存,而这种共存在这非常时期已成奢梦。我们无意去苛责谁,因为每个不幸落入这类困境的人,都会发现尽善尽美的选择是不存在的。由此,在这个和风游戏之下,我们看到了希腊悲剧的内核。


《对马岛之鬼》(Ghost of Tsushima)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