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备考遴选的决心,只需一点


在基层发光发热并且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公务员毕竟不是多数,而且真正能心甘情愿跳出公务员围城的又需要极大勇气。这时公务员遴选成为基层公务员改善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向上李老师的经历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听从内心,是参加遴选的原始动力。毕业那年,我在亲朋好友的建议和身边真实成功案例助推下,我没有听从自己的内心,放弃了自己理想的工作,选择了扎根农村,成为一名选调生。每天束缚在“能者多劳”和“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紧箍咒下。兢兢业业的工作、没日没夜的加班、领导重用的激励并不影响我的内心的想法,我决定利用公务员遴选改变生。只要是市直以上的公务员岗位,我都要去争取考试机会,尽快遴选上岸获得新生活。
遵从现实,是制定学习方法的科学依据。任何脱离现实实际的学习方案,只能是空谈虚话。基于乡镇组织委员“5+2”、“白+黑”的现实局面,我没办法抽出时间去参加阶段性封闭式的遴选培训。
借助手机把零碎时间进行整合。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半月谈是我平日用的最多的三个app。针对时政热点新闻的评论性文章,我会把有些好的结构、标题、论点搜集起来。
利用会议准确把握当前工作重点。中央、省、市重点安排部署的一些会议,就是当前工作的中心,这些会议的讲话稿和安排工作的方式方法,就是已经遴选上岸的公务员起草和参与制定的。所以,认真学习这些会议的讲话稿、深入理解这些会议安排工作的方式方法,就是备考遴选的重要辅助材料。
通过网课辅导练习答题技巧。有了知识储备,我们也要对答题的技巧进行一定掌握。通过储备大量真题并进行了分析研判,从而更系统、更全面的锻炼解题能力。我通常在中午和晚上值班的时候抽出时间听课,特别是对于前面几道小题的答题流程和技巧进行重点学习,网课老师都进行了全面细致梳理,节省了我大把时间去整理分析,特别是公式类的答题框架,帮助我解决了许多生疏题型。
最开始的几年,我认为遴选和工作应该可以混为一谈,不需要专门针对遴选进行复习,把手边工作干好,就是遴选要考察的内容。之后我明白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才是遴选答卷出类拔萃的王道,基层工作对遴选考试用处不大。我开始把遴选和工作区别对待,用各种手段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之后通过遴选的开课讲座,详细讲解了遴选和公考之间的不同。开始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工作实践,通过工作实践促使自己去学习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