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亲密关系的修炼法则㈩为什么非安全型人群更不容易道歉?|《关系的重建》【...

安全亲密关系的修炼法则㈩
为什么非安全型人群更不容易道歉?
《关系的重建》
【美国】阿米尔·莱文
【美国】蕾切尔·赫尔勒
在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风格人群的思维模式中,有一些方面的确让他们更难适应安全型的冲突解决原则。
对于焦虑型人群来说,冲突很容易触发他们对伴侣责任感的顾虑,认为伴侣会无视自己的需要,甚至回绝或抛弃自己。一旦冲突发生,他们就会体验到消极思维,并且使用防御行为来回应,以此来获取伴侣的关注。他们往往会大加指责对方,哭闹甚至以沉默威胁对方。由于唯恐伴侣无视自己的需求,焦虑型人群需要绕很大的弯子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他们有时候反应很过激,但往往是没什么效果的。
而回避型人群也常常感觉自己的伴侣难以满足自己的亲密需求,从而产生危机感。而他们对于这个问题会采用完全相反的方式——他们可能会通过情感上的疏离,以此来也压缩自己的亲密需求;也有可能通过声称追求独立,以此来进行防御。越是涉及私密问题的冲突,他们越是急促地想将自己抽离出状况外。因此他们就会使用去激活策略——比如说挑伴侣的刺儿——只为了减少对对方的亲密感。
同时,焦虑型与回避型人群,在冲突中都更加不容易使用积极的解决策略,更易表现出攻击性,同时也比安全型人群更容易在冲突中产生逃避或是过激的倾向。或许,这两种类型的人对冲突的态度是相似的——也就是说,他们对伴侣陪伴能力的不信任以及有效表达需求的难处都是相似的。