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武林外史原著)论沈浪之散尽家财及沈浪与沈天君的关系

2021-03-15 21:20 作者:潇斓意境  | 我要投稿
原文引用:——————郑兰州道:“沈兄可听过‘鬼爪抓魂’?”

沈浪动容道:“鬼爪抓魂,奠非说法是当年天下外家邪派武功中,最最神秘阴毒之‘白骨幽灵掌’的别称?”

郑兰州颔首道:“正是,沈兄果然博闻。”

沈浪道:“但‘幽灵门’群鬼,三十年前便已被大侠沈天君会合七大剑派掌门人于阴山一役中除尽,据闻幽灵群鬼已再无传人,却又怎地到了关外。”

郑兰州叹道:“沈兄有所不知,幽灵群鬼虽已死了个干净,但‘幽灵门’炼———————————————关于沈天君与沈浪关系的考证:此处写大侠沈天君联合七大掌门人于阴山除尽幽灵群鬼,此时沈天君既已得大侠名号,假设预计三十岁。而沈浪说这是三十年前的事,证明沈天君如仍在世此时已六十岁,而沈浪此时二十岁。因此沈天君也可能是沈浪的祖父。白飞飞的母亲在沈天君三十岁时只是一名丫头,也许十五岁,由于王怜花与沈浪同龄,云梦仙子又颇有姿色,故云梦仙子不可能已经六十岁了,假定四十五岁,而老柴此时根据衡山一役三十六岁及以上推测,此时四十六岁。而沈天君若活着至少有六十岁,(也可参见作者称李长青为老人),证明沈天君年纪确实比柴玉关大。云梦仙子对沈天君的称呼是昔年,证明她与沈天君有一定的年龄差。再说沈天君昔年是九州王,声名一时无两,尤其沈家是武林世家,这个名声的获得应该在三十岁及以上(怎么也得等沈天君的父亲把位置传给他)。

通观全书,感觉武林的至尊地位,沈天君是第一个十年(且那时百花齐放),柴玉关是第二个十年(正道衰微),沈浪是第三个十年。

原文还曾写道:“李长青道:“怎奈此举所需资金太大,我弟兄虽然募化八方,江湖中什八家大豪也惧都慷慨解囊,数目仍是有限,这其间便亏了‘九州王’沈大侠之后人,竟令人将沈大侠之全部家财,全部送来,沈大侠簪缨世家,资财何止千万,此举之慷慨,当真可说得上是冠绝古今。”

“雄狮”乔五击节赞道:“沈大侠名”

只所以用后人,也许不是儿子,是孙子也未必没有可能。何况,既称武林世家,必定人丁兴旺,因此个人推测,且江湖传闻多不可信,散尽家财不是那么容易的。钱财给了仁义庄,但房产地契还要变卖。且后来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还曾描写过沈家祠堂。且全书始终未说沈浪是独子。因此,有一种可能,便是沈浪只是散尽余财,并告诫自己家人隐居莫张扬。毕竟若大而悠久的武林世家沈家,想必不会因为沈天君一人之死便彻底垮台,但毕竟树大招风,沈天君曾杀过那么多奸邪(包括云梦仙子,幽灵群鬼等等),也肯定得罪了不少人,为了避免其他势力的骚扰,沈浪此举无疑是明智的,搞个散尽家财嚷嚷地天下皆知,大家自不会再觊觎沈家。综上所述,沈浪并不一定是沈天君的儿子,而很有可能是孙子。而沈浪的武功也很有可能是家传。不然为何沈浪闯荡江湖如此多年都名不见经传而在仁义庄却一战成名。用左公龙原话是,江湖之中新近窜起一位少年剑客,一月之间便已名满天下。而沈浪往仁义庄送人头也是最近一年之内的事。这也变相地说明了沈浪在江湖中走动也是近一年内的事而已。何况古龙原文始终未写明沈浪与沈天君的关系。官方正版书上并没有结尾金无望的那句令尊。何况连朱七七都不知道,金无望这个化敌为友的朋友更没有理由知道,哪怕真的是父子,这层关系也不应由金无望口中说出。这是有心的编者为了始人物关系明朗化后来人为添加的。而如果真正衷于先生的原意,个人认为沈浪应该是沈天君的孙子而非儿子。

