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历丨一双集大成者的球鞋——AJ30

履历丨一双集大成者的球鞋——AJ30
原创:Π

1984年10月,乔丹与NIKE签署合约,初代的AJ1零售版本从1985年9月正式上线。到现在Jordan Brand已经走过了36个年头,在今年的9月底,Jordan Brand也正式发布了第35代签名鞋,从网络更早些的谍照开始,AJ35凭借着外观就成了大家口中讨伐的对象,正式发售后随着各大球鞋自媒体的上脚实测,这双有着堪称“Jordan Brand年度最强旗舰”的招牌也因为顶足弓的反人类设计彻底跌入谷底。

AJ35顶足弓是肯定的,我记得当时做的那期开箱视频里上脚的初感受时就有提到过,仅仅是上脚这种感受就很明显了,很难想象穿上它打上几小时的球会有什么感受。其实这种顶足弓的感受我从穿过AJ34代那个时候就有了,只是没这么明显,这块Pebax支撑板对于脚底板较平的我来说实在顶不住,更何况有些人还是扁平足。

Air Jordan 34 拆解图
当然这个问题我也跟一位常穿AJ34打球的同事讲过,相反他对34的感受跟我截然不同,唯一达成共识的就是这次的35代称不上是Jordan Brand的年度旗舰款,更多的像是匆匆忙忙赶出来的产物。那我个人认为球鞋自媒体的测评只是一个辅助大家购买的媒介,毕竟人与人之间多少还是有脚型的差距的,这也是为什么职业球员会有自己定制的鞋垫。

既然AJ35这么不让大家满意,那我就说说AJ系列中我个人最心怡的那双吧,这里不参考现在的市场价格,同样也是来自Jordan Brand的旗舰款——AJ30!购入这双AJ30首发色的时候市场价是在1400出头,而如今价格早就起飞了,如果您穿过这双鞋估计会有所共鸣,如果您是不差钱的主又差那么一双实战鞋的,那我真心推荐去试试这双。

先从外观来看,AJ30的造型跟AJ29差不多,相对来说改良了鞋帮处的构造与材质且增加了不对称的设计,里面加上气囊式的包裹,脚踝处更加的舒适,据设计师Tinker介绍,不对称设计除去功能性的考虑外,灵感亦是来自无比经典的AJ12。流线型的鞋身充满了速度感,后跟硕大的“XXX”字样组成的篮网图案也充分体现了Air Jordan系列一贯对速度的追求。同时,这样的设定带来的视觉冲击就好比AJ3发布时人们第一次看到爆裂纹和开窗的气垫一样。

而光滑的鞋头造型其实也是延续了从Air Jordan 6以来整个AJ正代系列的设定,这里要吐槽一个点,鞋头的材质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会因为时间久了氧化,这对颜值会有一定的影响。中底配置和它的上一代AJ29代一样,前掌的双气室ZOOM加上升级版的Flghtspeed实战完全够用。

据Tinker说不更换中底配置的原因是因为AJ29代的中底做到了极致,因此延续使用。你可以说这是换汤不换药恰烂钱,但是不容否定的是这个中底配置放在现在那也是绝大部分实战鞋赶不上的。外底别看它是水晶底,相比AJ29它有着更深的纹路,防滑耐磨以及防侧翻都十分的优秀,参考一下我当时穿着经常打学校的橡胶地甚至有过水泥地,现在想想真的很心痛,相信若是现在必然只会舍得在室内打球,那它鞋底的寿命应当会更久。

其最大的创新来自于有编织、针织和3D打印材质混合而成的鞋面,尽管听上去这样的材质显得十分复杂,但就实物而言,仍旧可以称得上是极简,纵观整双鞋的鞋面,几乎找不到任何一处多余的部分!但是对于官方宣传带来更加优秀的鞋面支撑以及透气来看,其实也就那样吧,实战鞋么你想能有多透气呀!鞋面实战久了其实褶皱还是比较明显的,最让人难受的一点是球鞋前端经常启动而造成褶皱的部分,会和中底侧面的支撑部件分离,简称—脱胶!这点经常喜欢第一步直线快速启动过人的小伙伴要注意了!

再说点好的地方,球鞋的系带系统也十分实用,甚至球鞋最上方的系带孔不系会让你有低帮的感受,这一点还是很人性化的,参考那些打球习惯带护踝的小伙伴,当然打球还是都系上吧,毕竟安全第一。整双鞋最让我觉得做的完美的地方就是鞋垫了,鞋垫表面带有摩擦的胶条,不得不说这样的设计的确能有效的减少运动时双脚在鞋笼内的滑动,从而进一步优化了球鞋的防侧翻以及鞋面包裹,磨合期后会给你带来鞋脚一体的感受,不过也有小伙伴会不适应这种脚底的感觉,这点因人而异了。

那实战鞋的重量也是大家在选择中所关注的点,追求更轻质的Jordan Brand这双AJ30的41码单只重量有380克左右,横向对比AJ29来看还重了些,着实有些打脸。

其实当初选择入手这双鞋并没有事先去了解这双鞋,而是因为那年喜欢上了威斯布鲁克,而他作为Jordan Brand的代言人在比赛中穿这双鞋打球实在是太帅了!

至于这双鞋的优秀也是自己之后穿了很多其他的实战鞋对比下来的,穿了这么多实战鞋还是让我想起AJ30这双鞋实战的感受,往往有这种感受的时候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那款球鞋吧。这里也可以参考当年AJ31出世后,威少穿了一段时间的AJ31后,却依然要求Jordan Brand给自己推出了一款以AJ31为鞋面,而中底依然是AJ30的AJ30.5!唯一觉得可惜的是,这么一双实战好鞋只市售了这么几个配色,从而导致自发售以来价格都居高不下,在性价比这一块着实差点意思。

本期的最后简单的总结一下,AJ30可以说是AJ29的加强版,和AJ29以及30.5更是一脉相承,很多地方仅仅是做了一些小的升级,可正是这些让人觉得微不足道的升级带来的却是不一样的实战感受。

关于这双AJ30一些其他的穿着感受,或是我所遗忘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分享,抛开如今2000+的市场价不谈,十分推荐后卫以及轻体重的锋线或是突投结合的伙伴,那以上就是本期履历的全部内容,喜欢的伙伴记得三连咯,抱拳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