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任务: 遂行屏护(连排级) (17-2-9225)
条件:单位作为上级指挥部的一部分或独立作战,受领为更大的部队静止/行进间屏护的作战命令(OPORD)/片段命令(FRAGO),命令明确指出屏护的大致轨迹、屏护持续时间、屏护必须建立的时间,同时受领了交战规则(ROE)的指导。间瞄火力可用。单位能够与上级、邻近、下属分队联系。注意,军事或民事人员、联合或跨国合作伙伴和社交媒体可能会在作战环境内出现。本具体任务的一些固定流程应当能够在有限能见度条件和MOPP4条件下执行。
标准:单位依据单位SOP,命令,上级指挥员指导(higher commander’s guidance)遂行屏护。单位不能允许任何敌地面分队在未被检测到/未被报告到上级指挥部的情况下通过屏护线。单位保持对敌侦察和主力的接近途径不间断的监视;检测所有在作战地域内的敌人活动;为被屏护部队提供敌接近途径的预警;在屏护部队自身能力内消灭或击退敌侦察分队直至达成作战命令指定的转移阵地标准。单位遵守ROE。
具体任务步骤和评估标准:
规划
*1. 单位指挥员利用可能的通讯设备、地图、情报摘要、态势报告(SITREP)、其他可用的信息来源,来获取并保持对态势的理解。
注:情报来源包括连对情报支持组(CoIST)、人力情报(HUMINT)、信号情报(SIGINT)、图像情报(IMINT,包括无人机(UAS/UGS))。
*2. 单位指挥员受领作战命令/片段命令并发布预先号令(WARNO),预先号令应最少包括以下内容:
a. 屏护的任务或任务特征。
b. 发布作战命令的时间和地点。
c. 参加本次屏护的单位或分队。
d. 单位SOP中未指出的特定具体任务。
e. 屏护的时间表。
*3. 单位指挥员遂行分队领导程序发展命令。
*4. 单位指挥员和被保护部队的指挥员协调,协调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a. 协调为完成屏护任务,是否需要任何必要的增援来增加屏护纵深。
b. 协调屏护的大致轨迹及有效时间(若需要)。
c. 重申责任地域(area of responsibility(AOR))。
d. 确定单位和被保护部队之间保持的间距。
e. 确定战斗交接标准(battle handover criteria)/目标交接标准(target handover criteria)和图像控制措施。
f. 协调特殊需求或约束条件,例如观察感兴趣的地域(named areas of interest(NAIs))或目标感兴趣的地域(target areas of interest(TAIs))。
*5. 单位指挥员规划屏护任务,采取以下动作:
a. 与上级指挥部和邻近单位协调获得所需情报产品,通过使用地图和其他地形产品做地形分析。
b. 遂行地图侦察,采取以下动作:
(1) 识别屏护轨迹、朝向、侧翼和后方边界、感兴趣的地域(NAIs)。
(2) 识别敌接近途径和敌侦察分队和渗透分队可能的目标区。
(3) 识别并标记临时控制措施和下车/上车点。
(4) 选定易于向后方转移阵地的道路或区间。
(5) 通过数字手段/常规手段向下属单位分发数据。
c. 确保作战保持以下警戒原则:
(1) 确定被保护部队、地域、设施的朝向。
(2) 执行不间断的侦察。
(3) 提供精确的预警。
(4) 提供给被保护部队反应时间和机动空间。
(5) 保持与敌接触。
d. 遂行任务分析,采取以下动作:
(1) 识别行动地域或感兴趣地域的范围限制。
(2) 确定障碍位置、朝向、类型、纵深、构成。
(3) 通过考虑以下信息评估敌人:
-确定行动节奏。
-确定行动重点。
-确定敌行动方案。
e. 发展监视和侦察计划,采取以下动作:
(1) 发展能满足CCIR/PIR和能完成指挥员意图的计划。
(2) 若UAS和空中侦察资产可用,则需要整合二者,将其前出至屏护线前方。
f. 将单位编组成最适合完成任务的编组,采取以下动作:
(1) 指派单位负责观察、识别、报告敌动作。
