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使科普:小儿肥胖症的危害与预防

2021-12-08 17:01 作者:医患有道  | 我要投稿

医学上对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的儿童,称为小儿肥胖症。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者。是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由于诊断标准不一而变异较大,国内报告为2.4%~3.92%,而西安对青少年的调查则高达8.39%。

肥胖症分两大类,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大多数属此类;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紊乱、脑部疾病等引起。研究表明,小儿肥胖症与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小儿单纯生肥胖症早期进行干预。现主要叙述单纯性肥胖症。

孩子理想体重的科学标准:

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7;

7-12个月:标准体重(千克)=6+月龄×0.25;

2~12岁:标准体重(千克)=8+年龄×2。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如果超过了标准体重的10%,可以看做超重,一旦超过了20%,则属于肥胖。

儿童肥胖可分为三级:

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30%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40%-50%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超过50%

肥胖是怎样引起的?

儿童肥胖根据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种情况:

(1)单纯性肥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与过度进食、体力活动过少,行为偏差为主要原因。(>95%)

(2)病理性肥胖:由明确病理因素导致的肥胖,如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

父母都是肥胖的家庭,孩子发生肥胖的可能性较大,但环境因素比遗传的作用更大。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运动和家庭因素等等。众所周知,吃得多或不爱动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吃饭速度快、主食吃得多、爱吃甜食、爱喝甜饮料、不喜欢运动等,都可能导致孩子肥胖。除此之外,家长的动机因素也不可忽视,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胖是家庭富裕和自己没有亏待孩子的表现;更有不少替儿女看护孩子的老人,觉得不把孙儿养胖便无法向儿女交待。这些因素在孩子发生肥胖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肥胖症有哪些危害?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

呼吸系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哮喘肥胖低通气综合症

消化系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胆囊疾病

内分泌和代谢异常: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症、高尿酸血症

对生长、青春期发育及生殖功能的影响:肾上腺功能初现提前、假性肢大、男性青春期乳房发育、多囊卵巢综合症、女性性早熟

泌尿系统:微量白蛋白尿

神经系统:假性脑瘤

骨骼系统:学步推迟、膝内翻或外翻畸形、扁平足、股骨头骨骺滑脱

皮肤及相关改变::黑棘皮症、热疹、痤疮

心理行为问题:抑郁、焦虑、缺乏自信

75%儿童肥胖发展为成人肥胖,肿瘤发病率增加了40-62%,寿命缩短10%。

如何预防肥胖?

母亲怀孕的最后三个月不要超量进食,否则可能会使孩子出生时体重过高,容易发展为肥胖。孩子生后四个月应提倡母乳喂养,不要过早添加固体食物。一岁以内的孩子如果体重已偏胖,应当适当减少奶和主、副食的摄入量,用蔬菜、水果代替。孩子的身高每增长一厘米,体重增加0.3公斤左右,均衡生长是健康的象征,不要认为孩子长得越胖越好。孩子一岁以后,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让孩子懂得饿了才吃东西,不要偏食高糖、高脂肪和高淀粉类食物;少给孩子吃西式快餐;尽量不要用食物来奖励或惩罚孩子。另一方面,家长要促使孩子养成爱劳动、勤运动的习惯,多带孩子参加各种体育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预防肥胖,而且对孩子一生的健康都有利。

三减一增的原则:

饮食量减一点;

高能量食物减一点;

果汁和糖水饮料减一点:每周240ml;

活动量和力度增加一点:建议快走慢跑,不建议过于剧烈运动,每周五次,每次30-60分钟。强度适当:微微气喘、适当出汗、可以交谈,合理心率=170-年龄。

每周监测一次体重,每月测量一次身高:首先要保持体重不增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天使科普:小儿肥胖症的危害与预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