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牙齿作为人体最坚硬的组织,为何会被“蛀虫”吃掉?

2022-10-08 12:10 作者:妍迷咪  | 我要投稿

慢性牙髓炎 龋齿 蛀牙

为什么牙齿作为人体最坚硬的组织会出现蛀牙的情况?为什么发现的时候蛀牙总是已经深入牙髓?

口腔像是一个小型的生态圈,来做客的微生物和营养物质非常多;大部分如匆匆过客一样。比如我们每天都要进食,食物总有一小部分会滞留在口腔内。在食物残渣滞留这个步骤中 牙齿有“大功劳”,牙齿的缝隙成了这些成分以及微生物绝佳的住所;比如变异链球菌

它有点特殊,它与口腔中的细菌和饮料零食等含糖或淀粉类食物混合时,变异链球菌能够拉住一部分物质凝聚在一起 形成牙菌斑。这一步口腔每天都会一直上演。这些微生物都是天然存在于口腔中 短期内没多大伤害;但如果牙菌斑没有被及时清理或清理不干净,它们就会肆无忌惮的增值。那些最靠近牙齿表面的微生物通过发酵膳食蔗糖来获取能量; 在发酵过程中它们会产生酸,酸又会腐蚀牙齿,导致牙齿中矿物质的流失,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各种牙齿疾病。

现在来看看牙齿,牙齿大体结构相同。

外层牙釉质是人体最坚硬的部分。牙齿的中间是牙本质,成分与骨骼相似。牙本质算得上是牙齿的主体。

牙本质的营养来源是牙髓。牙髓由细胞、微小血管和神经组成,躲在牙釉质和牙本质的保护下。髓管长而窄,在冠端有一个髓腔。

在牙龈里边,牙根被一层牙骨质包裹。

整个牙的组成看的很清楚。

看似无坚不摧,但躲藏在牙齿之间的变异链球菌就是毁灭这千里之堤的蝼蚁。如果不及时根除,1~14天后,牙菌斑会矿化为牙结石。

这一步短期内没影响,但长期下来可就会把牙齿搞砸。而蛀牙方面,问题一般会直接暴露。因为蛀牙从牙釉质开始,坚硬的表层加上微生物那么微小的动静。如果不是定期用器械去观察 根本发现不了,没有任何感觉。

这个点就属于蛀牙的最初阶段。这颗牙是已经废了的。如果只是有一个点 那就很简单,直接氟化物治疗再填充一下,牙齿基本没啥事。如果到了第二阶段,因为口子已经打开。

牙菌斑更容易堆积也更难清理;加上牙本质远不如牙釉质坚硬,而且牙本质里边是牙神经在供给营养。蛀牙一旦到这个程度感觉就来了,

这时一般感觉吃东西的时候略微有点痛,但是一般也没人在意。这个阶段进行治疗一般牙齿会有非常酸痛的感觉,毕竟有个钻头在钻;但还没有进入到牙髓,所以只需要清除蛀掉的部分填上树脂之类的就能很快恢复咀嚼,花的钱也比较少。但是一旦错过治疗时机,牙菌斑突破牙本质的防线会直接影响牙髓。

牙髓可是有神经的,意味着所有的感觉将呈倍数放大。细菌侵入并引起感染,导致接触太冷或太热的食物牙齿都会特别敏感;牙髓也开始发炎肿胀。但牙齿周围的组织无法扩张以适应这种肿胀,因此疼痛开始出现。最终牙菌斑会腐蚀整颗牙齿。

并会导致极度疼痛、难以咀嚼。如果到这里想要去治疗,只需要把牙冠打开,去除一下腐烂的区域、拔个神经之类的。根管治疗过程要治疗很多次,费用很高。因为去除神经之后牙本质已经没有营养来源了,所以崩掉只是时间问题。

还有更惨的情况,在牙菌斑到达牙髓后患者仍然选择无视;把牙菌斑就会肆无忌惮的腐蚀牙根牙冠牙颈、之至整颗牙都被“吃掉”,而且还极有可能会威胁到临近牙齿。在吃掉一整颗牙后 因为中间缺少了牙齿的支撑,牙床可能就会出现变形之类的。如果要治疗那就是种植牙,一下小一万。

蛀牙所辐射的人群也不在少数,全世界约有36亿人有蛀牙;还包括了大约6.2亿儿童。在美国,龋齿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也是儿童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在工业化国家 治疗蛀牙的费用占医保保健预算的5~10%,可见牙齿治疗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一些发达国家拥有比较完整的牙齿护理知识和工具,所以病例数量有所下降。当然这是口腔卫生习惯和预防措施的日益改善所带来的效果;这意味着 正确的清理口腔可以最大限度防止龋齿发生。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牙齿卫生保健的主要方法包括刷牙和使用牙线。拿刷牙来说,口腔卫生的目的是去除和防止牙菌斑的形成;所以牙刷刷到的面积多少,牙菌斑就会减少多少,蛀牙几率就会对应的下降。在目前诸多口腔清洁工具的局面下,建议大家去学学巴氏刷牙法。

分享up每日的口腔护理:每日睡前用一次牙线,早晚电动牙刷刷满2分钟,睡前用冲牙器清洗牙齿缝隙,清洗完后用漱口水。在平时吃东西的时候吃完就漱口,大约一年去洗一次牙。即使在健康的口腔环境中 牙齿也容易蛀,所以大家还是要控制好糖分的摄入。记得及时漱口,定期做好检查。

牙齿作为人体最坚硬的组织,为何会被“蛀虫”吃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