(2) 根据需要,协调扩充额外的作战资产和后勤保障资产。
(3) 通过布置加强的后勤保障分队/防护分队(如工兵),为机动分队提供支援。
(4) 指派警戒部队掩护可疑敌接近途径。
g. 规划整合空地资产。
h. 规划定位各指挥分队。
i. 指定哪个单位负责屏护部队后方地域和被屏护部队行动地域之间的地域。
j. 指定图像控制措施,包括:
(1) 初步屏护线,在屏护大致轨迹的前方但也在支援的间瞄火力射程内。
(2) 后续屏护线(规划成阶段线)。
(3) 越线换防图像和渗透通道。
(4) 屏护的左右界限(同后方边界的阶段线)。
(5) 下属各分队的区间、地域或边界。
(6) 集结点、汇合点、接触点、检查点。
(7) 观察所的大概位置(确保观察所能够观察到进入区间的接近途径)。
k. 指定感兴趣地域并指派观察人员。
l. 用上级指挥部片段命令给出的透明图,标注单位的图像控制措施,随后将透明图分发给下属单位。
m. 基于以下内容建立交战标准:
(1) 敌人部队规模。
(2) 敌人单位类型。
(3) 敌人单位活动。
n. 整合火力支援计划。
o. 整合工兵障碍计划。
p. 整合后勤保障并采取以下动作::
(1) 将后勤保障资产的行进和就位位置整合进机动方案。
(2) 将再补给行动整合进机动方案。
(3) 确保侦察分队有足够的支援。
(4) 为每个分队的位置规划补给路线。
(5) 为高风险行动规划立即的支援。
(6) 规划并协调伤亡撤离资产。
(7) 为关键后勤保障资产的行进建立卸载补给点。
(8) 规划预先约定的命令执行特定活动的控制措施,物流分进点(logistics release points (LRP)),单位保障收集点(unit maintenance collection points(UMCP)),急救车交换点(ambulance exchange points(AXPs))。
q. 为在抵达初步屏护线前可能发生的接触发展应急计划。
r. 规划执行前方屏护、后方屏护、侧翼屏护任务的单位的行进。
s. 规划有限能见度监视的需求。
t. 规划连续跃进、按单位作交替跃进、不间断行进的行进方法行进。
u. 若必要,协调越线换防。
v. 确保所有下属指挥员能够理解计划。
准备
*6. 单位指挥员公布命令并给单位分发所有片段、附件、所需透明图。
*7. 单位给出执行屏护的命令。
执行
8. 单位通过以下三种主要的方法行进至屏护线:
a. 做满足情报需求的地带侦察。
b. 做避免与敌接触的渗透并建立屏护。
c. 战术道路行进至屏护线。
9. 单位占据屏护线,采取以下动作:
a. 建立静止屏护(stationary screen):
(1) 在地带侦察后,基于具体任务和任务变量(METT-TC)决定临时编组是否有变动。
(2) 为单位和主要观察所确定主要屏护朝向。
(3) 确定交战标准。
(4) 确定转移阵地到后续屏护线(同时保持与敌接触)的方法。
(5) 确定加强的机动部队初始位置,确保其提供针对在单位作战地域内的敌侦察的灵活反应。
(6) 确定能够使用LRAS3协助观察并根据需要提供掩护(overwatch)的阵地。
(7) 确定对NAI的短期和长期轮换监视的需求。
(8) 确定观察所之间的或支援观察所的巡逻队需求。
b. 使用cueing(整合一种或多种侦察或监视系统提供信息,此信息会指导另一系统后续收集更详细的信息)、mixing(使用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资产来针对相同的情报需求进行收集)、redundancy(使用两个或多个相同类型的资产来针对相同的情报需求进行收集)技术遂行侦察,整合单位和其他资产到警戒工作中,确保在行动地域的纵深和前方都能与敌保持接触,这应当采取以下动作:
(1) 将观察所做有纵深地布置并聚焦在NAI上。
(2) 使用UAS和陆航资产侦察单位行动地域前方/侧翼的道路/渗透通道/关键和限制性地形。
(3) 将其他R&S资产转移朝向至位于接近途径、单位屏护线前方/侧翼道路的NAI上。
(4) 将地面传感器布置在进入单位行动地域的侧翼接近途径/道路上。
