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方国家失败的悲剧为何重复上演?从人类多元文明说起

2023-09-23 00:43 作者:幼儿园抢饭第一名丶  | 我要投稿

省流笔记:


09:47

亚洲是唯一未完成殖民化的原住民大陆,保留了长期传承的原住民文化,是全球南方原住民文化体系的主体。其他大洲的原住民社会仍在顽强生存,我们需要投入精力探索多元的南方文明体系,以此作为南方世界观的支撑,破除殖民化以来西方一元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魅惑。


00:30

我们准备了一个很重要的系列课程,结合着我们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形成去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创新,我们把这个课程统称为叫做《南方世界观》,其实是想说明南方为什么是南方

04:54

总结:南方为何是南方?后发国家的发展受制于要素结构约束决定的原始积累方式,却要仿照西方殖民历史压迫南方的方式进行现代化建设,形成的制度体系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使得后发国家普遍陷入困境。)
?南方为什么是这个现状以及我们到底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方向?这个课是一个系列课程,在这五讲中呢,我们第一讲讲的是“文明的派生论”第二讲我们讲的是“制度的派生论”;然后剩下的三讲呢,我们讲“全球南方在三次全球化的过程中是怎样形成这种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阶段性演变”那接下来呢,我们讲的是“在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阶段转变、金融资本阶段的新自由主义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发挥作用”。接着呢我们就得解释,在全球化解体这场大危机之中,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系列课程其实是一个既讲世界观又讲历史观、又从历史到现实一个系列的解释,所以希望大家适当的集中点精力,能够跟我们一起把这个5讲24节的课上下来,这样呢便于我们懂得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世界从哪来的、我们身在何处、我们向何处去?


02:10

 那我们下面进入第一讲:文明派生论,这(部分)有6节。这文明派生论我们的副标题给出的是我们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类生存所处的资源环境(我们把它叫做“资源禀赋”),资源禀赋的差异化对人类文明的多元化起着决定作用,也就说“人是不可能拔着自己头发离开地球的。”我们总之是生存在一定的资源禀赋的既定条件之下,这个条件在早期人类的生产能力相对比较弱的情况下,就是在形成人类文明多元化的这个最初的时候,是因为资源禀赋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对人的约束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人类不可能形成同一种文明,一定是在不同的资源条件下形成不同文明的,因此呢,人类文明的多元化呢被差异化的资源禀赋所决定。


03:15

在我们讲这个第一讲——文明派生论之前,我们应该先给大家提出一个基本框架,就是我们的理论假说。我们的理论假说讲的比较直白,我们说,就是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的资源禀赋约束(资源禀赋是个约束条件),决定着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演化的要素结构(总之是要素结构的变化)导致人类的发展

03:31

总结: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的资源禀赋差异决定着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要素结构,要素结构的约束决定了全球化之前人类文明及其制度内生地具有多元性)。那因为资源禀赋约束而导致要素结构的差异,那就演变成了全球化之前人类的文明及其制度内生具有的多元性。由于进入近代,人类多元文明遭遇到近代殖民化的冲击,那因仿照西方现代化但却受制于不同原始积累方式而形成的不同的经济体系组合结构和国家为载体的制度安排都构成了对后续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也就是说后发国家南方之所以是南方,是因为进入殖民化以来,大家都在殖民化的打压之下,但却要仿照啊这个殖民化的始作俑者——西方所谓现代化国家(当年他们是帝国主义、是列强),要仿照列强来压迫我们的这种方式来进入所谓现代化,当我们被他打了之后呢我们要照他打我们的方式来发展现代化。接着你就得进入原始积累,因原始积累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呢它是一个组合在一起的结构,这个结构呢就是国家,这个以国家为载体形成的制度安排就构成了对其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我们进一步的解读呢,是指的在这个制度安排中已经获得了相对比较高的收益的这种利益群体(或者叫利益集团),它对后续制度变迁一定是要求它的制度收益增加、同时呢减少它承担的成本(把这个成本转嫁给其他的弱势群体),那因此这个路径依赖呢,就是主导性的利益集团所推动的制度安排,才造成这种路径依赖,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05:43

人类在一万年左右的历史演变的初期,形成了东西两个河派生出来的两河的地理条件为基础的两种文明。一种呢,是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它是被认为西方文明的源起。在这形成的上古农业,因为其流域面积相对狭窄,两条河最近的地方大概只有40公里宽(从这条河到那条河中间的间距只有40公里)。东方的两河(长江和黄河)和西方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相比它最大的差异,就是两条大河之间的间距非常宽,(长江和黄河)都是发源于青藏高原,一个呢主要流经的面积是在北方;一个呢主要流经的面积是在南方,中间呢是以秦岭为界,形成两条大河,中间隔着大山,它之间的这个间距呢至少是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一个在北方气候带(黄河)一个在南方气候带(长江),所形成的作物的多样性是非常显著的。而我们看西亚的两河,因为间距比较狭窄,它所形成的农作物比较多的主要是麦作,以小麦为主(当然也包括大麦啊燕麦等等),但主要是麦作农业。而在中国这个上万年前形成的两条大河——北方的这条大河黄河它是以黍稷(就是小米啊)为主的这种旱作农业;南方呢,主要形成的是稻作农业,它的农作的体系差异化就非常明显。所以单一的作物体系所形成的单一食物体系逐渐演化成的人们的文化派生于他们所在的这种地理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食物体系,那因此就产生了支撑着西方一元论思想和排他性宗教的条件,就是他的生产结构的条件、经济结构的条件、饮食结构的条件客观上和他形成思想的条件呢有一定的相关性

07:45

总结:起源干两河流域的西方农业文明,因流域面积狭窄形成的主要是以小表为主的单一食物体系,这地理条件决定的生存特性向欧洲衍生,对西方元论思想和排他性宗教有一定影响;中华文明为主的亚洲原住民大陆的人类生存在复杂多样的气候地理条件之下,决定着东方社会的多元化,以及暂学思想和宗教的多样性、包容性)。后来,面粉作为主要食物的这样的一个食物体系,又随着西方殖民化扩展到了北美洲、南美洲、澳洲、非洲、亚洲、欧洲六大洲,5/6都是人家那个西方的这个一元论体系的影响,只有亚洲,是唯一没有被完成殖民化的大陆,叫做“原住民大陆”,保留了长期传承的原住民文化。因此当我们讲南方的时候,注意哈,南方的文明体系,主要是亚洲的原住民文明为基础的文明体系,那其他的几个大陆,欧洲和欧洲的文明演化的随着殖民化派生过去的演化出来的呢,是世界上其他的大部分。所以因此这两个板块就是亚洲板块,相对于其他的大陆板块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但是其他的这些板块呢,注意哈,它本来原住民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南方的多元化、文明的多样性在原住民社会中仍然有着非常顽强的保留。所以当人们去做比较研究的时候,你会发现也许在亚马逊的森林里、在安第斯山安第斯山脉、或者是在墨西哥,你会找到那些原住民生存相对比较丰富的地方会有很多和亚洲原住民文明相似的地方。所以我们作为南方这个体系,应该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南方文明多元化所形成的客观资源条件的研究,以形成对我们这个所谓南方世界观的支撑(

09:47

总结:亚洲是唯一未完成殖民化的原住民大陆,保留了长期传承的原住民文化,是全球南方原住民文化体系的主体。其他大洲的原住民社会仍在顽强生存,我们需要投入精力探索多元的南方文明体系,以此作为南方世界观的支撑,破除殖民化以来西方一元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魅惑)。

南方国家失败的悲剧为何重复上演?从人类多元文明说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