 其实也谈不上不孝吧,他要是不走,依照沈天君树大招风的样子,沈家能不能保得住还得两说,毕竟家族的传承也是要有能人在的,就算沈浪再天资聪颖,年仅十岁的,也不会有多么能力出众力挽狂澜吧,和平年代到也能撑着,但是刚经过武林大劫的江湖之混乱,沈家还是会风雨飘摇吧,还不如从明处转到暗处,既然守不住,那么就捐出去,还占了侠义之名,而且还能彻底淡出人们视线,暗地里磨练自己,这不等的练成了,就出来蹦达了。

至于说不用原先沈家的名号,一是早在散尽家财时沈家就已是传说了,二是在快活王实力大成之时跳出来宣布这个,那不就是一个明晃晃的靶子吗?如果说武林白道有很多能人义士,倒也可以登高一呼,大军杀出玉门关。不过沈浪潜伏了这么些年,也早就看尽世间百态了吧,这些武林侠士的嘴脸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靠不住啊(话说我看到古龙书里的大侠就是这个感觉——除了主角,谁都没用;至少金庸的书里那些大侠在没对上顶尖高手时还是很厉害的,可是古龙书里的侠士,很少有几个好下场的,那整个一炮灰,一出场就说是什么英雄,还是武林里排得上号的,然后死了,衬托了反派的阴狠诡毒和高超武艺,然后衬托了主角的处变不惊思维缜密有勇有谋和打倒坏人的更更高超的武艺……咳咳,话题扯远了)所以说出来当靶子得不偿失啊,领着别人尤其是会内讧会叛变会傻的把自己卖了的人,还不如不要,自己埋头干,找几个有本事的挚友,拉上几个有共同目标的同盟,最不济自己独闯虎穴也把握大些。

而且说是沈浪散尽家财,可谁知道他散的是100%还是90%还是多少,谁看见他遣散仆从那些人就真的不听话的再不见踪影了,就算明面上的散尽了,可是就如作者考虑的,谁知道有没有暗地里的什么产业呢?古代的信息有多么落后大家可是知道的,那么,沈浪是如何掌握了那么多情报,那么无所不知料敌机先可不是猜出来的吧,无论多聪明的人,也是要掌握了一些蛛丝马迹才能猜到结果吧。沈浪知道那么多的情报,可不会是自己一个人在茶馆里一天天的收集的吧(就像某些小说里一样,嘿嘿)就算他有多么细心,多么会追踪,在做赏金猎人时,那些天南地北的事情他又是如何知道的?不会是听说就一扑一个准吧,至少善于追踪的他也得有追踪的目标不是,茶馆里的情报还是不见得及时吧(话说我对需要情报上茶馆,坐下快则一顿饭慢则一两天,要的消息就自动送上门来这一信息渠道万分怀疑,这不是撞大运吗,守株待兔不过如此)以沈浪的聪明不会将自己要办的事情依托于运气吧,于是要么他有一条自己的消息渠道,要么他和某条消息渠道有着紧密的关系,或者好几条也说不定,毕竟他要办的事大事啊,他知道的快活王的消息可是比江湖流传的要多得多,就算他是沈天君的后人吧,十多年前的江湖秘事,难道是沈天君托梦给他的?他咋知道的那么清楚呢,毕竟那时他们也没什么详细信息啊,仁义山庄的人那些消息还是那么多年慢慢查得的。

尤其,最重要的一条,虽然说聪明的人在江湖摸爬滚打个几年会很出色,但是以沈浪出场这个岁数看,不是经过精心的培养锻炼,也不会这么出色吧。一个十岁的孩子,哪怕他自己规划也不会如此完美吧,也许可以说是吃尽苦头磨难才锻炼出来的,但是有些事情光吃苦头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正确的道路,苦头的效果可没那么好。而且,独自流浪锻炼自己,那么统筹规划宏观调控能力未免不足,这不是纸上谈兵就够用的。因此,在下断定,沈浪身后还有一个智囊团或者是讲师团一样的存在。

总之,这所谓的散尽家财不过是一个战术,一个必须摆出来的姿态罢了。

-----------------------

一点浅见,不足勿怪


(武林外史原著)论沈浪之散尽家财及沈浪与沈天君的关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