(5) 布置CBRN侦察组侦察生化攻击并绕过,采取以下动作:
(a.) 将目标获取任务和警戒与侦察任务相同步。
(b.) 同步火力来压制/消灭敌分队或高价值目标(HVTs)。
(c.) 建立侦察交接(RHO)和目标交接(THO)的位置和交接标准。
(d.) 能够支持作战构想的特定图像控制措施。
(e.) 建立行进间屏护,采取以下动作:
(1) 用控制措施控制方便控制行进朝向和屏护朝向。
(2) 为确保单位能够保持对敌屏护朝向,单位转移阵地,采取以下动作:
(a.) 保持在单位行动地域内不间断的监视,采取以下动作:
(b.) 当需要速度且不太可能接敌时,使用不间断行进。
(c.) 当需要警戒且可能接敌时,使用分排或观察所连续/交替掩护跃进。
(3) 若有支援的空中分队可用,则与其遂行协调。
10. 搜寻威胁侦察分队并若需要则发布命令消灭它,采取以下动作:
a. 为在初步屏护线/限制性地形前方获取与敌侦察分队的接触,若R&S资产和空中分队可用,则协调R&S资产和空中分队。
b. 若需要,则指示观察所和巡逻队在初步屏护线时将注意力聚焦于侦察接近途径。
c. 依据火力支援计划使用间瞄火力阻止/骚扰威胁。
e. 遂行反侦察,依据交战标准消灭/击溃/击退所有在单位能力内的威胁侦察分队。
11. 单位与威胁主体获取接触,采取以下动作:
a. 为获取并协助单位与威胁主体保持接触,若侦察和监视资产或空中分队可用,则协调上述资产/分队。
b. 将观察所和巡逻队转移朝向,聚焦到到最有可能的接近途径/NAI。
c. 若侦察和监视资产/空中分队可用,则准备接受来自R&S资产/空中分队的侦察交接/战斗交接/目标交接。
d. 获取目标并依据火力支援计划使用间瞄火力。
e. 按上级指示继续行动。
12. 单位转移阵地至后续屏护线,采取以下动作:
a. 请求转移阵地的许可。
b. 指示面对最具危险的立即威胁的观察所先转移阵地。
c. 持续调整间瞄火力。
d. 与前进中的威胁分队保持接触。
e. 依据命令/单位SOP与其他分队遂行侦察交接/战斗交接/目标交接。
f. 当在后续屏护线建立屏护时,若有能力就向上级指挥部报告。
g. 保持上级指挥部在行动期间被通知屏护情况。
13. 单位完成屏护任务。
评估
14. 在遂行屏护期间,单位指挥员保持态势理解和对态势的控制。
a. 指示分队依据预先约定的命令行进来确保屏护线的连续性。
b. 用片段命令和图像控制措施指示行进。
c. 当各分队占据新屏护线或观察所时,指示各分队做报告。
15. 单位根据需要遂行巩固与重组。
16. 单位根据指示继续行动。
注意:“*”是指挥员要做的任务步骤。
需要的单兵具体任务
具体任务的编号和标题
061-284-3040 使用CAS与敌交战
171-620-0011 在连级遂行地带侦察
171-123-4001 准备排火力计划
171-620-0061 在连级遂行屏护
171-620-0016 在连级遂行道路侦察
171-620-0019 在连级规划火力支援
171-121-4051 准备态势报告(SITREP)
171-121-4046 指导布置和启动预警系统
171-121-4004 遂行屏护任务
061-283-6003 调整间瞄火力
071-410-0010 遂行指挥员侦察
071-420-0005 遂行排机动
171-620-0094 遂行连级重组与巩固活动
071-326-5503 发布预先号令
071-326-5505 发布连排班级作战命令
071-326-5502 发布片段命令
171-121-4045 遂行分队领导程序
需要的团体具体任务
具体任务的编号和标题
07-3-9013 遂行接敌处置
17-2-4017 遂行目标获取(连排级)
17-2-9225 遂行屏护(连排级)
17-6-9225 遂行屏护(营旅级)
17-3-2605 遂行防御
07-2-5081 遂行分队领导程序(连排级)
需要的战斗/乘员操练
具体任务的编号和标题
05-3-D9504 应对间瞄火力
05-3-D0016 应对IED时的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